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必读资深解答:探亲假申请书,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阅读:

扎根燕山深处 守护重载大秦

三十年三代人,践诺一条路

王家湾的职工利用“天窗点”在大秦线隧道进行作业。(白勇摄)

坚硬的钢轨/静静地伸向远方/幽深的隧道/朦朦胧胧地洒满汗水/弯曲的桑干河/轻轻地为你吟唱/温柔的燕山风/送给你/丝丝清凉/山一般的铁汉子/河水般的情怀/一路芬芳/烈日下/你的身影/被拉长一列再一列/见首/而不见尾的煤运长龙……

每次看到这首诗,三年前的往事就涌上刘海军的脑际。

2016年5月,分别近40年的初中同学在张家口聚会,刘海军没有赶过去。第二天,十几名同学竟然出现在他工作的工区,看到他的工作情景后,有同学就为他赋诗一首。

刘海军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大同工务段王家湾车间一名养路工,他和其他42名同事,负责维修养护大(大同)秦(秦皇岛)线52公里线路,其中82%以上是在桥梁上和隧道内。

大秦铁路因共和国经济建设而生,30余年时间不断自我加码,负重奔跑,成就中国重载第一路,是西煤东运的主干道。作为线路上养护作业最艰苦的王家湾车间,已经轮流有三代人值守。他们坚守在群山河谷之间,以苦为乐,以工区为家。平时话不多的他们,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用心守护这里每一座隧道、每一座桥梁、每一根钢轨和每一颗螺丝。

和长眠的战友一起“守护”大秦

“扎根大秦,终生报国!”3名共产党员带领11名“铁道兵”31年前的誓言今天听来仍字字千钧,在王家湾线路车间践行这个诺言是需要付出格外代价的。

“两山夹一桥,工区半山腰;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吃水下河掏。”这是王家湾车间所辖河南寺工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管内线路除500米明线外,其余全部在隧道内,一个隧道走下来得三四个小时,里面一年四季潮湿阴冷,工区冬天日照时间平均不足3小时。而且这里交通通讯不便,买菜买粮得走出大山到邻近10公里以外的村镇。养路工回趟家,要倒3次车,行程近11个小时。夏天遇到洪水泛滥,冬天遭遇大雪封山,一连数日出不来进不去。

举手宣誓的是第一代大秦养路工,他们是吴炳雄、王海山、颜迁芳、施国兴、占更江、韩玉金、李树仁、张五永、王建设等14人,他们都是铁道兵转业成为养路工的。

1988年大秦线开通之初,年运量仅有2000多万吨。1990年,以不同形式编组完成5000吨、8000吨、1万吨重载单元列车、组合列车综合试验,湖东站至茶坞站区间实现4000吨列车常态化开行。

1992年,大秦铁路全线贯通,实现5000吨、6000吨重载列车常态化开行。

当时的线路条件并不大好,轨道重车线路每米重60公斤,空车返回轨道每米重50公斤,站场则是43公斤,轨道长度只有25米。轨道接口过多,因此线路的伤病也多,而维修又没有什么大型设备,而是大叉洋镐,基本都是靠人抬肩扛、人工养护。由于列车开行密度小,每天可以利用间隔时间上线作业,但也蕴藏着安全风险。

第一代养路工像当初建设铁路一样,热情地养护着这条线路。在隧道内,他们凭耳朵就能听到列车压上钢轨时是否有问题、哪一处不对劲;用手电筒斜着照,都能发现轨面是否平整。

为感谢第一代王家湾线路人为大秦铁路付出的辛劳,车间党总支将一截老旧钢轨赠送给他们。这截钢轨承载过15亿吨运量,里面凝结着他们最艰苦的奋斗和最美好的记忆。

和大秦线相隔一条桑干河的对岸山坡上,有一处坟冢,长眠着5名当年修建大秦线掘进隧道时牺牲的战友,年龄定格在20出头。

每年清明节,王家湾线路人都会来到墓前为战友点上几根香烟,讲讲发生在大秦线上波澜壮阔的故事。

施国兴,王家湾线路工区班长。他还专门用手机录制了重载列车驶过王家湾的一段视频。“听到了吗,这是咱们最先进的重载列车,你们永远留在了这个地方,你们用生命换来的重载,我们会用一生来守护……”

施国兴来自云南,他的爱人还在老家,路途遥远,每年只能回一次家。牺牲的战友中有俩是他老乡,回老家前和返回后,他都要到坟前转转,陪老乡“拉拉家常”。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和5名牺牲的战友比起来,我们是幸运的,虽然面对家人,我们欠得太多。”

施国兴老家在云南玉溪地区的一个村里,儿子出生一个月后,他就踏上了修建大秦铁路的征程,这一干就是26个年头。半年一次的探亲假,儿子对他很生分。施国兴说,虽然很想念儿子,但钢轨和螺丝也是有感情的,上面有温度,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

王家湾还有对“父子兵”,父亲是韩玉金,来自山东枣庄,去年退休后就住在附近的石匣里村,时不时还会来到王家湾,和工友聊聊天。他的儿子在修建大秦线时出生,取名韩建秦,后来也加入到了养护大秦线的行列中来。如今,韩建秦也有了儿子。他和当教师的妻子给儿子起名“韩旭”——“旭”是“续”的谐音,希望孩子成人后继续守护大秦铁路。

14个铁道兵中,王建设是最后一个退休的。他还记得去年10月底车间为他举行的欢送会,会上他收到一块刻有“最后一个铁道兵”的荣誉牌。他哽咽了。“伙计们,我走了,你们继续干下去,把我们的线路养护得更好,保安全,保运输……”

“正因为线路条件差,才看我们的本事呢”

“养路先养人,养人先养心。”这是记者在王家湾常听到的一句话。诚如斯言,如同修行,在这群山峻岭之间,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在这孤独苦闷噬咬心灵的地方,如果没有点精神,没有点定力,肯定是待不下去的,更别说长期待下去了。

就拿共产党员王进来说,有时候铁路养护“集中修”期间,王进连续50多天回不了家。爱人王彩林独自在家照看孩子,几次打电话给王进,劝他调回大同,总是被丈夫以各种理由“搪塞”。“一天天就是这个样儿,等一天等不回来,回来还没两天就又走了。”王彩林说起来有点委屈,“我一个人拉扯孩子,谁也管不上。”

终于忍不住了,王彩林带着孩子来到工区找王进。当看到职工们从黑漆漆的隧道里走出来时,她愣住了,只见人人脸上黑乎乎的,只剩牙齿白白的。她根本认不出哪一个是自己的丈夫,直到王进站到她的面前,她蹲下身子一下子失声痛哭起来。回到驻地洗漱,别说凉水洗,一盆热水也洗不干净。打第二遍香皂后,眼圈还是黑的。“没想到他比我还苦。”王彩林心疼地说。夫妻俩终于互相理解了。

很多养路工的妻子都体会过“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的酸楚,独自带孩子,常被邻居误认为是单亲家庭,她们也常在节假日期间到工区和依然值班的丈夫团聚。

第二代王家湾人在车间属于承上启下,在家里也是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可是,如果选择在王家湾车间工作,就意味着很难照顾到家里。他们并不是铁打的,很多人都身体有病,但最后还是咬牙坚持下来。

“车间每个人都不容易,不能细讲。每个人包括司机师傅,都有故事,都是把苦闷压下。”车间党总支第4任书记李天元说,“关键时刻,车间干部和工班长都起带头作用,26名党员总是冲锋在先。”

王家湾车间主任阮小五已经在这里工作了11年。他常常给大伙鼓劲:正因为线路条件差,才看我们的本事呢!

大秦线运量在新世纪迎来新突破,2002年突破1亿吨大关。2003年9月1日起,大秦线万吨重载列车常态化开行。随后运量加快攀升,2005年突破2亿吨,2007年突破3亿吨,去年突破4.5亿吨。2000年,钢轨也换成了每米75公斤的,而且是无缝的。两年后,原来细窄的2型枕木也逐渐升级为3型。

随着运量的增加,列车开行密度不断加大,每天上线作业维修养护变得异常艰难,“集中修”应运而生。2008年开始,每年的4月和10月有两次“集中修”,每次持续25天左右,每天9点到12点,大型养护设备开上线路,对轨道、枕木、道床进行集中养护。

王家湾线路车间管辖的区段内,第一个隧道叫“和尚坪”,最后一个隧道叫“河南寺”。线路自然条件差,大型机械进不去隧道。“咱们人工也不能比机械干得差,要让大秦线分分秒秒安全畅通。”阮小五说。

苦干还需加巧干。工区管内的李家嘴隧道有两处泉眼经常往上冒水,基础松软,线路下沉,用水泥砂浆浇筑不管用,用沥青灌注也不行。为解决这一问题,王进工余时间翻书查资料,最后用排水堵漏法将问题彻底解决。

别的车间流传一句话,“不好好干活,就把他派到王家湾”。可是王家湾的祁志强,由于生病,上级部门照顾他几次调其回城,都被他拒绝。这让很多人感到诧异,他却有自己的理由:“对这个地方,对这里的人有了感情,开始是工友,慢慢觉得是兄弟,现在是亲人。”

10多年前,祁志强被诊断为尿毒症,面对高额手术和药物费用,家庭顿时遭遇入不敷出的境地。而那时他29岁,孩子才2岁,他一度对生活充满绝望。车间党总支发动工友们捐款捐物,当他收到大家雪中送炭的捐助后失声痛哭。他常讲,“对于我个人来说,生病是不幸的,可是能生活、工作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又觉得是万幸的。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会好好生活,努力工作。”

经过与病魔的艰苦斗争后,他义无反顾返回王家湾车间,并向党总支书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是车间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有一个‘机器人隧道作业’梦”

在王家湾车间的大门口,竖立着一座鲜红色“山”字模型,由20根50公斤、60公斤和75公斤的钢轨组成。这是李天元设计的,既记载着大秦线的发展,又寓意安全稳如山、责任重如山、坚守固若燕山。

走进车间院落,右手边有一座“坚守坡”,“坚守”二字约200平米见方,用近100方石头垒起来。这是大家工余时间肩扛人背,历时一个星期建成的。

像“山”一样“坚守”,这是第三代年轻人走进王家湾车间无形中受到的“第一课”。

院子里还有一排平房,原来是第一代王家湾人居住的,当时条件差,冬冷夏热。现在则改造为“艰苦奋斗展览室”,里面图文录着王家湾30余年的奋斗和成绩。

王家湾车间现在是太原局集团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目前43名职工,“80后”有7名,“90后”2名。老一代王家湾人的实际行动正在影响着这些年轻人。“天寒地冻时,他们不得不戴着皮帽子睡觉;大雪封山,他们回不了家;为了按时赶到工区,他们顶风冒雪翻山越岭29公里……”1990年出生的吴士超回忆道。

韩建秦则记得父亲韩玉金退休时对他说的话:要按标准化作业,杜绝一切违章,安全质量要把住。

王建设去年年底退休,临走时对车间团支部书记韩玮说:好好干,以后王家湾就靠你们了。韩玮到现在都感觉挺不习惯的。“有点难过,我刚到河南寺工区时,是王师傅拿道尺一点点教我的。”

王建设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给车间年龄最小的王栋留下深刻印象。“王师傅平时话不多,他没有因为马上退休了而少干一点活。”

1992年出生的韩玮来到王家湾已经快6年了,他还记得2014年,11个年轻人刚到王家湾的情形。通往工区的是沟里一条砂石路,“感觉周边很恐怖”,手机打电话都打不了,但大伙精气神仍很足。有一次在隧道内换轨,因为等待调度室“给点”作业时间,他们从早晨一直盯到晚上。即使这样,大伙都还是没有怨言,抢着干活。干完活夜里九十点了,在回驻地的路上依然还是有说有笑的。

25岁的王栋则难忘另一次换轨经历,他们正常作业是早7点到中午1点,那天刚回到驻地,又被告知一个隧道内需要换轨,他们5分钟匆匆吃了点饭后赶到作业地点。也是等待作业“给点”时间,接着换轨,等忙完后往隧道外走,可是走了很长时间,觉得应该走出来了,可是前面依然是黑黢黢一片。正在琢磨是不是走错方向了时,不知谁抬头看见星星了,这才醒悟过来——天早已黑了,隧道内外都一样的黑。

2008年春运期间,大秦铁路每日货运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并连续20天保持日均货运量100万吨以上。2014年4月2日,由4台电力机车和315节货运车皮组成的3万吨重载列车在大秦铁路上试验成功,列车全长3.8公里。也正是这一年,全线不再允许在列车间隔期间维修,更加灵活的“小天窗”维修机制出台,每个月有3天时间,每天挤出两三个小时专门维修养护。

现在,大秦线每隔几分钟就会有一列2万吨重载列车通过,加上王家湾管内线路曲线多,钢轨和扣件出现“伤病”的频率很高,王栋这些日子成天琢磨技术如何改进,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

王栋是为数不多毕业于铁路专门学校的职工,虽然只有两年半工作经历,但他已经掌握了包括相关机器设备使用等养护技术,去年在大同工务段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

他还有一个梦想,“隧道作业粉尘还是不少,也不安全,希望有一天机器人能代替人工进隧道作业。”

对于年轻人来说,“每天过一样生活”的单调,远离城市的孤独,照顾不了家庭而遭受的埋怨,年龄见长不好找对象的焦虑,这些都让他们的心思逐渐处于不安定的状态。每走一个人,对留下的人都是一次心理冲击。

这几年,为了留住青年职工的心,在上级的支持下,车间党总支尽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先后新建了小淋浴、小菜园、小健身场、小图书馆和小药箱等。每间职工宿舍都配置了无线电视接受设备。“我们也一直在努力营造一种家的氛围。”李天元说。

在这个“家”里,大家都呈现着自己不同的个性和“才艺”。50多岁的许利祥20多年一直为其他同事义务理发,也会帮人拔罐刮痧;王进喜欢下象棋;刘海军在练书法的同时,也不忘记侍弄好菜园;祁志强“久病成医”,经常看一些医学方面的书籍,职工们有个头痛脑热的,他也能“望闻问切”一番;李树仁则经常为职工和附近村民修理电器;韩玮更喜欢在工余时间打打球浇浇花。

这个“家”也比以前集中了,根据新的维修体制,5个工区这两年都合并在了一起,人员分为“检”“修”两大部分,原来分散居住,现在都集中了王家湾工区。

仲夏夜的王家湾工区更显寂静,重载列车往来的声响也更真切。“王家湾的养路工就像萤火虫,单个人点点光亮也许不算什么,这么多年坚持下来,这么多人凝聚起来,就成了火炬。”大同工务段党组书记吕建军说,“每一代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困难,不同时期的党员就是克服不同困难的带头人。”(记者向清凯、姜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