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必读观点消息: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阅读:

国家建立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始于1992年,是以省为统筹辖区,有个别省现在出现了单列城市的统筹,比如广东的深圳。在这种制度下,就是默认了同一辖区的生活成本是近似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以下会说明。

国内绝大多数省是1996年1月开始正式建立城镇职工养老金账户的,建立账户以后,城镇职工个人以上年度工资总额÷12为缴费基数,规定了最低缴费基数和最高缴费基数,最高缴费基数以平均缴费基数的300%为上限,工资收入低于最低缴费基数的按照最低缴费基数,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按照上限,每月的8%从本人工资中扣除后缴交到养老金进个人账户,企业以缴费基数的16-20%不等(各省或直辖市略有不同)的金额缴交到养老金统筹账户,这是缴费端,领取端是规定了退休年龄,也就是可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男性是60岁,女性现场职工是50岁,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女职工是55岁。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养老金=上年度所在省在职职工平均工资×(1+个人缴费指数)÷2×缴费年数×1%+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这里不讲述企业年金,因为肯个职工缴企业年金的企业太少了,受益者也是极少,因为国家只是鼓励企业为职工缴企业年金,不是强制性规定,所以企业老板大多数都不愿意缴的,这里请别对我指出某些央企,我不知道央企的情况,是不是所有央企都为所有职工缴企业年金我不知道,受益人数有多少我不知道,即使这些钱拿出来平均,大家能受益多少我更不知道,所以损人不利己的意见我不想提出。

上面计算公式里的定义,省级上年度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定义很简单,这里不用解释了,个人缴费指数=个人缴费基数÷所在省平均缴费基数,所谓指数,是按照这个公式,计算你每年个人缴费基数÷平均缴费基数,在你缴费年数内的平均值,我们假定企业和个人是按照法律规定的基数缴交养老保险,并且职工从23岁开始参加工作,刚参加工作开始缴费的前10年,可能收入较低达不到平均缴费基数,所以这个比值会<1,缴费的11-20年,这个比值会是1 ,21-退休这个比值会>1 ,缴费年数长的普通职工,推算个人缴费指数会在1.2,但是现在很多私企不管职工工资收入多少 一律都是按照最低基数缴费,私企职工个人也只能按照最低基数缴费(据说最低缴费基数 是平均缴费基数的60%),这样个人缴费指数就是0.6。

其次,如果私企持续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费,个人缴交到养老金个人账户的钱因为以上的不同,简单计算到退休是也会相差一倍,因为一个是1.2,一个是0.6。

缴费年数定义简单,合计缴费月数÷12。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60岁退休的是139,55岁退休的是170,50岁退休的是195,这是根据人的平均寿命计算出来的吧?[捂脸][捂脸][捂脸][捂脸],简单计算就是60岁退休的人,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平均领取139个月人就死了,不用领养老金了,事实上计算时的公式考虑到的是,(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利息收益)的总额去÷(平均死亡年龄-退休年龄)。

过渡性养老金是指建立1996年1月养老金账户以前参加工作的人,那个时候几乎都是国企,原本应该由企业和个人缴费的部分,都由企业作为利润上缴地方财政了,所以法律规定由养老金统筹不够的地方财政安排支出,对于这点其实是我是有疑义的,为什么要养老金统筹不够的由地方财政支出,因为根据历史渊源,这本来就是应该由地方财政支出的。

另外还有疑义的地方是根据计算公式 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没有完全体现多缴多得,根据计算公式那些按最低缴费基数缴费的 ,个人缴费指数只有0.6,按照计算公式 中的(1+0.6)÷2=0.8,被平均了+0.2,而个人缴费指数是1.2的,(1+1.2)÷2=1.1,被平均了-0.1,缴费越多,被平均掉越多,比如个人缴费指数是1.8,(1+1.8)÷2=1.4,被平均了-0.4,如果按照上限300%计算,(1+3)÷2=2,被平均了-1。这样的制度可以说是劫富济贫了吗?虽然这些钱是企业缴费到统筹账户里面的,但也是按照自己工资收入的基数去缴费的。换个思考方式,如果没有社保,这些企业缴费部分可以发给个人,由个人去参加商业保险或者定投等方式养老的。

公务员的退休工资,我觉得他们是退休工资,不是养老金。其实我觉得只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公开说明一下 他们的工资和退休工资是由国家或者地方财政收入支出的,不会从企业职工养老金账户里支出,这样企业职工的不满情绪会少很多,因为很多人都以为,甚至我也有些疑虑会挪用企业职工养老金去支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工资了[捂脸][捂脸][捂脸]。

地方财政有财力支出那么多公务员工资和退休工资,说明那是地方政府管理的好,地方经济发达,所以以税收为主的财政收入多,这样老百姓的收入也高就行了。

至于公务员和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差距,可以参考国外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可以参考1992年以前的中国,至少我了解的1992年以前的中国,那个时候无论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还是国企职工退休以后拿的都是叫退休工资,原则之一都是按照工龄长短,类似于现在的缴费年数,还有参考退休前本人工资进行打折的,这就是以前所谓的替换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根据工龄最高可以到9折,企业好像是7折?差距不是很大 。假设企业职工和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员工退休前的工资收入相等,工作年限相等,退休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或者叫养老金比企业退休职工高20%-30%, 我想大家不会有很大怨言,可以说不服就去考公务员。或者参照国外发达国家(意味着以税收收入为主的财政收入比较高)的差距也行,做到公开透明,这样大家奔着成为发达国家去努力就行了,不会有太大的怨言吧?

至于农民,我不知道国外发达国家是怎么样的,农民和城镇职工不一样,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城镇的土地是国有的,城镇职工只能买商品房,除了自己创业当资本家获得资本,就没有其他法律规定的资源。根据法律规定,国家赋予农民有土地,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房和城市买商品房的支出差距很大,另外还有耕地、鱼塘、果园等等,这些可能是村级集体所有的资产,但是这些资产的收益也是归村民所有的,这些就是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区别,城镇居民参与劳动获得收入,如果不缴纳社保或者缴费不足规定年限的话,也是没有养老金的。最后,农民该不该有养老金我不是很清楚,如果需要有 ,钱从哪里出要有关部门说清楚,就像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出处一样,都要向国民说清楚。

现在三类人员中,只有城镇职工养老金的缴费和收入说的比较清楚,希望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有农民的养老金都像城镇职工养老金缴费收入一样,有

最后我想说的是何为公平?我想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想法,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但是即使有差距或者差别,能把差距公开透明就是实现公平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