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刀锋》的人,大多对社交达人艾略特印象十分深刻。他为人心细体贴,在巴黎上流社会混得如鱼得水,世故而又势利,但又有善良的一面,对家人很好。作家并没有把他塑造成尖酸刻薄之徒,显然也是笔下留情。
毛姆
艾略特的原型据《毛姆传》中揭露,是一位退休的同性恋外交官。当然在书里,毛姆并没有直接写人物的性取向,因为在那个年代,同性恋还是不合法的。但只要对照艾略特的性格,以及他对身边男性的态度,对漂亮侄女的宠爱,他对衣服和家具的精致品味,并且终身未婚,就不难发现一些端倪。
至于主角拉里,一开始我也没多想,可是后来发现他的行为也一样值得推敲。他从不主动亲近女色,除非出于同情和救赎,但同性战友的死对他的打击之大,却令他不惜抛弃未婚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放弃工作,不顾一切地去周游世界,寻求真理。(品品,你们自己品。)
有人痛斥拉里对于伊莎贝尔是“渣男”,但怎么知道人家不是因为恍然大悟自己可能更爱男人呢?毕竟后来他再和女人在一起,都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了,恐怕顶多只能算作一个双性恋。
如果这些还不能判定什么,那么再看看拉里的原型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已经跟毛姆一样,被公认为双性恋。而且私以为,两人似乎都是更偏重于喜爱男性一些。
维氏也是终身未婚,据说只爱过一个女人。《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的作者瑞•蒙克引用了一些手稿记录,足以证明维特根斯坦确实对同性朋友抱有一些异样的感情,并为此感到羞愧,但他严以律己,避免了行动。这跟克制、禁欲的拉里倒是有些相像。
或许是天才的责任感使得维特根斯坦熬过了自杀的精神危机,但他的哥哥们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兄弟五人中,两个同性恋哥哥自杀身亡,最小的哥哥保尔在一战中失去了右手。(值得一提的是,毛姆的三哥哈利也是同性恋,且自杀身亡。当时欧洲社会对于同性恋的不宽容,貌似逼死了不少人。因此毛姆一生都在小心翼翼地努力表现得“正常”。)
“战争初期他哥哥保尔严重受伤,恐怕再也当不了职业钢琴演奏家了;他得到消息后写道:‘多么糟糕!到底什么哲学能帮助人战胜这种事情?’现在,在自己经历过战争的全部恐怖之后,他似乎不仅需要一种宗教信仰,也需要一种哲学。”(《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维特根斯坦自己参加过一战,而他的剑桥好友,据说也是他的爱侣大卫•品生特也在一战中坠机身亡(1918年)。他在战场上以密码写就的《战时笔记》多次出现大卫的名字。大卫的来信是他当时唯一的慰藉。他经常说:“大卫啊,要是你有我想你这么一半想我就好了。”然而飞行员大卫却在1918年不幸坠机身亡。可想而知这对他的打击。后来在他的《逻辑哲学论》扉页上,就印着“献给我的朋友大卫·品生特”的字样。
拉里正像经历战争苦难之后的维特根斯坦,需要寻找精神上的解脱。拉里曾经计划和那个爱尔兰小伙子一起再去休假,就像维特根斯坦也曾计划再带着他的朋友品生特去度假一样。结果都等来了好友战死的打击。
有意思的是,毛姆与一生最爱的男人杰拉德就是在一战的红十字救援队里遇到的,应该不难想象拉里要好的战友牺牲对其打击之重。而且,同样亲历过战争的毛姆,又何尝没有追问过生死的意义呢?这些相似的经历都促使他们苦苦思索,使得他们更像是人群中的哲学家。当然,不同的是,维特根斯坦真的成为了一个哲学家。
杰拉德·哈克斯顿(Gerald Haxton)
也许,有时,同性恋特质也会激发其他方面的一些潜能。历史上,带给人类这种意外收获的实例还有许多,尤其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
忘了谁说过,作家都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生物。男女通吃的毛姆,身边围绕了太多同频的人,笔下也暗自流露,对于文中隐藏的同性恋角色大多深怀仁慈,比如艾略特和拉里。之前我只关注到了故事的情节,现在才窥见大作家竟有那么多的曲笔。
但是最后还是想说一句,拉里究竟是不是gay,到底仍然只能算臆测。毕竟作家并没有明说他是。有可能是刻意隐藏,也有可能真的不是,诸君大可以一笑置之。
更多《刀锋》系列书评,请在本号内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