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权威资深发布:什么是冷暴力,不让回娘家的说说

阅读:

说起家庭暴力,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的确,近几年来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媒体报道,都在频频曝光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家暴的品类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冷暴力”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

22日,全国人大常委二次审议反家暴草案,将“经常性谩骂、恐吓等精神侵害行为”纳入了家暴范畴,同时将家暴的使用范围从家庭成员扩展到了“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

还是先来做个调查吧↓↓

网友们对这件事又持有哪种观点呢?

有人说:那不让丈夫回婆家算不算家暴?不让丈夫下班喝酒算不算家暴?

也有人表示:我认为算家暴!都不让回娘家了,这不是限制人生自由,说严重了这就是软禁啊!

其实吵架了不让回娘家,可能只是暂时的斗气儿,但是冷暴力浮出水面,就不得不让人后背一凉了!

对于家庭冷暴力,官方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家庭冷暴力,多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务等行为。

从字面上看,冷暴力似乎可以形容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说家庭暴力是一记闷拳,那家庭冷暴力就可以称得上是容嬷嬷手中的绣花针了!

绝大多数家庭存在或曾经存在冷暴力!

中国法学会曾对3500多个家庭进行调查,发现在有矛盾的家庭中,60%以上出现过冷暴力。在发生矛盾时,88%的家庭会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的现象,30%出现负气使劲关门离家而去或摔东西的行为,48%出现互相辱骂的现象,还有20%左右的家庭中,丈夫会威胁并殴打妻子。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刘喆博士历时16 个月,对北京、天津、武汉、长沙4个城市的2000个家庭进行调查发现,有93%的家庭对自己的婚姻质量不满意,70%以上的家庭有过或正处于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调查发现,家庭冷暴力多发生在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知识分子家庭和白领家庭中,成为城市家庭的一种“流行病”。由于他们文化程度较高、收入高,有一定社会地位,很顾及自己的脸面,不愿大吵大闹。这些人大多认为拳脚相加的暴力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同时会留下伤痕证据,所以冷落、漠视、讽刺、挖苦成为他们的常用手段。

冷暴力都是以何种形式出现的呢?

家庭冷暴力造成的伤害没有伤痕,不见鲜血,无法作伤情鉴定,没有明显的发展过程,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由于受“死要面子”观念和“家丑不可外扬”传统思想的影响,家庭矛盾常常被掩盖;住宅的相对独立性、对他人私生活的尊重使得家庭冲突不易为他人所发现;再加上大多数人对于家庭冷暴力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遭受冷暴力侵犯时,忍气吞声、忍辱负重,使得家庭冷暴力不易被发现。

家庭冷暴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冷嘲热讽 通过语言来攻击、贬低对方 比如“你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你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模样,再漂亮的东西套在你身上也好不了”“你要是像她老公一样能挣钱,我还用跟你说这些”“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每次都考第一”“这么老了,吃那么多有什么用”“你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自己最清楚”等一些刺伤人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话。

形体提醒惩罚 用形体来表现自己对对方的不满意和自己不的高兴,提醒对方注意自己的感受。比如摔东西、拒绝或敷衍性生活、数落对方、一句话不说就离家出走等,总之,对方不愿做的事就越做,越喜欢做的事就越不做。

不管不顾不关心对方的烦恼和家庭中的饮食起居,不再做以前一直由自己主动承担的家务;临时出门不再通知对方;没有任何原因地“失踪”,让对方找不到踪影;懒得和对方说话;不喜欢单独面对对方。

听之任之无论对方做什么或是发生什么,都不再关心和注意。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状况,说明两个人的感情出现了非常大的危机,正在丧失主动解决问题的意愿。此时的家庭成为了一种形式,彼此在一起也只是维持表面的现状。

80后夫妻冷暴力多发

数据显示,家庭暴力案件逐年呈上升的趋势。相比较拳脚相加的传统型家庭暴力,近年来“冷暴力”上升。

所谓的“冷暴力”案件主要为精神上的折磨。表现为施暴者对家庭成员施行精神压迫、威胁不许离婚、不让看病、吵架后不让女方回娘家等,这些情况较多发生在“80后”夫妻中。

伴随着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增大,年轻人在沟通交流方式上有欠缺,一些人,特别是高学历的夫妻不懂得如何化解纠纷。

在反家暴法草案中,“人身安全保护令”成为了颇受公众期待的举措之一。早在2012年,青岛中院就制定了《关于婚姻家庭案件中实施家庭暴力“禁止令”的意见》,尝试以“禁止令”的形式遏制家庭暴力,依法、适时、适度干预家庭暴力,威慑、教育施暴者,将事后惩罚变为事前预防,切实保障遭受家庭暴力者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

编辑:小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