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见解]观点信息:代表建议公务员考试取消35岁限制,考公务员打破35岁

阅读:

无论如何,35岁并没有“老”,正是精力旺盛、干劲正足的年纪,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启动了2023年度公务员省考招录。相比于2022年,多个省份今年公务员扩招比例超过50%。此外,备受舆论关注的报考公务员“35岁及以下”年龄门槛限制,今年多地有了变化。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近些年已有约10个省份将部分岗位年龄调整为40周岁以下。

如河南在省考公告中指出,除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外,对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江西则放宽了博士和定向招录人员的年龄限制,要求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及报考定向招录乡镇(场、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位的,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

天津公务员招录公告

光明日报:具有风向标作用

无论在什么年龄、什么岗位,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人的能力和认真工作的态度。打破“35岁门槛”还有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招录考试,公务员省考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可以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消除职场年龄歧视的速度和效率。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再简单地依靠人口红利来发展经济,必须构建更开放的就业观、年龄观,更好地满足全社会的人力资源需求。因此,“35岁门槛”确实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打破“35岁门槛”狭隘地理解为把“对年龄不再设限”,更不能错误地认为这是对中年群体的“特殊照顾”。重要的是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全方位的响应与联动,从整体上淡化社会的年龄歧视和年龄焦虑,优化人才评价体系。

新京报:为就业公平带了个好头

这次多个省份公务员考试中的突破之处,不仅体现在对年龄限制的弱化,也在破除学历限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像多个省份不限专业、不限学历(大专以上)、不限户籍的岗位增加了不少。一些还明确要求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招录力度,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平等竞争机会。这些做法,一方面能够增加公务员队伍的包容性,更有针对性地吸纳各类人才,另一方面,也利于在全社会营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就业氛围,促进劳动力市场良性竞争。甚至,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鉴于我国劳动力资源状况的变化趋势,以及社会对就业公平的更多期待,以公务员招录标准的优化,来带头破除就业市场中的年龄歧视、学历歧视,有着越来越强的社会必要性。相信今年多省的“破冰”,只是开始。

澎湃新闻:请给“35岁以上”更多机会

从选拔人才的角度讲,门槛低一点,人才池子就会大一圈,选拔出合适的、优秀的人才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让更多的人具备报考资格,给更多人机会,让他们在笔试、面试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择优录取,就可以避免部分人才因年龄门槛而埋没。适当放宽年龄限制,也符合当下人才培养规律。现在不同以往,报考公务员的人群中,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大幅提升,很多人的毕业年龄已经接近甚至超过30岁,在职场摸爬滚打几年,很快就来到了35岁的门槛。如果年龄卡得太死,就等于堵住了这一部分人的公考之路,同时也浪费了人才资源。40岁左右,正是一个人精力、经验等综合能力比较突出的时候,不管是公务员还是公司职员,他们的实际表现并不一定就比年轻人差。希望社会给“35岁以上者”更多机会,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东方网:通过立法成为制度和规范

此次,全国约有十个省份“取消公考35岁年龄限制”,将部分岗位年龄调整为40周岁以下,这无疑是对“公考35岁年龄门槛”的一种必要纠偏,值得点赞,值得肯定。虽然目前国内部分省份的公务员招考,在报考年龄限制上还仅仅局限在少数人群和极少数特殊岗位上,但这显然已经为就业公平带了一个好头,也为更多省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相信,不久的将来,“公考取消35岁年龄限制”会成为一种趋势。当然,要全面取消公考35岁年龄门槛,更有待于国家层面对《公务员录用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通过立法的形式让“公考取消35岁年龄限制”成为一种制度和规范,让公考年龄“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不再成为一个争议话题。

界面新闻:消除歧视需要更进一步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所以,不分学历身份,全面放开才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的选择。从长远看,国内公务员招录不仅要取消35岁的年龄限制,而且还应做到对满足基本学历要求的求职者一视同仁,不分往应届身份。从表面上看,向应届生倾斜,可缓解就业难。但是,考虑到每个应届生转眼就变为往届生,对往届生的求职限制,就会影响到整体求职、就业。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入职场的新求职者,大多都有大学学历,因此,需要关注所有求职者的整体求职,为他们创造公平竞争的就业、发展环境。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王航

编辑: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