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24小时看法头条:湘雅心理咨询专家,湘雅心理咨询专家厉害吗

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一线的医护人员、患者、普通公众,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恐慌、紧张、焦虑等情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心理中心副教授李建玲提醒,面对疫情,产生恐慌的情绪是自我防御的基本反映,是正常的,但要注意适度原则,如果出现压力、崩溃、做噩梦等反应,就要及时就医,进行心理疏导。

“把恐慌情绪比喻成面团,那么联想就是酵母,如果任由它发展,最后就会成为一个面包。”李建玲解释,新冠病毒的高传染特性,以及社会对疫情的高度关注,公众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担心等情绪。每个个体都要学会接纳这些情绪,但有的“担心”实际上不需要,“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想我今天接触了一些人,他们是不是携带了病毒,我回家是不是又传染给了家人朋友……种种联想下,不安情续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在她看来,缓解这种焦虑,在做好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后,可以尝试去做些让自己开心或者是转移注意力的事。

而对于一线医护人员来说,他们所产生的恐慌情绪与公众的焦虑担心又稍显不同。李建玲介绍,在面对患者时,医生会进入一种“超我”的状态,而歇下来后,又会切换成自我保护状态。“在这种紧张态势下,无形之中医生会在这两种状态下来回切换,实际上是非常耗费身体的。”以湘雅医院为例,医院组建了医院员工关爱计划专家小组,接受员工心理咨询,指导他们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对于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身体要穿上防护服防止感染,心理上也要穿好‘防护服’,这是非常必要的。”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说法叫“白熊效应”:如果要求人们不要想白熊,人们却一定会想到白熊。“陪伴、倾听、科普,都能缓解因疫情感到的不安与恐慌。”李建玲说。

德国慕尼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的一项研究证明,相对于没接受过心理治疗的人,接受过心理治疗的人,消耗的医疗资源更少、劳动力损失指标(旷课矿工等)更小、对社会的贡献更大。李建玲说,突发的疫情牵动每个人内心的波澜,“应激状态消除后,一些其他问题才会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