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阅读]新闻资讯:在线心理咨询专家,在线心理咨询心理医生

阅读:

今天,据亲近弟子朋友圈消息,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先生于10月24日凌晨两点因病去世。消息令业界内外震惊,沉痛悼念。

曾经随着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的节目家喻户晓,心理专家“李子勋”的名字也走进了千家万户,那个喜欢把游戏、故事融为一炉,在咨询中绽放出温暖、狡黠和幽默特色的咨询师。

李子勋曾是中日友好医院的心理专家,兼任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心理情感相关栏目专家;《时尚健康》、《心理月刊》等杂志专栏作家;出版《婚姻的烦恼》、《陪孩子长大》等多部著作。

近期,李子勋以专业的视角和饱含人性关怀的笔墨,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禅学等于一体,创作了新书《你在为谁而活:清醒思考,赢得幸福人生》。在心理咨询界,他以家庭治疗著称。

李子勋对于心理咨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主张在咨询时忘记心理学理论,用“物我两忘”的境界去跟来访者互动。在他眼里,没有病人,只有人与人的相知相映,彼此传递的善美、慈悲和关怀。

早在2004年,我就通过《时尚健康》杂志的机缘从他发表的文章中认识了他。那文字机敏,解构,聪慧,诙谐,把各个学派融会贯通,娓娓道来,从丰富的题材(婚恋,亲子等)中流露出可读性,实用性。

记住了一个人的文字,也就开始了神交。我却知道他那时身体就不大好,大概心理咨询师亚健康的几率其实更大,隐约记得他换过肾,身体文弱。

他曾经说过:“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会后悔自己做过什么,因为做过就是生命的获得,他只会后悔那些该做而未曾去做的事情,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获得了。”

突破窠臼的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

我获得一个机会上门采访李子勋。那天,他穿着运动装,刚和女儿散步回来。他体贴地让妻子为我们准备鞋套。他的书房集中古、和式、简欧风格于一体,满墙的书,还有一个雅致的庭院。女儿的照片就摆在书桌上,体现着浓浓父爱。

李子勋出生于标准的书香门第,父亲当时是泸州医学院的副教授兼系主任。李子勋的本科是华西医科大学毕业。谈起自己从医生改行,爱上心理学的经历时,李子勋还是心有余悸。他自己认为,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和感召,让他对人类心理世界的复杂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子勋在大学学精神科时,对一次社交恐惧症的治疗印象很深,这让他慢慢对心理学感了兴趣。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他到中日友好医院做医生,他的脾气比较好,喜欢跟人家解释病情,因此总有一些感谢信寄来,人们渐渐地发现了他在心理方面的才华。

而他们科里一个女同事因失恋而自杀成了他作出改行决定的转折点。这位女同事自杀前两三个月,表现得特别怪异,老缠着大家说话,大家都有点怕她。在她自杀的一个星期前,她曾经问李子勋,吃多少安眠药会致死?李子勋对她说,吃安眠药是吃不死的,另几种药物才是非常危险的。结果她自杀时,就买了他说的一种药,李子勋感觉到非常地内疚,深恨自己对于自杀和抑郁症一无所知,没能挽救同事的生命。

因此,当系主任跟他谈想派他去学习心理治疗时,他马上就答应了。八九年他开始改行,九零年进行培训,九一年就开了心理门诊。转行学心理学之后,他顺风顺水,机遇特别好。他戏谑,自己的生日十月十号,就是世界心理卫生日。

谈到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他觉得自己遇到的都是名师,而参加的培训也是世界顶级的。一开始他在精研所学心理治疗,第一次接触到国际性的治疗方式,给他的感悟很深。后来中德心理学培训系统在中国开班。李子勋有幸成了“中德班”的第一届学员,同时,他也得到了去德国学习的机会。德国老师告诉他,咨询时要保持创意,不要重复,解释系统最好用新的说法。受此引导,他开始学习根据来访者的个性来建构解释系统,根据个人特征来设置属于他的治疗体系。

比如在电视台做节目,他做了六七个强迫症,所用的解释系统都不一样。“中德班”的学习让他从德国老师那儿得到了一种突破窠臼的境界

对他的咨询思想影响很大的还有荣格心理学派。当时,美国荣格学派首次来中国讲学,李子勋成了中方接待人。荣格学派举行了讲座,还办了一个班,当时学派负责人送给他一套英文原版书,李子勋把这套书翻译成了中文。

李子勋对荣格的心理学、神秘主义都很感兴趣。这种兴趣让他在咨询中喜欢用象征、故事的方式来导入。荣格说过,为每个人创造一个独特的体系,不要重复同一个体系给所有人。这让他的咨询风格变得比较灵活,追求个性,让人耳目一新,并逐渐成长为一个高水平的咨询师。

高妙的心理咨询是“人牛两忘”

做了多年的咨询,李子勋深深地感觉到心理咨询并不是跟病症对话,而是跟人的复杂性对话。有些时候心理疾病是由心理产生的病,并不是一个客观的东西。病人可能会说自己是个受害者。而心理医生的责任是慢慢把他从一个无助者,变成一个肇事者,可能是他自己在选择一种病症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病症控制了他。此时,他内在的力量就会产生。同时,心理医生会帮助他外化问题:你不是那个病,你还是你。你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

他觉得好的心理咨询师会同来访者建立一种深度的移情,要慢慢触及他善良的一面,然后进行扩大,帮助来访者走出来。比如当他遇到一个什么人,这个人被公认具有某种性格缺陷,那么他不会跟这种性格缺陷对话,而是去聊他善良、正义、脆弱的一面。比如跟一个暴力的人谈他热爱小动物、珍惜别人感情的一面;跟一个自我中心的人,跟他谈到他无私的一面。如果对方没有这种特性,心理医生就会把这种特性种进他的心田。他形容道:就像佛教所说的,一个善的种子,我种在你内心,它慢慢地就开花了。

面对如此多的人蜂拥而入心理咨询行业,李子勋认为,一个心理专家的成长是曲折的,成熟的心理医生需要十年以上的历练。他讲了一个故事:孔子去找牛,终于把牛找到了,就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高兴地回家了。心理医生觉得骑在心理学这头牛上,好像自己就很自由。但最终是要忘掉牛,忘掉那些理论束缚。寻牛,最后达到人牛两忘的境界,只有两忘时,你对来访者的感觉才是真实的,才不会带着固有的心理垃圾和偏见,也不会把自己的东西强加到对方身上。

他自己最初进行心理咨询,学习到理论后会觉得特别兴奋,进入了“热恋期“,但却发现理论解释无益于治疗。在五到十年之间,他开始大量阅读心理学书籍,但还是会陷入低谷。后来他就读很多不同种类的书:文学的、历史的、艺术的、人类学的……以它山之石来攻玉。再加上德国老师的帮助,才发觉自己走出来了,可以“人牛两忘”了。

为了减压和节约精力,他给自己规定一天接收不超过两个的个案,讲课一个月不超过一次。其次,多一些个人爱好。他喜欢收集石头、听音乐。而减压的最高妙之处就是:当你把心理学知识学到一定程度时,要学会遗忘,要用其他别的知识来填补它。心理学是研究人性本身的科学,所有涉及到人类行为的东西,你都要去了解。心理学不是研究病,讲究人性关怀,而不是治疗。在好的心理医生的眼里,没有病,只有人。

向新生一代学习自在,发展定制化心理服务

李子勋在做青少年心理咨询方面颇有建树。现在很多人都埋怨青少年如何如何,而李子勋却认为,要谦虚地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因为未来的世界是他们的。要向青少年学习自在。这些孩子不为未来活着,而是为当下活着,活得很现实,而且他们从不为自己分辩,悄悄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活着。他笑称:其实以后的世界可能就是这样的。对青少年,他的经验是一定要充满好奇心

李子勋曾做过一个青少年的咨询。这个女孩子大学毕业后不想工作,在家里玩,上网游戏。她对父母说,我太累了,从初二开始我都没有歇过一天,我得歇一年。现在她离开家,一个人飘在北京,父母就急得不行。李子勋就和这个女孩子一起聊,聊她在北京怎么生活,而不去谈她和父母的矛盾。原来这个女孩子特别喜欢摄影,但所学专业却不对口。她后来不断拍摄照片,那镜头感是别人捕捉不到的,作品得到了老外的喜欢。她在北京生活得非常精彩,并非她父母所说的无事可干,充满着她自己的创造性。李子勋认为她心理上并没有问题。只要能够真正进入她内心,她就显得很朝气。

对于孩子的心理,李子勋的心得是:“你要对他充满了认同和好奇,因为孩子不愿跟一个权威交谈。同时要允许孩子去经历世事,而不是约束他,因为所有的经历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重要的。”

那时,李子勋最主要的工作是做心理培训和督导,把心理咨询从业人员训练成高端专业人士。他偏重家庭治疗的体系,与曾奇峰做的精神分析,方新、郑宁做的行为学派并列。作为资深心理专家,面对当下的心理咨询学习热潮,李子勋进一步强调,“心理咨询不是传授心理学理论,而是帮助是让当事人在他的理解水平上去做对他有益的事情。任何东西都是复杂的,都必须个体化、个别化地分析才行。人们需要私人的,定制的心理服务。”

那次采访过后,我和李子勋联络甚少,但是他的整合而后现代的心理咨询思想却对我影响至今。

先生曾告诉我:“最完美的快乐是与大自然相融时的那种宁静感。那是一种终极的快乐,是生命的归宿。在世的人中,我最佩服德国心理专家Fritz Simon。因为他咨询时充满了幽默感与好奇心,思辨能力和逻辑性都很强。”他还认为,“心理医生的一生都在做人。做一个超越了文化建构,洞察人内在活动的人。

回顾先生后期的思想,有一段言论令我记忆犹深:“我把人间最重要的心理元素“爱”作为研究的主线,经过多方的努力,我研究出了缺爱心理理论,发现了99%的复杂心理问题根源皆是缺爱,越严重的心理问题越有缺爱的基础,我开发出了“爱+心理”系统治疗理念,成功治疗了近五百位心理缺爱的朋友,甚至治疗成功了重度抑郁症患者……”

先生仙逝,思想永存。我们纪念他,更要继承先生先进的咨询理念,更好地为来访者服务。同时,咨询师也要加强自我修养。

文/郑予禅

(燕园心理资深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