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距离秋季入学还有一段时间,但一些地方的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的入学问题担心起来。
近日,多地发布2023年中小学学位预警。在广州,有上百所学校学位出现供给紧张。这样的情况在济南、成都、长春、南昌、大连甚至一些县城也出现。一些地方发出了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
按学区入学,学位为何仍会“挤破头”?事实上,近年来,学位预警已频频在多地,尤其是一些重点城市出现。有专家认为,学位紧张并非数量的问题,而是分布不均衡。
但另一方面,2016年二胎政策放开后,今年将有一批儿童迎来“入学潮”,学位情况更为紧张。而在生育率降低的当下,也有声音担心,扩建校园是否可能在未来造成闲置?在资源的配置上,这是否是个两难问题?
春节期间和一个有二胎的雾都老哥们吃烧烤。
他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学区房观察点。
从以前的豪横,到后面的拉胯,再到现在试图打造一波回光返照的余晖。
当年结婚之前,他家里父母买了一套房,那时候孙子都还没看到影子呢,根本没有考虑学区这事儿。
这房子,放的就是家里父母的名字。
结婚之后有孩子了,我哥们开始提前布局七八年之后的事情,一打听,这房算学区房,但有个致命的问题:
买房子的人,可以支撑一个子女读书问题,但,不算隔代亲。
这就导致他父母买的房,不能让老哥的孩子去读书,而且哪怕去读书,也只能覆盖老大,老二一脸懵逼。
我哥们工作还不错,后劲也很足,根本不在乎这事儿,孩子都还没断奶呢,没必要管。
但小区里面的其他家长,可不如他淡定,经常讨论和分享学区的问题,我哥们也就跟着被科普了很多。
在他家老二出生的时候,口径变了。
可以隔代亲了,也就是爷爷奶奶的房子可以给孙子孙女提供学位了。
等他家老大读幼儿园大班,老二刚进幼儿园的时候,口径又变了。
老大可以去读,老二也可以去读了。
这种口径转变是因为政策普惠了么?
屁。
娃不够用了,仅此而已。
小区学位对应的口碑还不错的小学,以前拽的二五八万的,言之凿凿的说,我们这里紧张,塞钱都不行,只有关系巨硬加巨能塞钱,才会勉强考虑。
结果前年,先放出50个名额,说可以「调剂」,过一年又放出200个名额。
没办法,学校基建和教师配置,可不是弹性生产线,说减产就减产,说扩容就扩容。
不论你学校多豪横,这区域里面就没那么多孩子了,只有放出学位来跨区吸收。
做教育的都知道2016年那波「婴儿潮」是2015年全面二胎政策挖掘了一下市场仅存的活力,也都知道2016年之后断崖式的塌房是什么大趋势。
很多做研报的为了数据看上去没那么刺激,往往会在图标类型和坐标轴上做文章。
比如看财新的数据,非常的真实,但做成图标以后坡度看上去没那么夸张:
柱子给你弄粗点,视觉效果一下就缓和了;纵坐标压矮一点,往下坠的感觉就不严重了。
但换成线型图,纵坐标一拉长,质感一下就出来了:
说难听点,2016年到2022年,新生儿数量是直接腰斩。
再怎么美化,供给端就这情况。
而在这之前,从双独二胎到单独二胎,也就勉强维持新生儿在1600万周围徘徊。
2016年全面二胎的那波大冲锋,也不过提升了不到200万。
之后,颓了一路。
那老哥接触的那个学校怎么应对这波大冲锋的呢?
太简单了,一年级多加几个班就行,现在一年级的班级数量准备,是二三四年级加起来的总和。
之前放出去的调剂名额,就在这一年收紧一下就好了。
紧张么?
看上去很紧张。
实际上呢?
老哥小区群里面,刚好有个在这学校上班的老师,以前是在高年级教数学的,现在被安排到教低年级数学,而且她已经开始考虑转业的问题了。
这老师想的很清楚,最后就这一波,最多再撑6年,之后肯定有一波「人员优化」潮。
老哥觉得学区和学区房这个概念,在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失衡后,也大概率会消逝在尘埃里。
但我倒不这样看,学区房可能会消逝,但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只会用其他的形式来表达而已。
按江湖的套话就是:
改革进入深水区、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