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24小时秘闻解读:高中生的监护人老公,胡鑫宇案件真相大白

阅读:

失踪 106 天后,牵动人心的 “胡鑫宇事件” 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虽然整件事被舆论赋予了蹊跷诡异的气氛,但证据还是揭开了一个年轻生命消逝的真相:高中生胡鑫宇是自缢身亡,他生命的终结与刑事案件无关,被发现时脏器也不存在缺失……

青少年自杀,这个沉重的话题已经不止一次挑起家长脆弱的神经了,为人父母,当看到胡鑫宇妈妈寻找儿子时崩溃的脸庞,相信很难有人无法共情,在诸多家庭中,孩子就是父母生活的全部意义,孩子走了,父母的世界也就崩塌了……

胡鑫宇事件中,很多人都在关注那只非常关键的录音笔,随着人被找到,录音笔里的内容也不再是秘密。

我们无法想象胡鑫宇是怎样做出轻生决定的,但通过这支录音笔,我们可以探知他内心的苦痛与挣扎:

“ 心脏在狂跳,如果真跳下去了,会怎样?”

“ 已经没有意义了,快0点了,干脆再等一下,直接去死。”

“ 因为今天我已经有点不清楚了,现在我好想去死,感觉已经没有意义了。”

……

胡鑫宇被找到时,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用鞋带自缢,遗体腐坏,几乎面目全非……

很多人为年轻生命的逝去惋惜哀叹,亦有人表示自己能够理解胡同学内心的煎熬,一个人之所以能有勇气走向极端,是因为他的内心早已极度痛苦,精神不堪重负。

随着事情的水落石出,胡鑫宇生前所留下的课堂笔记也在网上引发关注。

他字迹潦草地在纸上与自己对话:

吐了,新环境真的难适应,我这内向的性格真烦;

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东西来缓解一下这份心情;

我近视眼加深是因为不看黑板只盯着书,我怕老师看到我一脸茫然的样子……

这些只言片语看起来只是一个学生无法适应新环境的情绪发泄,但谁又能知道,这样的负面情绪积攒得多了,就变成了一把自我毁灭的利刃,将一个年轻的生命推向深渊。

令人痛惜的是,几乎没有人了解和关注过胡鑫宇的内心世界,考入致远中学后,他因学习有压力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失眠,消极,焦虑,胡思乱想……

在此期间,他曾和母亲通过三次电话,电话里,胡鑫宇发泄了自己的情绪,表示自己不想上学想回家。

儿子的哭诉让母亲非常心疼,但和很多家长一样,胡鑫宇的母亲只能安抚其好好读完书,在妈妈眼里,这也许就是高中生的一种普遍的解压方式。

万万没想到,胡鑫宇不堪精神的重负,亲手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近几年来,青少年自杀已经不是偶发现象,尽管学校和家长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警惕,我们总还是能听闻悲剧发生。而仔细分析这些案例,你会发现这些轻生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共性。

选择自杀的孩子,都有哪些共同点?

1. 性格内向且执拗、悲观

性格内向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一个孩子不仅内向,还是很爱钻牛角尖、认死理,同时看待世界又非常悲观,那么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就很容易抑郁、想不开,最终失去理智,做出伤害自己以寻求解脱的决定。

2. 遇到问题不会向父母敞开心扉

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求助对象就应当是父母,而好的家庭教育也会让孩子在遇到难题时愿意和父母敞开心扉。

相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轻生的孩子都拒绝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他们有的饱受原生家庭之伤,有的甚至用自我伤害的方式来报复父母,因此这些悲剧也值得广大家长去反思,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与孩子相处。

3. 抗压能力差,不合群

在进行人物分析时,专家认为胡鑫宇是一个性格内向、孤独、缺乏情感支持的人,这也让他变得不太合群,遇事喜欢在笔记本上记录心情,而非与朋友和父母沟通。

这也是很多轻生者的共性,他们抗压能力差,消化不了坏情绪,这样的负面情绪在心里越攒越多时,精神也就会常常处于崩溃的边缘。

孩子有这些行为,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孩子的成长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作为监护人和陪伴者,父母需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之后,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很多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负面情绪。

当孩子的性格忽然发生改变时,当孩子用沉默和自我封闭的方式去和父母相处时,当孩子有意无意流露出轻生意识时,这都要及时引起父母的警惕,不要草草安慰了事,更不要觉得孩子是矫情软弱。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最后希望胡鑫宇同学一路走好,希望类似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本期话题

你如何看待胡鑫宇自杀事件?欢迎讨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