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实事专业资讯:工行买断最新消息,嘉兴工行网点分布查询

阅读:

文 | 愚人

工商银行一直有着银行业的老大地位,这不仅是它体量大,主要是它在过去几十年里树立的口碑,基本代表了银行的样子:诚信、规矩,受人尊重。


嘉兴工行成立于1984年,虽说历史不长,但这支队伍是有传承的,从前嘉兴人口中的“老银行”,说的就是工行的那些老职员,有的来自民国时期的银行,有的是50年代的机关干部,他们格守银行信条。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新中国只有一家银行,叫人民银行。后来金融体制改革,逐步设立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1984年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责,不再办理商业银行的业务。除了外汇管理,所有的工商信贷居民储蓄存汇业务都划给工商银行。

外汇业务量也不大,一个卖猪大肠的百花肠衣厂,年创外汇10万美金,算是创汇大户了。原来人行那些资深员工大部分划给了工行,所以说工行是老银行的传承人,此话有出处。

勤俭路一幢大楼分成两个行,人行在四楼一个层面,几十号人。曾经朝夕相处,一下子变成两家人,工作上有点不顺手,比如人行的人想要点经济金融数据资料,得请工行的老同事帮忙,有一次我们去三楼要点数据,正赶上陈科长心情不好的时候,竟然要我们开介绍信过来。没办法,工行的那些人做业务出身,天生就强势。


人行的人想要办点什么私事,比如买毛纺厂的毛线,冰箱厂的冰箱,基本上是托工行人的,当然,农行新塍营业所也是可以买到冰箱的。

原来营业场所“人民银行”的牌子,悄悄改成了“工商银行”,老百姓并没有在意,他们去工行看到的仍旧就是熟悉的老面孔。一直到这些老银行退休,路上遇到,都还点头打招呼,然后告诉子女:这个人原来是望吴桥老人民银行的,后来搬到勤俭路了。那时候,马路边商店的出纳与银行柜台的员工最熟悉,因为她们每天要去解营业款。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工商银行有很多老法师级的“老银行”,被人们尊崇,他们不仅熟悉银行业务,而且还熟悉企业财务,厂长说不清楚的东西,他们都知道,就连仓库里的原材料库存还剩多少,他们也一清二楚。厂长经理服帖得不得了,倘若遇到传达室拎不清,厂长会跑到大门口来迎接,责怪门卫不识人头。

工行人的特点是守规矩。其实银行原本就是守规矩讲诚信的,不过那是从前,从前银行人在社会上信誉好、地位高。那个年代银行的职业比较体面,主要是因为员工压力不大,人自然变得优雅起来。有人说,现在银行的有些客户经理还没有超市的推销员诚实。这可能是玩笑话,不过现在银行的员工累成狗,还完不成考核任务,这倒是真的。心里没有点小九九,还真完不成任务。

工行人守规矩,属于老实过头的。打个比方,上级在地上划个圈,叫他不要出来,一般来说,工行人就站在圈里了。举例为证:那是在2010年春天的某个晚上,有个员工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存款信息,大意是存款有小礼品之类的,结果被其他银行举报了。这属于不正当竞争,分管的行领导立即、迅速、紧急、连夜找来当事人,查明情况,认为堂堂大行,怎可因违规而遭同行举报,所以严加批评,批评还不够,还要视情节轻重,启动辞退程序。我都听不下去了,打了圆场。


而就在这同一个时代,同一片蓝天下,有的银行不是这样做的,人家做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承兑汇票,就是不怕查处。有行长在内部扬言:查吧、罚吧,业绩总是上去了。他们的收入高得离谱,行长变成老板派头,完全的野蛮经营理念。这样的人不吃亏,吃亏的是银行的牌子,渐渐地,银行不香了。

工行招工的套路也跟别人家不一样,面试时,人家问:你有什么资源?最好都是财政局长的亲戚。工行问的是,你有什么能力、什么特长?书呆子气。长期养成的企业文化、业务传承、师傅带徒弟,造就了工行这副样子。

正因为工行的循规蹈矩,新来的银行在招兵买马时总是把眼睛盯住工行的人,不需要猎头,数数人选有一大把,还真被挖走一大把。后来走的人多了,业内人调侃工行是新设银行机构的培训基地。

面对伸过来的橄榄枝,工行的人会心动,是有原因的。前面说过,一大批老银行老资格都留在了工行,工行人才济济,而晋升的空间有限。当初分家后看到人行一下子招工又提干,机会多多,工行的人感叹:唉,张三李四都升科长了,这要是放在工行,一辈子都不见得有机会啊!郁闷总是会有的。所以当新机构招人,工行的人出走也是必然的事。客观上,工行为进驻嘉兴的新银行提供了高管资源的保障。有那么多银行的行长都来自于工行,人们有理由感谢工行。

然而工行自身的发展也是波澜四起。想当初人们认为,工农中建四大行,分工明确,各有侧重,井水不犯河水,那晓得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名不副实,分工不分专业,变成四大商业银行,打混仗的,业务上相互渗透,是驴是马,还得拉出来走走。


在这几十年里,本土银行业竞争,异地银行机构也觊觎嘉兴,工行四面受敌,业务量占比自然是缩小了,因此工行比较困惑,比较烦恼。尤其是同业开会的时候,小银行竟然与工行平起平坐,航空母舰和小舢板坐在一条板凳上,坐而论道,行长有些生气,暗自嘀咕:这样的会议,老子我以后不参加了。

不参加也是说说气话,工作还得继续。这个期间,上级工行做了几个动作,属于拿员工出气。

第一个动作是2001年的减员增效。

办法规定:年龄大的员工提前退休,年龄不大的买断工龄自谋出路。有人至今没有忘记在全行动员大会上的那一幕:台上作动员报告,台下脑子一片嗡嗡,人们心慌意乱,把手上的矿泉水空瓶捏得咯吱咯吱响,仿佛要把心儿揉碎。

工行人老实,虽有切身利益之痛,也都自愿签署协议。这一刀下去,连同岗位能手、先进标兵,砍掉了二、三百号人,把他们推向社会,实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后来,实践证明,这批人吃亏了,里里外外觉得老东家无情无义。


第二个动作是撤并一些网点。

事实上,当工行不看好小集镇、在撤并乡镇网点的时候,农行不仅在拓展城市工商业务,而且继续深耕农村市场。

农字头的金融机构包括信用社在工行眼里,草是草了点,但是接地气,三杯酒下去,100万贷款解决。如此粗矿,工字头是不行的。农字头说:我们知根知底,怕哈?年底,信用社开拜年会,镇里五套班子都能凑齐,少一个都没有面子。工行估计不行,讲级别,大的不出马,小的人家看不上。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农字头跳槽的人反而少,工字头的多了起来。工行“艺高胆大”的那一波人,都从那个时候开始陆陆续续跳槽出走了,就连行一级的高管,遇到机会,也离开了,以至于乱了方寸,动摇了军心,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工行曾经建议同业协会出面协调,希望新银行不要在同一家银行挖人。我也劝说过那些想走的人,三思而行,说股份制银行就像是大商场里的出租柜台,各做各的营销,一张A4纸都要算清楚,企业没有归属感。

当兴业银行登陆嘉兴的时候,周金国行长提出了“三三制”:来自同一家银行的不超过1/3,中层干部及员工不超过1/3,大学生招1/3。算是给了工行面子。


冬去春来,岁月更替, 从工行走出去的那帮人,无论是跨界经商还是跳槽继续做金融,他们与工行的感情不断,当年离开时,他们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虽然他们跨出工行就没有回去过,有的人退休后也没有回去过,但是他们的青春都在工行,他们安身立命的根基在工行。

很多年以后,这些人在场面上,都自豪地自我介绍:我也是工行出来的!工行就是金融系统的黄埔军校,做事是有章法不乱来的,正统。历史证明,从工行飞出去的人大多成功登陆。或许、假如,他们留在工行,发展的空间也是不确定的。


工行的机制,也许是有些落伍了。“老牌帝国主义”的工行船大,掉头慢,机制不如小的法人银行灵活。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工行也开始倒逼客户经理走出去拓展业务,可是工行的审批环节不但不容易被通过,反而容易遭质问,容忍度几乎为零,太难了。估计那些常常挨批评的客户经理可能就是下一轮的跳槽人才了。

转眼间,风雨兼程几十年。老一辈的工行人离人们渐行渐远了,很多人老了,很多人走了,德高望重的本土老行长去年也走了,看王者风范,变成传说。

那天在路上,碰到工行退休的老高,他有42年的工龄,说起老行长计瑞祥,充满感情,他说计行长“严是严的,弄人是不弄的”。一个普通员工,与德高望重的行长交往应该是不多的,却还一直记得他,让人感慨和感动,这是计行长的人格魅力,也体现了一个大行的自信与大气。凝聚人心,不是写在墙上,而是刻在人们心里的。

世事更替、掌门人走马灯,有的人被记住,有的人被忽略。人们怀念那个时代的人,其实是崇尚银行业特有的那种精神,这种精神虽不直接带来效益,但是能让人建立起信任。世风日下,银行怕企业不诚信,企业担心银行不讲诚信。老银行的精神太需要传承了。

直到今天,人们都还记得老一辈银行家的名字,他们是:王信成、计瑞祥、钱梅青、陈树镇、姚其寅、姚寅初、马峰南、倪圣瑜、顾定月、叶华君、张莲芝、尤瑞华、陈银燕、王治平、黄德宝、金乃林等,以及第二代退休的工行人:赵焜炜、卜克强、宋萍、刘宁静、王青英、马敏娟、张敏、张云崖、赵红等,还有离开工行的宋斌、袁民、袁爱山、徐明、王小列、刘国勇、朱自强、顾捷、许辉、卢雅芳、朱惠幸、阮红、陈发奋、施引华、王亮,以及为嘉兴股票交易营业部取得上证所交易席位的李伟民,回忆不全,各位看官可以留言例举。

这些工行的英雄好汉,让人敬佩。他们是嘉兴工行的功臣,是嘉兴银行业的杰出代表,是值得被后人记住和称道的。


2022年10月4日重阳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