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翡翠知识

(翡翠镯子晶体很明显吗怎么看)翡翠手镯晶体明显

阅读:

分享翡翠镯子晶体很明显吗怎么看的案例1

今天这篇文章,对于学习翡翠原石知识的翠友至关重要。很多翠友不知道荧光是怎样的,为何看翡翠原石荧光表现,就能判断出它是不是冰种翡翠?

起荧光的翡翠原石为什么是玩冰的关键所在呢?因为这是一种光学现象。当硬度、质密度、透明度足够高时,用强光压灯就能透射出荧光。如果是翡翠成品,它的硬度、质密度、透明度、都非常高时,那就不需要用强光压灯,在自然光下也能看到起荧光。

正冰种翡翠有三个关键指标:硬度、质密度、透明度,都要达标才行,缺一不可。比如,一个料子质密度与透明度都很高,但是硬度低,那它就不是冰种翡翠,只可以称为新冰。

如果在一块会卡料子的皮壳上压灯清澈度很高,水头又很长,但是没有荧光表现,那么它大概率就是水沫共生。因为水沫玉是单晶体结构硬度低,它就不会有起荧光的表现,这也是判断一个料子有没有共生的秘诀。

如果一个料子硬度与质密度都很高,但是透明度较低,它也会有荧光表现,比如老蓝水,水头很短,但它是冰种翡翠。如果一个料子硬度与透明度都很高,但是质密度较低,要么是晶体结构大,要么是肉粗,要么是有点状棉,这三种情况下,它也会有起荧光的表现。

翠友们,现在知道一招玩冰看荧光的科学原理了吧?

分享翡翠镯子晶体很明显吗怎么看的案例2

在选购翡翠时,通常要看翡翠“种、水、色、工”,但其实翡翠本身的内部结构也是影响翡翠价值的重要方面。


翡翠的内部结构特征,包括绺裂、石纹、点状物、絮状物、块状物、翠性等。这些是翡翠在自然形成中产生的,但因其美观度影响,通常开采翡翠原石后,在进行雕琢过程中会尽量避开翡翠结构的不良特征,以保证翡翠成品的价值。



一、绺裂


绺是指玉石或翡翠受外力作用或在成矿过程中形成的少量呈定向分布或交错的劈理、裂理、絮状矿物排列等,尚没有裂开。


裂是指玉石或翡翠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劈理、裂理等,已有明显裂开。



如果翡翠成品有绺裂,那就要格外小心了。含有绺裂的成品,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翡翠的坚固性,并降低翡翠的耐久性。因此,挑选翡翠成品时,要注意用光照,前后左右仔细地照,如果不能看到节理层面,就是原本没有裂,或已经遮绺了。


二、石纹


石纹是指翡翠晶体间结合不够密切而成的细小空隙,这样的细小空隙以线状或以刀口状排列的结构,也就是翡翠业内理解的“石纹”,因为是细小的空隙,所以很多石纹的颜色是白色或乳白色的,如果有外来带色的物质的填充就会呈现一定的颜色。如果这样的细小空隙以团状或云雾状排列在一起,就成了所谓的“白棉”、“黑棉”或是所谓的“杂质”。



那么有石纹的翡翠会否影响质量呢?


翡翠是经自然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自然运动的挤压与搓揉,会产生破碎断裂,有的裂而不断,有的产生极细微的缝,带伤的石料随着运动下沉到地壳和地幔处,又在相对的高温高压下的地幔中的热液物充填到这料的缝隙中,便形成了而后的石纹。这是石料断裂后又经几千万年后的自然愈合,并不会影响使用,也不会影响其质量。


只是,翡翠内部的石纹会有些许影响美观,使翡翠的韵味打折。若能根据石纹来雕琢成品,使其完好结合,可能还会给翡翠加分呢。


三、点状物/块状物


翡翠中的点状、块状、团块状内含物,可呈白、灰白、黄、褐、黑等颜色。小面积或点状的绿色、红色、黄色,可以使翡翠成品更有特点,称为俏色;但若是小面积或点状的黑色、褐色、灰色等,则会使翡翠成品降低档次,称为杂色;点状的黑色、褐色、灰色等也叫脏点。



杂色、色斑这些常常是翡翠的瑕疵,关键是要具体分析,如果影响美观那会扣分,如果整体上能自然搭配,那也不算坏事。满绿翡翠人人都喜欢,问题是这样的珍品确实稀少。


四、絮状物


“絮状物”多半是由于翡翠中硬玉矿物的颗粒间隙、裂隙和杂质包裹体对光线的反光引起,也称为“粒间光学效应”。翡翠中的棉絮状、丝网状内含物,主要是呈白、灰白色,部分呈褐、黑等颜色。



翡翠中的絮状物一般呈长条状,有的显示硬玉矿物轮廓,棉絮相互交织在一起,这是辨别翡翠正品的一个特征。一些仿翡翠制品,如水沫子或石英岩玉组成矿物都是等大粒状的,所观察到的“絮状物”显示为糖粒状特征,岫玉的棉絮则为团块状,因此加以区分。


通常来讲,絮状物是翡翠的瑕疵之一,但它并非绝对的负面。例如飘花的翡翠往往与絮状同在,这恰恰也翡翠加分不少,一只漂亮的飘花手镯,比单一颜色的还要美,还要贵。



五、翠性


翡翠的“翠性”指得是翡翠晶面呈现出的针状、柱状或片状的闪光面,因为其图案酷似昆虫苍蝇的翅膀,所以人们又喜欢将翡翠的翠性叫做“苍蝇翅”。但“苍蝇翅”并非在所有翡翠中都会出现,主要在抛光不完整、略显粗糙的翡翠平面上表现明显;而在抛光完好的平面、尤其是弧面表面上并不一定能表现出来。



六、石花


翡翠中常有透明度稍差的小团块与 纤维状 晶体交织在一起的现象,称为“石花”。由于其形状和特征不同,可分为下述几种类型:比较干巴死板的叫“ 石脑”;比较散碎的叫“ 芦花”;状似棉絮的叫“ 棉花”;白色或绿色混在一起的叫“韭菜拌豆腐”。


总的来说,石花的存在对 玉器的透明度和完美性都不利,且容易对 绿色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使翡翠玉器的价值明显下降。

分享翡翠镯子晶体很明显吗怎么看的案例3

翡翠以美丽的颜色和温润的质地,受到世人喜爱,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产生一些瑕疵,从而影响翡翠的美观和价值,为了让大家正确分辨这些瑕疵,整理了8大翡翠瑕疵实例。

一、纹


俗话说“十玉九纹”,纹是翡翠最常见的瑕疵之一,是由于地质作用的原因形成的“微绺”,呈细线状,多位于翡翠里面,有时会在表面,一般为白色。


很多人说分不清纹和裂,其实两者的区别在于:

1,表皮的纹用手抠不到,而裂用手刮感觉得到;2,纹有毛边,裂是一条直线,打光看的时候更明显。


二、裂


翡翠的裂是指在开采、加工过程中,由于震动、撞击等形成的裂口,一般比较深、长、直,颜色也与周围翡翠颜色不一样。


表皮裂,位于翡翠表皮,很浅,

不成片,不过底,

有白色,有时会渗进杂色。



贯穿裂,裂痕贯穿表面,

长而深,可用指甲抠到



绺裂,一般是先天造成,以内裂纵纹居多,肉眼可见,中间有带色(杂质)填充物,指甲一般不可刮及,有严重的也有轻微的,对翡翠价值影响较大。

三、棉


都说“无棉不成玉、无棉不翡翠”,棉既是翡翠的瑕疵,也是翡翠的标志,棉是翡翠内的白色杂质物,以无色居多,又称白棉。




棉有大有小,大段的棉会导致翡翠内部结构疏松,从而影响翡翠的质地。




棉集中后会形成一团一团的棉团




当棉团过于紧密显得突兀干硬,

就叫棉僵




棉筋棉线,随着棉生长,

和纹类似,但不像纹一样整齐




棉絮,呈现为丝状




雪灾棉,棉点多而杂,

不美观,如同雪灾

四、藓


翡翠的藓是指在翡翠表皮或内部,肉眼可以看见有黑色或者是黑灰色的条带或斑块等。


翡翠的癣形状大小各异,有斑点状、条带状等,由于颜色难看而突兀,因此称之为翡翠的"癣",是很大的瑕疵,不可与翡翠的飘花混淆。

五、黑点


黑点是指翡翠的绿色之中存在的斑点状黑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形状和大小,常分布于呈浓艳绿色、水头足的翡翠中。


这种单独存在,或各黑点之间距离较大者,一般就称为“黑点”,特别是在无色透明的翡翠中时,由于非常明显和突兀,往往被视为瑕疵。

六、杂色


评估翡翠颜色的好坏时,有这么一句话:“浓、正、阳、均、和”,意思是翡翠的颜色要饱满、纯正、鲜艳、均匀,不要有杂色。可见,杂色和翡翠的颜色不是一回事。


杂色有好看的也有不好看的,丑陋的杂色被称为“脏点”,比如黑色、褐色、灰色等,不仅降低了翡翠的美观程度,而且损害了价值。

七、发黄变种


翡翠的种有老有新,新老种翡翠又称嫩种,这种翡翠密度小、水头少、抗磨性弱、耐久性差。


“种”嫩的翡翠因其结构松散,晶体间隙的液态吸附物容易挥发,使水头流失而变干、发黄等而更容易变种,导致翡翠档次降低。

八、打磨不平


打磨不平属于工艺上的瑕疵问题,正面不可见,反光可见


当然,所有的瑕疵都是以是否影响美观和价值来判断的,当有的瑕疵能够呈现出别样的美感时,就不再是瑕疵了,比如雪花棉和洒金。


雪花棉是棉的一种,特点是纯白、轻盈,分布疏密有致、均匀有序,与高种水的翡翠相遇,便呈现出点点清莹、粒粒如雪的美感,颇受追捧。


“洒金”也是翡翠杂色的一种,是指翡翠在白底或翠色底子上有星星点点的黄色,或均匀或错落分布,就像洒了金子一般。


总的来说,翡翠的瑕疵要视情况而定,有的是硬伤,比如纹和裂,有的关乎审美,比如棉和杂色,有的对翡翠价值的影响大,有的影响较小,所以在购买翡翠时,要注意分清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