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是一家公司将股份无偿或有偿分配给公司员工的行为,主要是为了奖励员工对公司做出的贡献,同时激发员工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的斗志。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从股权激励的初衷来看,算得上是一件好事。一般上市公司要进行股权激励,都会设定一些条件,比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多少,只有条件达成才能实施股权激励,不然就没法向股东交代。
对投资者来说,虽然不能从股权激励中直接获得好处,但还是可以从股权激励实施的前提中获益。
因为股权激励如果达到实施条件,那就意味着上市公司设定的业绩目标完成了,业绩目标完成意味着公司发展稳定,也有利于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显然是好事。
而如果是未来打算实施股权激励,便能以此激发员工努力去完成业绩目标的主观能动性,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同样也是好事。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股权激励也有可能会弄巧成拙,甚至两头都不讨好,给公司及其股价造成负面影响。
因为要实施股权激励,通常都要完成一定的业绩目标才行,这个业绩目标怎么设定就是一个难题。
如果目标设置得太高,不容易达成,不仅起不到激励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可如果目标设置得较低,又会让投资者不满,投资者如果不满意,就会用脚投票。
为什么股权激励明明是好事,投资者还会不满意呢?
一家上市公司用于实施股权激励的股票,大多是从二级市场购入或增发的,然后再免费或者低于市场价格配给接受股权激励的员工,这都会让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因为上市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用的也是全体股东的钱,当把这些股票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配给员工时,也就相当于拿着全体投资者的钱来补贴员工。
而通过低价增发,不仅会让全体投资者的股权被稀释,而且也会使得股票本身的价值减少,同样会使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既然股权激励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自然会要求公司能创造更多的回报来弥补自己的损失。如果股权激励的目标设置得太低,而投资者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比较多,对投资者来说就是得不偿失,自然会不满意。
比如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是,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连续三年保持在5%以上,就能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获得一定数量的股票,这相当于获得股权激励的员工立马就有100%的收益,而这些钱如果是出自投资者的口袋,花这么多钱却只换来5%的利润增长,恐怕就很难让投资者满意。
所以,股权激励的初衷虽然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可能出现问题,最终是好事还是坏事,还是得看具体的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