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 今天
记者 陈忠权
心里忐忑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为帮助医学隔离观察点里被隔离人员破除恐惧不安心理,顺利度过14天医学观察隔离期,我市多家医院的专业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积极加入到心理疏导工作人员行列之中,他们利用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话疗”,帮助隔离人员战胜了疫情心魔,成为隔离点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
倾听加分析 超市老板放心了
2月中旬,得知蓟州区建立疫情防控医学观察隔离点,需要心理咨询师的消息后,蓟州区人民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刘文志立即报名参加,带领8名区安定医院心理疏导人员奔向隔离点,加入到工作团队当中。
59岁的刘文志,曾担任蓟州区安定医院院长18年,有着较为丰富的心理疏导经验,此次被区卫健委任命为隔离点心理疏导干预专家组组长。
刘文志说,疫情来势汹汹,隔离人员进入隔离点后,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一些平时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进入隔离点后都会变成心病甚至是心魔,如果不及时帮助疏导,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这时就需要他们耐心、细致地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乃至干预,增强被隔离者的心理免疫力。
为稳定隔离人员情绪,他首先带领工作人员和所有隔离人员建立微信群,大家有任何心理困惑都可以找他求助。
一位超市老板发微信给刘文志,说她心理压力很大,晚上睡不着。因为她家是开超市的,现在街坊邻居都知道她被隔离了,担心以后顾客认为她身体带病,不来她家超市购物了。
刘文志立即微信回复说:“你进入隔离点并不代表你就是被确诊的感染病例,被隔离和确诊感染是两码事,你首先不要过分恐慌。解除隔离后,你回去照样可以开超市,顾客绝不会因此躲着你、不再去购物。你现在首先要吃好睡好,增加身体免疫力,确保平安度过14天隔离期。”
长达40分钟的心理疏导后,这位超市老板释然了,当晚睡了一个踏实觉,第二天早晨在微信里给刘文志发了一个“感谢”的表情。
疏导1小时 回国女士安心了
境外人员回国进住隔离点后,有些人因为担心长途飞行途中被传染上新冠肺炎病毒而忧心忡忡,有的人甚至产生了抑郁情绪,急需进行心理疏导干预。
3月中旬,东丽区一家隔离点的一位回国女士打电话给心理疏导志愿者高永慧,说她特别担心全家因乘坐国际航班回国而被传染上新冠肺炎病毒,为此战战兢兢,吃不好、睡不好。另外,大儿子也不好好上网课,让她特别闹心……
听完倾诉,高永慧耐心地告诉这位女士,乘坐国际航班回国不一定就会被感染上新冠肺炎病毒,在相关检测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根本没必要自己吓唬自己,吃不好、睡不好,只会降低身体机能,破坏身体免疫力。对儿子的学习目前不要看得太重,毕竟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全家人身体健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经过近1个小时的耐心疏导,这位女士的心情慢慢好转起来,终于放松了心态,和丈夫、孩子温馨相处,最终顺利度过了14天隔离期。
高永慧是东丽区一家专业心理机构的咨询师,2月中旬,她就积极加入到东丽区医学隔离观察点的心理疏导工作当中,和闫筠等20多名志愿者组成一个专业心理疏导团队,每天进行长达10小时的心理热线咨询,对被隔离人员的求助问题有问必答。
“有时一个电话要说上1个小时,口干舌燥,却常常顾不上喝水,但看到被隔离人员最后解除了心病,我们志愿团队每一名队员都格外开心。”高永慧说。
教会“蝴蝶拍” 恐慌老人开心了
2月份,在武清区天鹅湖隔离点,有一位近60岁的老职工,两天后就将解除隔离,一向乐观的老人突然感到恐惧、乏力,还出现心慌现象,于是向隔离点的心理疏导师何荣求助。
老人在电话里诉说,他在手机里看了一些传言,担心病毒已经植入身体当中……等老人诉说完毕,何荣告诉老人,不要轻信传言,要相信科学。如果最后两天体温依然保持正常,其他检测指标也合格,就表明没有感染上新冠肺炎病毒,根本不用担心害怕。
等老人心情平静下来后,何荣又利用视频教老人“蝴蝶拍”肌肉放松方法:将双臂交叉抱在胸前,左右轮流用手掌轻轻拍打手臂……
老人第二天早晨打电话告诉何荣, “蝴蝶拍”效果特别好,晚上睡了一个安稳觉。
何荣告诉记者,他来自武清佶安医院,作为一家民营医院的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投入到隔离点的工作中,倍感光荣。从2月3日进入隔离点到4月6日完成任务,在60多天里,虽然很辛苦,但看到隔离人员顺利回家,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