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中岗位绩效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在我国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怎样完善和加强事业单位的岗位绩效管理制度,完善绩效工资的实施以及评估工作,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在实施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进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为背景,阐述其意义,以及绩效工资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继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完善其实施及评估工作。
一、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内涵
1.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含义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中所实行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主要是由薪级工资、岗位工资、补贴以及绩效工资构成,其中岗位工资主要是体现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聘岗位上的要求以及职责。薪级工资主要是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表现以及工作的资历来实现。其中绩效工资主要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岗位上的贡献以及所做出的成绩展现出来,补贴以及津贴主要是对边远地区的岗位或者是特殊的岗位所发放的一种补贴。
2.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意义
对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来说,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是其重要的内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改革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使得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相应的成果,对人事制度的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得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更好地促进岗位的优化以及设置,对事业单位的聘任制度以及工资管理的制度等有良好的完善作用。另一方面,对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以及事业单位内部的成本核算等都会有一定的强化作用,能够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公众对事业单位的满意程度。另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能够使得单位避免在年度考核的时候走过场,能够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种讲求岗位贡献以及服务质量的良好风气,从而在事业单位的内部建立起规范、公正、科学的岗位激励机制以及竞争机制。最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能够使得单位的员工自身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真正形成良好的调节机制,避免以往事业单位中出现吃大锅饭的状况,真正落实多劳多得的工资分配原则,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的效率。
二、绩效工资实施的难点
1.政府依托不够强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绩效工资是在政府相应政策的框架之下实施的改革,这样就要求改革的方案要有一定的优化和整合标准,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事业单位的经济绩效和公益及绩效的界限明晰;事业单位内部分配的相应机制以及财政的控制关系;事业单位中分类分级管理的制度建设;系统而又成熟的考核体系和考核标准的建设与完善等,这些都要求有相对明晰的思路,继而使得事业单位在对绩效工资实施改革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依据。
2.绩效考核的标准制定有难度
(1)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很难进行量化。首先,因为事业单位是国家政府的相应服务部门,其工作带有比较明显的公益性以及服务性,注重服务的社会满意程度。这就会使得事业单位的工作绩效目标会在个人的绩效考核当中有多多少少的体现,这就给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带来了比较大的难题。其次,从考核的主体上来说,在事业单位中,专业人员所占到的比例比较高,其从事的也多是一些不确定性的或者是在易变因素下的思维性活动,因此就会带上无形以及复杂性的特征,这样就会使得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很难真正做到量化。再次,尽管当前事业单位中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可是事业单位中依旧需要团队之间的合作。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团队合作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将个人的绩效界限进一步淡化了,另外事业单位中团队的共同成果往往是整个团队的整体成绩,其表现的形式比较复杂,对其进行衡量也就显得更加复杂,很难对其进行量化处理。
(2)绩效考核中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第一,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实施绩效考核依旧需要相应的考核标准,但是这些标准的制定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管对于制定者来说,还是对于制定的时期而言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因此也就很难对事业单位全部的岗位都会有较为全面而又清晰的认识,继而也就很难有公正、客观以及科学的考核制定标准。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事业单位个人的绩效进行考核是对个人的绩效所做的一种近似性的评估,这样的一种评估往往具有客观上的偏差、主观上的偏差以及认知上的偏差等。如果这些偏差比较大的话,就会使得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以及改革会面对比较大的风险和问题。第二,因为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的信息在
3.绩效考核中非预期的消极影响
对于事业单位的绩效改革来说,效率的提升是其归宿以及出发点,但是对于当前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来说,其中还会存在一些非预期的消极影响。要是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的考核以半年或者是一年作为标准的话,这样的考核就会在时效上存有严重的滞后性,从而也就很难真正起到激励的效果。如果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脱离了事业单位实际的员工绩效,这样就会使得企业单位职工的工资与绩效之前的关系变得很模糊。另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事业单位的员工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只会关注自身所取得的效益,只会关注考核的指标,其工作也往往是依照指标进行,对于整个单位的团队合作比较忽视。另外,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情绪上的非预期的影响,这样就会使得事业单位的有些员工会产生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甚至是会有比较强的挫败感,继而也就很难真正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
三、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的对策
对于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来说,其中绩效工资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绩效工资进行分配的时候应当坚持相应的公平原则,国家政府部门也应当对其分配进行政策上的指导以及总量上的调控。
1.实施总量上的控制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绩效工资在总量上应当是由当地的规范性补贴以及上个年度的十二月份基本性的工资、活工资共同组成,同一个级别的财政部门或者是人事部门对其进行核实之后下达到相应的单位,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只能在核准的总量范围之内,依照相应的分配规则和程序进行工资的分配。
2.对分配的程序进行不断的完善
首先,要制定合适的分配方案。方案的设计应当顾及到事业单位中所有的工作人员的合法利益,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应当对单位职工的意见进行广泛的征集,真正落实好合理以及公平。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应当将绩效考核的方法、目标以及岗位的职责等进行量化以及细化,同时应当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对其进行仔细的讨论以及修订,以便保证整个方案具有比较强的操作性和科学性。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当注重责任和权利的有效结合,要对考核的细则进行不断地完善,适当的时候应当签订相应的责任书,从而将责任落实到位,另外在制定方案的时候还应当顾及到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合法利益。其次,考核要严格执行,要想使得指定的考核方案顺利执行,就要进行严格的内部考核,要成立相应的考核小组,落实好奖惩制度,对考核的办法、制度以及相应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公开,要及时对员工的表现进行打分,对绩效工资积极兑现,要对考核方案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其中的缺陷进行纠正。除此之外,还应当对事业单位员工进行相应的解释工作以及思想工作,对其做出思想上的疏导,将局部存在的矛盾真正化解掉,继而保障绩效考核能够顺利进行。
3.强化监督以及检查
首先,要对考核的审批程序做到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所实施的绩效工资方案应当通过代表大会以及主管部门的审核,要有财政部门进行备案。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以及人事部门应当依据当地的发展状况以及当地工资的总体水平来确定绩效工资的总量,继而依据相应的考核结果兑现绩效工资。其次,事业单位的组织、纪检、审计以及财政等多个部门应当对其加大检查的力度,对其中存在的违规现象进行及时的纠正。再次,事业单位应当公开相应的举报途径和渠道,接受社会上的广泛性监督,对职工的意见做到积极听取,对于方案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应当及时的修正,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的分配能够真正做到合理以及公平。
四、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一方面,制定和完善评估目标的原则。首先,对业绩评估的目标制定来说,应当在职工与主管以及上级和下级之间沟通、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制定,应当得到事业单位职工的认可和接受。其次,对职工业绩考量的手段应当要秉承客观和公正的原则,在对其进行评估之后应当将结果及时地反映给被评估的职工,从而真正达到改进以及提升职工工作效率的目的。再次,对于那些成绩比较好的职工应当及时对其进行奖励,要对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员工进行有计划性的培训,从而达到鞭策的评估作用。
另一方面,选择评估业绩的主要因素。对事业单位的职工业绩进行评估的时候,应当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因素进行评估,这些因素在选择上应当要对被评估者的素质做到全面以及客观的反映,同时还能够对被评估者做出正确的评价。一般而言,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热情、态度、质量、数量等是使用比较频繁的要素,对于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来说,具体选择哪些要素还应当依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定。
综上所述,我国的事业单位实施岗位绩效工资的改革,使得我国的事业单位开始由以往的身份管理模式转向了岗位管理的模式,但是这一改革只是进行了一小步,其中依旧存有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者应当对考核的方式和理念进行总结和不断地创新,探寻到真正适合本单位的实际考核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得绩效考核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提升使用单位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