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8∶22;煤炭92∶8;石油83∶17;水泥64∶36;食品类59∶41;服装类59∶41……”
——这是1985年前后,国家根据市场需求量确定的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销售比重,每组数字前者是计划内比重,价格由国家指定;后者是计划外比重,价格由市场决定。
“天然气、水利工程供水、电力、特殊药品及血液、重要交通运输服务、重要邮政业务、重要专业服务。”
——这是2015年国家发改委重新修订的《中央定价目录》里规定的具体定价种(类),已经缩减为以上7个种(类)。
“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最大限度缩小政府定价范围……”
——这是今年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最新的价格改革目标。
价格是由政府定还是由市场定,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数十年间,从一针一线都要国家定价,到商品和服务价格最大限度地由市场决定,从“价格”这个钱孔中,可以看到中国经济体系如何一步步从“计划”走向“市场”,向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迈进。
“双轨制”撬动中国经济改革
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后,计划经济体制首先受到挑战。虽然在那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还没有明确,但向着一个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转型,已经慢慢成了社会的共识。
一盒火柴两分钱,一斤盐一角三分……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一切商品的价格都由国家说了算。改革开放撬开了计划经济严丝合缝的外壳,企业对原材料的渴求漫溢而出,被掩盖的资源配置问题也暴露出来,指向一个根源:价格不合理。理顺价格,为经济发展营造市场环境迫在眉睫。手术刀从何处切入?
——价格,这个最灵敏的经济信号、最有效的经济杠杆,经济体制改革中最要害的环节,成为中国经济转型路上的始发站。
价格双轨制,应运而生。
所谓双轨制,就是在原有的计划内价格外增加一轨:计划外自主定价。一种商品有计划价和市场价两种价格,计划内价格由国家确定,计划外价格由市场决定。之后逐步实现并轨,变成单独的市场制。
这多出来的一轨,给非国有经济的春笋带来了雨泽。资源配置向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适销对路的企业倾斜,乡镇企业能够通过计划外市场合法买到生产资料,开始快速成长。
价格双轨制引领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风气之先。这种看似“温和”、渐进的路径,并非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舍,而是一场坚决彻底的告别——通过有次序地放开不同领域商品价格,“创造性地毁灭”原有的计划体制。
而从双轨制开始的“中国式”价格改革,决不仅仅是商品从计划价到市场价的过渡,它的本质,是经济制度的转型——从计划配置到市场配置的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价格双轨制为中国引入了市场机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率,促使社会生产逐渐摆脱了短缺,逐渐将社会生产的绝大部分领域纳入市场经济的海洋。
向着市场化大步迈进
1988年的春天,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地区一居民家发生火灾。起因是户主买了400盒火柴放在家里,被小孩当成玩具点燃了。
一下子买400盒火柴,难以想象。而1988年各地都在上演类似抢货、囤货的情形。其背景,是1988年以来严重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背后,是当时实行价格闯关,一次性实现“并轨”,彻底放开消费价格,以解决价格双轨制这把“双刃剑”带来的市场体制不顺、价格扭曲、“官倒”腐败等问题。
价格改革的成败,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1988年物价闯关的波折证明,价格改革靠猛闯是不行的,必须节制、适度,让价格并轨合理有序地渐进,而中央深化价格改革的决心始终没有变——应该放开的价格,必须坚持放开。
1992年到1995年,放开一般商品价格;1998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2000年到2005年,解决生产资料与民生领域的价格双轨制,石油、煤炭领域探索价格改革……一步一步,价格改革自由化的进程,为市场的发育、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创造了前提,促进了一系列财税制度和企业制度的改革,为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开辟了重要道路。
在价格改革的带动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本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向着市场化大步迈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展现出鲜明样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日渐发挥出基础性作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走出短缺;全面开放,等等。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
走到如今,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丰富、蓝图广阔,任务也更加艰巨。
现代化与市场化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国家,没有高度的市场化水平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就不敢说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现代化。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基础和保障,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构建市场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加快要素化市场配置改革,健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市场化配置。十九大党章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不久前,气价改革啃下了最硬“骨头”——居民、非居民天然气价格并轨。在国家发改委最新确定的价格改革施工图里,下一步要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价格改革,围绕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能源资源大力发展现货市场,逐步推动期货市场创新发展……牢牢抓住价格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效率的“牛鼻子”,使价格灵活反映市场供求、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价格行为规范有序。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最近,营商环境备受关注的黑龙江等地,正拿出一系列措施持续深化优化发展环境——清理涉企税费项目,解决融资难问题,破除市场不公障碍,查处破坏投资营商环境的反面案例,促进和保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回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价格改革,走到今天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全方位布局,未来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