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简单科普一下济南落户条件,济南为什么成为泉城

阅读:

2022年10月10日,山东济南,趵突泉景区沐浴在灿烂的秋阳中,各个泉池美如碧玉碧蓝透明。当日,济南趵突泉水位再创57年最高水位纪录30.26米,呈现出不一样的风采,令游客们沉醉其中。图/IC photo

对经济强市来说,千万人口几乎已经成了标配。

与GDP过万亿类似,千万人口作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标志之一,不仅意味着城市能级的跃升,也是所在区域实力的重要体现。

近日,又有一座城市宣布人口突破千万。

9月27日,中共济南市委“山东这十年·济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在会上介绍,济南在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率先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年均净增户籍人口约10万人,实有人口突破1000万。

实有人口达到千万,看点满满。这不仅说明济南的吸引力在逐步提升,还意味着山东拥有三个人口过千万的大城市,全国千万人口城市再添新成员。

为什么是济南?

“济南好,大家好;济南强,山东强;济南隆起,全省受益。”

2020年,得益于“强省会”等战略,济南顺利跻身“GDP万亿俱乐部”,与青岛一起成为拉动山东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也是在这一年,青岛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007.2万人。相比之下,省会济南人口何时突破千万就成了济南发展壮大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2020年“七普”数据显示,济南常住人口920.2万人,人口总量在全省排名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第5位提升到第4位。对比“六普”数据,济南(含原莱芜市)常住人口十年增长108.99万人,年平均增量在10万人左右。

根据济南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末,济南常住人口为933.6万人,距离千万人口还存在一定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实有人口还不能完全等同于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实有人口包括了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户籍人口和外籍人口。

此次济南官宣实有人口突破1000万,虽有点儿出人意料,但细看近年来济南的举措,人口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增长也在情理之中。

2020年6月,济南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零门槛落户”政策,放开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条件准入限制,对有在济从业、居住生活意愿的居民,提供多渠道落户选择。

据报道,新落户政策一出,效果明显,不少市民在获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前往相关派出所办理落户,许多“新济南人”开始频频诞生。

除此之外,针对高学历人才,济南也是诚意满满。自去年开始,连续两年以“最高规格”为大学生举办“集体毕业典礼”,诚邀广大学子“选择济南”。

在一系列落户政策的催化下,青年人才竞相涌入济南的势头更加强劲。

去年年底,济南市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曾向外界透露过一组数据,近三年共有64.3万名毕业生来济南就业或落户,其中省内高校43.1万人,省外、国外高校21.2万人;“双一流”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4.4万人,硕士学位以上青年人才4.8万人。

2022年7月4日,山东省济南市,在解放东路与经十路之间的绸带公园,大型草坪上立起“泉城人才公园”的中英文标识,建成多年的绿地公园有了自己的新名字。图/IC photo

离国家中心城市还有多远

人口是反映城市吸引力、活力和实力的重要指标。

山东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规模常年保持在一亿。济南实有人口突破千万也意味着山东实际拥有三个千万人口大城市,在数量上追平广东,成为国内拥有千万人口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统计数据,广东拥有广州、深圳、东莞三座千万人口大城市,是当时全国千万人口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

在山东省内,临沂是山东人口第一大市,人口总量超过了省会济南和计划单列市青岛。

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地区中心城市,临沂的人口常年位居山东第一位。除了跟面积大有关外,临沂还是国家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货物流、资金流自然也会带来人才流。

虽然临沂在人口上占据山东第一,但引领山东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是青岛和济南。

在山东省内,济南和青岛的发展对比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有时也被认为有“瑜亮情结”。

长久以来,省会济南因受制于地理条件、发展空间、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等因素,在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度排名中长期靠后,跟国内同级别城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可以说,提高城市能级,对济南来说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青岛将城市重心放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上后,济南争创国家中心城市获得了山东省全力支持。

2020年9月25日,根据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消息,山东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2022年4月19日上午,济南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济南市代市长于海田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要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7月,济南发布了《济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到2035年主要目标,城市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

合并莱芜、做大做强省会都市圈、高标准规划建设济南都市圈……济南近些年的一连串举动剑指国家中心城市这一目标。

对标现有的九个国家中心城市,GDP过万亿、人口过千万是标配。

此次,实有人口过千万,对济南来说是在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上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刘德军曾表示,这一大都市圈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已能够支撑济南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力争夺者。

北方经济的一抹亮色

去年,哈尔滨常住人口跌破千万后,东北暂无千万人口城市。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7个千万人口城市(即市域常住总人口超过千万大关),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天津、武汉、西安、苏州、郑州、杭州、石家庄、临沂、东莞、青岛、长沙。

济南实有人口突破千万后,在常住人口方面也有望补上哈尔滨的缺位,成为全国第18个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城市。

从数量上来看,千万人口城市数量分布格局再一次回到“南十北八”较为均衡的局面。

实际上,济南近些年的经济增长一直是北方城市中一抹亮色。

经济总量上,过去十年,济南综合实力不断提升,GDP跨越七个“千亿台阶”。

2012年,济南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812.68亿元,到了202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432.2亿元,是2012年的2.15倍。

值得关注的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济南发展的想象空间不断被打开。

2021年,国务院批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这对济南来说意义颇为重大。这破解了长期以来济南东西过于狭长,南北空间过于短促,对城市的人流物流和交通商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形成较大制约的难题。

以至于当时有媒体称,济南这座3000多年的古城开始了从“大明湖时代”到“黄河时代”的新迈进。

在新旧动能转换上,济南也实现了腾笼换鸟。

以“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例,目前济南“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经高达31.7%。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分别达到2.3万家和2.9万家;培育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5个,入选国家级战略性产业集群7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其中,济南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含第四批已公示)达到85家。

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在全国经济版图上长期存在感不强,产业转型也属于“后进生”的副省级城市来说,确实值得称道。

不过,时代发展的机遇,往往只眷顾有准备的人,对一座城市来说,也同样如此。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三大国家战略叠加交汇下,济南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文 / 新京智库研究员查志远

编辑 / 柯锐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