当前位置:首页 > 翡翠知识

危料翡翠是哪年大量进入中国,翡翠始于哪个年代

阅读:

翡翠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来的

有一说是在汉代就传入中国,据史籍记载,在东汉永元9年(公元97年),云南永昌(今保山)徼外蛮及掸国王雍“调谴重泽奉国珍宝”,这是缅甸玉石首次进入中国。另一说则是在清代中期传入中国 。

危料翡翠是哪年大量进入中国,翡翠始于哪个年代

翡翠是什么时代进入中国?什么时代在中国流行?

在中国云南省腾冲地区,曾多次发现用翡翠玉料磨制的很原始的玉器。如1987年,在云南保山地区龙陵县出土了三把玉斧,经鉴定,材质为翡翠;再经考古学测试,为远古时期的文物。目前谈论翡翠历史比较系统、资料较为丰富的文章是杨希林先生所撰写的《翡翠简史》一文,杨希林先生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出土的汉唐等时期的翡翠,其原石应为日本所产,经高丽(朝鲜)运人中国 ,而不是缅甸出产的翡翠 。但至少在唐代以前 ,商品级的硬玉矿物在中国很少见,也还未获得翡翠的美称,如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南郊,唐代玢王府旧址地窖发现的出土文物中有翡翠六颗,但其名称却与其他玉石一道题记为“颇黎十六” 。显然,当时人们还未将硬玉矿物定名为翡翠 ,当时流人中国的翡翠除产自日本外,还有可能来自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一带。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 ,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滇游日记》中已明确记载有在腾冲、保山两地加工、经营翡翠(后来才称为翡翠)的消息,从记载中可以看出,腾冲的翡翠加工业和翡翠商贸活动已经达到了繁荣的程度;清乾隆时期的大学士,纪昀 (1724-1805) 所著《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记载:“记余幼时……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如蓝田 ,乾黄强名之玉耳,今则以为珍玩 ,价出真玉上矣.…盖相去五六十年,物价不同已如此,况隔越百年乎!”从徐霞客在永昌府(今云南保山、腾冲一带)加工“翠生石”(翡翠)时(1639) ,至纪昀幼时(1734年左右)的近百年间,翡翠仍未被内地认为是价值较高的“真玉” ,其消费群体很小,价格也很低。所以,皇室、贵族当然不屑使用价格低的玉石自贬身价。因此不能因十三陵中没有翡翠,就断定当时在民间也没有发现和使用翡翠。 根据史料及考证 ,从周朝至明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1644年) ,中国民间已有翡翠玉器及饰品,但数量极少 ,未受到起码的重视,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软玉(和阗玉)文化最辉煌的时代。软玉 ,尤其是软玉中的白玉,在使用上占有主导地位——我们从故宫博物馆所藏的玉件珍品中可以看出这一现象,这一时期的玉件多为各种软玉制作的雕件。即使到了明代,翡翠也未被重视。 清代康熙以后 ,缅甸国王常将翡翠饰品作为贡品,向中国皇帝进贡,历史上著名的“翡翠之路”得到了拓展,康熙之后,由于乾隆皇帝对玉有着特殊的爱好,使得大量的翡翠进入皇亲国戚阶层,翡翠业迅速地兴旺了起来,翡翠逐渐流人中国上层社会,为统治阶级所注重,尤其在清末,翡翠受到慈禧的特别偏爱,其身价陡然上升 。史料记载 ,曾有一外国进贡者向慈禧献上一颗大钻石,她不接受 ,反而欢迎送给她小件翡翠的人。在慈禧的殉葬品中,有翡翠西瓜两个,绿皮红瓤,黑子白丝,估价值白银500万两;翡翠甜瓜4个,形象神似,估价值白银600万两;翡翠荷叶1件,叶上布满绿筋 ,估价值白银285万两;翡翠白菜2棵,生动逼真,令人叫绝:菜心上有两只满绿的蝈蝈,绿叶旁有两只黄色的马蜂 ,均为一块玉料制成 ,估价值白银1000万两。另外还有许多翡翠制品。 1928年慈禧墓为军阀孙殿英所盗,致使这批翡翠珍宝大量流人外国。从史料中及这些史实可以看出,到了清代特别是清末,翡翠在中国王文化及玉贸易中的地位已超过了白玉和其他玉石。 总之 ,翡翠制品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就已流人中国西南边陲,但数量极少;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中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600年)

翡翠何时传入中国

远在我国的北方丝绸之路开发以前 ,南亚大陆就开辟了陆上通道。在这条驿道上,腾冲是最重要的前沿最大驿站。元明清各朝代时,缅北翡翠珠宝产地曾长期隶属中国。历史给予腾冲翡翠集散地的地位。最早记载着腾冲翡翠生产贸易的是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他于1638-1639年曾在腾冲亲眼目睹了翡翠加工及贸易的盛况,并写入了他的“游记”之中。那么翡翠传入中国的时间应在此之前。考证历史得知,在此之前的明永乐年间(大约1403年),明朝社会稳定 ,经济繁荣,明朝向周边扩张 。在此基础上大力开拓云南边疆以及对腾越的三征麓川,使滇西尤其腾冲得以大大开发。各种贸易及翡翠珠宝交易旺盛。从而促进了翡翠进入中国,故翡翠传入我国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