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2019年5月14日,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干部向群众讲解如何从“e窗通”平台申报新设企业信息。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吴宁 摄
2019年5月14日,朝阳区“新设企业一窗式服务区”前,工作人员向申请人发放营业执照、公章和“政务服务包”。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吴宁 摄
悦宾饭馆这张只有4个月有效期的临时执照,开启了中国个体饭店从无到有的篇章。受访者供图
平谷区政务服务中心三层办理大厅。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最初手写文件当执照,一个月才能拿到,如今依托“e窗通”平台一天就能全办好
10月16日15时34分,北京的房女士通过“e窗通”企业服务平台,在线提交了北京和聚飞天科技有限公司的登记申请。确认承诺告知登记事项后,15时40分,即审批完成,并为企业立即生成、发放电子营业执照。房女士的手机也同步收到了业务办结的短信通知。从提交申请到完成审核,拿到营业执照,房女士用了不到10分钟。
营业执照,企业进入市场的“钥匙”。办理营业执照,开办企业的手续、时间、成本等,也是世界银行评测营商环境便利度的一级评价指标之一。
40年前,1980年,“中国餐饮个体第一家”北京悦宾饭馆老板刘桂仙为了拿到营业执照这把“钥匙”,曾在工商局里“耗”了一个月。在刘桂仙的孙女郭华看来,40年来,企业拿“钥匙”的时间越来越短,手续越来越便捷,“一张薄薄的营业执照,折射的是北京营商环境的变化”。
手写文件当执照
郭华是名“80后”,她的祖父祖母郭培基与刘桂仙夫妇在1980年,创办了改革开放后北京第一家个体经营的餐馆悦宾饭馆。饭馆藏在中国美术馆斜对面的翠花胡同里,门脸不大,不过门上挂了一块引人注目的牌子,“悦宾中国个体第一家”。
如今,悦宾饭馆的日常经营由郭华在打理。“小时候去奶奶家,就是去胡同里的饭店”,她回忆,当年,郭培基与刘桂仙夫妇想开饭馆,是因为“太穷了”,家里有5个孩子,可一家七口就靠郭培基每月30多块钱的工资生活。郭培基是炊事员,刘桂仙厨艺也很不错,全家就想能靠自己的手艺开个饭馆。
但是这个想法,在当年是个“奢望”。1980年,北京只对修理业、手工业的个体经营活动有所放开,其他行业没有相关政策。虽然有为数不多的数家饭馆,但都属于国营。
资料显示,1979年4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1980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转发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文件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允许个体劳动者从事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有关部门对个体经济发展要予以支持,不得刁难、歧视。
个体饭馆不能开吗?刘桂仙不死心,和两个待业在家的儿子写好了开店申请,找街道办事处盖章,但街道说,这得找工商局办营业执照。
北京市原东城区工商局当时还没有碰到过提出要开个体饭馆的。时任东城区工商局副局长靳云平回忆,他当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审批。刘桂仙第一次找来说要开饭馆,靳云平告诉她,“不行,饭馆不批。”靳云平说,“人家别人一答复走了,她不这样,第二天又来了,第三天又来了,第四天又来了。”
刘桂仙在工商局里“耗”了一个月。工商局也很想帮她解决困难,靳云平来到刘桂仙家“家访”。
“她家穷到什么程度?一个人平均不了一条棉被,”靳云平说,“家访”感受是“这刘桂仙老太太是真想干,而且她能干好。”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帮帮她,也尝试一下新东西,有什么问题,责任我们来担。”经过东城区工商局领导班子合计,同意给刘桂仙特批。
由于当时还没有给餐饮个体户的正规营业执照,东城区工商局手写文件当“执照”。在刘桂仙的个体工商户申请登记表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意见是“准予发照”,靳云平手写“准予母子三人开业”的字样,并盖上专用章,日期是1980年9月16日。
靳云平回忆,“因为没有先例,我们没有正规的个体餐饮业营业执照,我们就自己做了一份,我记得那个执照用的是工商部门的文件纸,手写的,大概是批准悦宾饭馆经营之类的短短几行字。盖了公章后,我在上面签了个字,这工商执照就算给他们家办下来了”。
遗憾的是,悦宾饭馆的第一张手写营业执照并没有保存下来,目前存放在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原东城区工商局)档案室里的是后来补发的规范《北京市个体工商业户临时营业执照》,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是年仅19岁的四儿子的姓名:郭鸿利。该营业执照有效期只有四个月。
从24天到5天
悦宾饭馆这张只有4个月有效期的临时执照,开启了中国个体饭店从无到有的篇章。根据《北京日报》报道,从1980年到1987年,北京的餐馆由原来的800家左右激增到7000多家。个体经营进一步放宽,1992年,刘桂仙与郭培基在翠花胡同开了悦宾饭馆的分店“悦仙”,距悦宾只有十几米远。这一次营业执照办得很顺利,用了不到一个月。
不过,在郭华看来,“一个月”还是慢,因为如今如果再想开分店,她可以线上审批。
北京是全国最早实现新设企业全程电子化办理的城市。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探索电子化的登记模式,实现了部分内容的线上填报。但当时的“电子化”,更多的只是将纸质表格搬到网上,企业填好后还需将材料打印送往工商服务大厅,因此,绝大多数企业仍然选择线下办理。
北京树思源数字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都晓杰是一名80后创业者,2008年在北京交通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参加北交大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一举夺魁,拿到了一等奖。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创建了自己的传媒公司,承接公关策划、平面设计和影视拍摄等业务。
“开公司就需要办理营业执照,我本身是搞艺术的,对这些具体的政策并不了解。幸运的是,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当时的海淀工商局(现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相比其他社会人员,我们办执照的时间大为缩短”,都晓杰说,尽管节约了时间,可当时仍然需要多次去现场提交材料。
作为公司法人代表,需要他亲自到现场的就有两次。“一次是验资,资金要到位,那次合伙人也都得到现场。再就是办章的时候,我也亲自去了。除此之外,办公室的人员帮我们办这个事,也没少跑。”
都晓杰回忆,除了“跑腿”,当时困扰企业的还有两个难题,注册资本实缴和企业年检。
“拿注册资金来说,以前需要实缴,我们公司成立的时候注册资金10万元,但如果企业想把体量做大,承接上百万的项目,注册资金也需要相应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装修、买设备、给员工开工资,成本是很大的,如果突然存几百万到企业的账户里不能动,对于初创企业来讲,是很难的。”他说。
困扰他的这两个难题,在2014年迎刃而解。
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登记科科长谭小兵回忆,2013年2月,十八届二中全会决定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商事制度改革随后拉开序幕。2014年,原国家工商总局出台《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将注册资本从实缴改成了认缴。
谭小兵解释说,企业的注册资本实缴应打入企业入资专户中,另外还要通过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验资。比如说,一家企业注册资本为1000万,那么这1000万应在一定时限内入资到位,验资确认后,公司才可以注册成立。“这种实缴的方式对企业来说压力很大,可以说又费钱又费力,而且经营过程还不能抽逃资金,所以说那年头开办一个公司负担非常重。”
注册资本实缴改为认缴,也就是说企业股东之间约定出资各方认缴出资具体数额和出资时间,待公司成立以后,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由股东按照约定出资到位。“比如说两个人一起注册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但这并不代表着注册公司时每人就得先掏出500万。实际上,这家企业的启动资金100万就够了。随着企业的发展,到需要时再往里注入资金。这样一来,企业的负担就非常轻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注册资本是一种对社会的承诺,是实力的象征”,谭小兵说。
谭小兵说,2014年还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企业年检改成年报。以前不管什么性质的企业,所有企业每年上半年都要到属地工商所进行年检。“年检内容非常多,企业需要制作报表、工商部门检查企业经营场所是否有变化、注册资本是否有抽逃等等,这一系列的流程给企业带来不小的负担。”
谭小兵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不断优化开办企业流程,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启动后,上述实缴改为认缴、年检改为年报以及“多证合一”“先照后证”等措施,激发了企业活力。令他印象深刻的是2018年。
2017年5月,北京全市范围实现内资有限公司设立全行业、全流程无纸电子化登记,市场监管部门可以网上核查相关身份信息的准确性,自动校验企业高管身份信息的合法性。从名称自主申报到提交登记申请,再到审核通过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申请人一次也不用跑工商服务大厅,只要动动手指,在网上做一些简单的填空和选择题,就可以快速拿到营业执照。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提升了北京的营商环境指标。
2017年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了《2018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报告显示,在北京开办一家企业,需要7个环节,历时24天。
2018年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后,开办时间从24天缩短到5天。根据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2018年出台的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9+N”系列政策中,提高企业开办效率的改革举措获得好评率最高,达88%。
都晓杰感受到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带来的便利。去年,他的公司经营范围从多媒体服务扩展到品牌策划类领域,这涉及营业执照的变更。“没有像以前那样提供很多证明,带着财务人员、办公室人员到现场,这次我们直接在线上提交申请,几个工作日后,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就把更新后的执照给快递到公司了。”
从5天到2小时
2019年5月,在距离悦宾饭馆不远的王府井步行街,北京碧海鲜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孔先生开了家餐厅。孔先生没料到,这家餐厅让他创造了一个记录——北京首例俩小时“秒办”新公司。
孔先生的餐厅,装修即将完工但还未办理相关证照。2019年5月6日中午,他登录企业开办“e窗通”服务平台,提交了餐厅的开业申请,并选择了同步申领税务发票、办理社保开户和公积金开户。令他惊讶的是,所有的申报事项,在一小时内就同步完成了审批和备案。
按照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的电话提示,当天下午,他来到东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领到了装有营业执照、公章、发票的服务包,并通过北京农商银行入驻窗口,完成了现场开立银行基本账户。
由此,他只进了政务服务中心一扇门,就实现了餐厅的营业执照、公章、发票、社保开户、公积金开户和银行开户一天全办好。
两小时拿到新办公司所有手续,这个效率让孔先生很满意,“经常听身边人说现在营商环境如何好,企业开办如何快,这么一试,果然名不虚传。‘秒批’行政效率、银行开户增值服务,省时省力又省心”。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孔先生之所以能在俩小时“秒办”新公司,是因为2019年初,北京提出了一个“小目标”:开办企业再提速,从2018年的5天全办好,提速至“一天全办好”。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方葆青解读说,“一天全办好”依托“e窗通”平台,将企业申请营业执照、刻制公章、领用发票及“五险一金”用工信息采集等企业开办过程中可能办理的事项,全部纳入,“申请人在平台上完成申请,所有数据一表填报,不用再单独跑部门。政府相关部门会从后台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并尽量将时间压缩到半天内。”北京企业开办从此彻底摆脱了“分头跑、挨个办”的模式,进入“一个平台,一个环节,一个执照,一表填报,一次领取,一窗受理,一次不用跑,一天全办好”的“1时代”。
“1时代”让众多科创公司获得了红利。2019年7月24日,至科互动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e窗通”平台填了一个表格,当天营业执照就审批下来了。公司法定代表人马丽娅回忆,2013年曾在京开办过一个公司,耗时近一个月。“当时申请开办企业还没实施‘三证合一’,而且申请开办一家企业,要准备很多材料、跑很多部门,整个流程下来让我们这些小企业很头疼。”
企业开办从近一个月缩减到一天,马丽娅说,这一变化让企业节省了至少2/3的行政成本。
马丽娅还注意到,2019年北京还有一个接地气的变化,企业开办取消刻制公章环节,新办企业不再需要与刻章企业发生联系,由政府免费为新办企业提供一套公章并与营业执照一并发放。
谭小兵说,此前,企业要办套公章得先审批,审批通过后再到指定的刻章单位刻章,“最开始一套章得700块钱。现在改为政府补贴,企业不再需要花钱刻公章。在申请营业执照的同时,将免费获得一套公章,非常实惠。”
2019年10月24日,世界银行《2020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中国“开办企业”指标升至全球第27位,北京市“开办企业”指标得95.1分,比2019年提高1.4分。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田德文认为,北京的改革得到了世行认可,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排名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世行认为,北京市将印章发放完全纳入企业注册一站式平台,使开办企业的流程大大简化。”
最快10分钟之内完成审核
9月10日上午,北京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房山分公司从房山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姜青海手中,拿到了北京首张“新许可模式”营业执照。“新许可模式”指的是“一区一照+证照联办+告知承诺”。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28日,《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同日,作为配套文件《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办法》亦在全市实施,从营造公平透明的准入环境、进一步释放住所资源、进一步压缩企业办事时间、优化企业注销程序四方面,提出16项举措。一个多月后,6月12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实施意见》,从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质量技术基础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28项举措。这其中,就包括“证照联办”、“告知承诺”,以及“证照分离”。
据其介绍,“证照”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所谓“照”,即营业执照;而“证”,即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根据实施意见,“证照分离”是在全市范围内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证照联办”将探索联合审批改革,市场主体在申请登记时,可以一并提出相关行政许可申请。
“告知承诺”是今年在北京市推行的改革举措,登记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和信用承诺办理登记,即时提交即时通过。
今年2月17日一早,防疫物资支援企业北京九隆伟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成为海淀区首户享受“告知承诺”红利的企业,在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领到了崭新的营业执照。
企业工作人员王先生说,“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提交了申请,没想真的实现了‘秒批’,材料刚递进去那边执照就出来了!”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的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简化登记条件和审查方式,审批效率提高约60%,企业设立最快可在10分钟之内完成审核。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已有超过9万户新设企业通过承诺制方式即时办理营业执照。
该位负责人称,企业办照“1时代”等北京营商改革的好做法、好经验,获得了世行的认可。根据近两年的世行报告,北京市共有88项改革举措被世行采纳。7月27日,世行发布了题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改革驱动力与未来改革机遇》的专题报告,从中国国家领导人重视、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建立改革协调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参与等方面分析中国经验。北京作为世行评估中国营商环境的样本城市之一,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办理建筑许可等领域的许多改革举措,正在面向全国甚至全球进行推广。(记者 王姝 陈琳)
责任编辑: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