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正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
近年来,一批涉足养老领域的年轻人唱起主角,开办、经营养老服务机构。他们肯吃苦,懂技术,善管理,使得养老机构的服务供给更加优化、更加精细、更加多元——
36岁的北京市房山区普乐园爱心养老院院长闫帅,这些年持续探索智慧养老模式,致力让养老服务暖心又贴心;
39岁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乐颐老年养护中心负责人石禹,既照料老人日常生活,也丰富老人的文化娱乐活动;
年仅35岁,却被老人们亲切称作“老康”的山西省阳曲县安宁养老院院长康轩浩,持续推进医养结合,让老人在养老院里就能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为老服务中创业创新,在守护“夕阳红”中绽放青春。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几位养老机构负责人,感受他们为养老服务业注入的新活力。
“让智慧养老既具智慧又有温度”
北京市房山区普乐园爱心
养老院院长 闫帅
北京市南六环外,位于房山区长阳镇佛满村的普乐园爱心养老院智慧养老样板间让人眼前一亮:
房间安装了智能温湿度计,温度、湿度等超出设定范围,空调、加湿器等设备便会自动开关,让室内环境始终保持适宜老人居住;设置了感应灯,老人起夜时轻呼一声,灯便会亮,不用摸黑找开关;搭建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结合系统,腿脚不便的老人可以通过语音操控电器、窗帘、灯具等设备。
普乐园爱心养老院院长闫帅是名85后。说起智慧养老的好处,他头头是道:“为养老服务注入更多可能性和想象力,让养老服务供给更加优化、更有温度,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品质。”
别看闫帅年轻,从事养老行业已有17年。他丰富的经验,都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2006年初,原本家底殷实的闫帅一家,先是做生意投资失败,后是父母双双患重病,家里经营的养老院,彼时只有几位老人入住,入不敷出。
当年秋季,刚刚中专毕业的闫帅接手养老院。回忆当时感受,他眼眶含泪,“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从那时起,闫帅经历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做菜,把手指切伤了,留下的疤痕至今可见;第一次和面蒸馒头,蒸出个面疙瘩;第一次帮失能老人大小便,沾一手、溅一身……闫帅既是养老院院长,还是厨师、护工,“那时想的,就是要用心做好养老服务,咬牙扛起这个家。”
用心做养老服务,闫帅给入住老人撑起温暖的家:重新装修房间,改善硬件环境;规范护理标准,提升软件管理。他每天吃住在养老院,既做日常照护,又陪老人谈心聊天,“时间久了,和老人们处成了朋友,让我觉得养老服务就是我的事业。”
10多年来,从被动干养老到把养老当事业,闫帅经营的养老院从最初只有几间平房,发展到如今的两栋多层楼房和数排平房,床位增加到245个。他本人也获评“北京榜样”人物。
闫帅打心眼里感谢国家对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支持,“房山区民政局免费组织养老护理员培训,让我们的护理员提升了技能,按相关政策每月还能领到技能补贴。市里推行‘煤改气’,镇政府协调相关部门,把天然气管线铺设到了养老院门口。”
从事养老服务时间久了,闫帅敏锐地感觉到,智慧养老是发展方向。他便在自家养老院做试验,打造了33间智慧养老样板间。
88岁的吴芬(化名)是样板间入住老人之一。平日里腿脚不便,她用语音操控开关各类电器,时尚又方便。通过房间里安装的兼具语音和视频通话功能的高清摄像头,吴芬每天都能和儿子视频通话,家人也能随时看到老人的生活状态。“智慧养老,老人舒心,我们放心。”吴芬的儿子说。
在普乐园爱心养老院,闫帅成立了由1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青年团队,专门教老人使用智能设备,同时推动规范管理,“比如,房间内的高清摄像头,调看权限只开放给养老院工作人员和老人家属,让智慧养老方便又安全。”
试水智慧养老,闫帅很执着。就拿设备投入来说,他缺少资金,便想法子给研发相关设备的科技公司一家家发邮件,寻求开展智慧养老项目合作,吃的闭门羹多得数不清。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有一家企业回复“可以试试”。企业免费出设备,养老院作示范,共同验证智能设备使用效果,探索在智慧养老领域的应用。
这几年,普乐园爱心养老院的智慧养老样板间在周边出了名,许多老人及家属前来咨询并入住体验。
打开养老院收费价目表,智慧养老样板间单人间,每人每月3500元;双人间,每人每月2250元。“10多年来,养老院收费小幅上涨,一直保持‘亲民价’,微利经营。”闫帅说起他的梦想,“要办‘人人都住得起的养老院’,让智慧养老既具智慧又有温度。”
带着记者在养老院参观,闫帅边说边指:一栋3层楼房正在改造,内部水电暖已布设完毕,“我们将新打造66间智慧养老样板间,预计今年8月开放入住,将有更多老人享受到舒适、温馨的养老服务。”
“关键得益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乐颐
老年养护中心负责人 石禹
西傍杏林湖公园,南临桥南路早市,北边是佳木斯大剧院,乐颐老年养护中心闹中取静,地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中心地段。
推门进楼,棋牌室、图书室、保健室、健身室,一应俱全。今年39岁的乐颐老年养护中心负责人石禹,从事养老服务已6年多,“如果说自己事业小有所成,关键得益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006年3月,石禹退伍复员后到哈尔滨市一家物业公司工作,后在佳木斯市自主创业成立物业公司。10年的物业工作经历中,他服务过很多独居老人。
年过七旬的林文(化名)老人是其中之一。子女在国外工作,林文常年独居在家,石禹不时帮他买菜、送药、代缴水电费,时间长了,有了感情。
“有一次,我帮老人换灯泡,发现他家里的马桶已经堵了好几天,水龙头也漏水,但他怕给我添麻烦,一直不好意思说。”石禹说,像林文这样的老人,他能讲出好几位,“一些独居老人在饮食起居、看病就医等方面,没能得到及时照顾。如何帮着解决老人的照护难题,是我那时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2016年1月,一则新闻让石禹印象深刻。那则新闻报道了民政部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推动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4项工程。“我当时就认定,养老服务业一定大有前景。”石禹说。
2016年11月,石禹创办了乐颐老年养护中心。万事开头难,适老化改造怎样进行,墙面地板如何装修,人员管理怎么跟进,石禹样样犯难,“翻了很多书,仍旧无从着手。”
直到来到向阳区民政局办事大厅,工作人员递上文件,给予相应的政策指导,石禹悬着的心才落了地。“针对适老化改造等一揽子问题,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带着专业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上门,在我们养护中心开展了好几次指导培训。”
“这些年,各级民政部门定期开展培训,几乎每个季度都会安排几次。”搬出厚厚一摞学习笔记,石禹逐一给记者翻看:内容涵盖经营管理、卫生防疫、生活照护等多个方面。“现在,我们开展养老服务越来越得心应手。”石禹说。
政府部门不仅做指导,还给资金。根据2014年7月黑龙江省民政厅、财政厅印发的《关于提高资助民办非营利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补贴标准的通知》,石禹创办养护中心,每张床位可以获得2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及每月100元的运营补贴。
“按相关政策,从去年起我们每床每月100元的运营补贴涨到了200元。”石禹说,“这些支持是我们先前没有想到的,我们也相应调低了收费标准,让老人们少花钱,享受政策红利。”
老人生病了怎么办?“养护中心隔壁就是向阳区桥南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禹说,近年来养护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医养结合联合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每季度都上门坐诊、逐屋巡诊。
佳木斯市民政局局长王科明介绍,目前,佳木斯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已与147家养老机构开展签约服务。
政策助力,服务用心。在乐颐老年养护中心,记者看到,每位老人都有专属的健康档案,对其住院病历、用药记录等详细造册。每个房间的门后,挂着入住老人的信息卡,其生活习惯、饮食喜好、特长爱好等,一目了然。“根据老人各自的特点,我们在日常供餐、活动组织方面更能精细服务,让他们住得舒心、安心。”石禹说。
养护中心内,还不时可见一件件书法作品、手工艺品,这些都是老人们的作品。
“老人也喜欢体验新事物,需要被肯定、受尊重。丰富老人的文化娱乐活动,我们要和他们交朋友。”石禹介绍,几年来养护中心和市里多位书法老师、声乐老师、民俗文化爱好者建立起长期合作,每月邀请他们来给老人免费指导授课。
长期合作的建立,得益于佳木斯市民政局建立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市里将一些文化团体、志愿者、专业教师等信息录入平台,方便养老机构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服务。”石禹说。
刚入住养护中心时,独居惯了的李军(化名)老人每日房门紧闭,和周围人交流很少。常在养护中心与老人同吃同住的石禹,借着帮李军洗澡的机会,一边给他搓背,一边介绍中心开展的声乐课,鼓励老人参加。
禁不住石禹几次三番动员,李军终于走出房门,在一次声乐课上一展歌喉。没成想,他声音浑厚,引得老人们连连夸赞。“现在,老人成了乐颐艺术团成员,唱歌、相声、三句半,样样精通。去年元旦晚会,他还自告奋勇登台表演。”石禹介绍,养护中心工作人员中,85后占了1/3,有的常年吃住在养老院,“他们精心照料老人生活,更给老人最长情的陪伴。”
精细服务,赢得口碑。2021年7月,石禹当选佳木斯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去年12月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
“医养结合让养老舒心看病省心”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安宁
养老院院长 康轩浩
“老康,你看我的腿,是不是好利索了?”
“老康,听说我们又要开展文化活动,这次是干什么?”
…………
“老康”名叫康轩浩,是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安宁养老院院长,今年35岁,在养老行业摸爬滚打整10年。记者采访他时,安宁养老院的许多老人上前和他打招呼,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康”。“第一次被人这么叫,是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第二年,当时我才26岁。”康轩浩笑道。
2013年初,本科毕业后在太原一家企业实习的康轩浩,关注到家乡阳曲县当年开展的为民办实事活动中,有一项是“吸引社会力量开办民营养老院”。“我大学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祖父、父亲、大伯都是医生,我觉得自己创办养老院有优势、能发展。”康轩浩说。
2013年8月,康轩浩向县民政局提出申请,接手县里一家公办养老院的运营管理,取名“弘峰养老院”。初入行,方知干这行的难:养老院此前运营不善,在这里居住的40多名老人,有的见面阴沉着脸,有的屋里又脏又乱。护理员照料失能老人不到位,康轩浩上手示范,老员工还不乐意,“我们过去都这么干,咋你一来就不行?”
怎么才能行呢?康轩浩的做法就是“抓管理、带头干”。先辞退了应付差事的护理员,高薪聘请了3名从医院退休的护士,在养老院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护理服务。每天查房,护理老人,换洗尿布,打扫房间,脏活累活康轩浩样样上手,也见证变化——自己变了:起初有点洁癖,干完活要一遍遍洗手,后来习惯了;养老院的服务变了:照护老人,细到每个动作都要规范,每天菜品要不重样,室内卫生要即时打扫。
55岁的老员工和凤琳,起初只负责做饭,后来见康轩浩天天上手换洗尿布,不好意思干看着,也帮着做保洁、照护老人。群策群力,不到一年,服务好了,老人们笑容多了,见着康轩浩,一口一个“老康”地叫,直夸他“老成,有办法”。
有办法的“老康”,这些年解决的难题不少,老人看病问题便是其中一项。回忆起2017年3月的一天,康轩浩记忆犹新:老人李大海(化名)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看着无大碍。可过了一阵儿,老人上半身出现浮肿,继而出现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康轩浩带上老人,赶忙往医院跑。
“这是气胸,老人摔跤时一根肋骨折断,插到了肺里。要马上处理!”医生的话,让康轩浩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在医院守了一天,老人脱离危险,他长舒一口气,“要是送医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打这之后,康轩浩不断上门,找开办民营医院的大伯帮忙:“咱们医院还有闲置的办公楼,能否腾出两层,让我们办养老院?租金我们按市场价付。医养结合是国家提倡的,咱们都能受益。”
见大伯犹豫,康轩浩拿出山西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将文件中的相关内容指给大伯看:“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式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完善养老机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建立‘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
2017年7月,康轩浩经营的养老院搬进了大伯医院闲置的办公楼里,后来更名为“安宁养老院”,寓意“平安康宁”。目前,养老院两层楼入住了76位老人。“老人们平时输液吃药、健康管理,医生就近上门服务,方便多了。遇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就能处理。”康轩浩说,前不久,一位老人在吃东西时噎住了,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几分钟便被送到了医院急诊室。医生紧急实施食管异物取出术,顺利完成了急救。
这几年,康轩浩有意识地收住更多残障、失能失智老人,并加大养老院医疗保健资源配置;主动进入社区养老领域,带领员工发起为社区高龄老人义诊、免费助浴等活动。“医养结合让养老舒心看病省心。”康轩浩说。
在原先的“弘峰养老院”旧址,一座崭新的养老院正规划建设,收住老人规模将是先前的两倍。“我们将在这里收住生活可以基本自理的老人和轻度失能失智老人,同时与医疗机构开展签约合作,持续推进医养结合,为服务更多老人出一份力。”康轩浩告诉记者。
去年5月,康轩浩荣登中央文明办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被评为“敬业奉献好人”。
记者:潘俊强、张艺开、乔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