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河南。出生、成长于豫中平原的一个小县城,直至重庆直辖那年去读大学。近些年来由于回老家的频率低,再加上各地都在大发展,所以对河南省内的熟悉程度远远抵不上四川。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那一代是很少有独生子女的。读小学的时候,同班同学家里孩子最少的也有两个,多的有四五个。
我家所在的村子属于县城的郊区,同村有两户人家为了生儿子,竞赛一般生孩子,一家连着生了4个女儿,另外一家连着生了5个。生5个女儿那家由于实在撑不下去了,就送了一个给亲戚养。这些年回家探望父母的时候,听他们和邻里唠嗑,说起那两家有好几个女儿的,都说这些家庭日子才过得美,闺女孝顺体贴,比生儿子强多了。嗯,四十年前,估计大家都不会这么认为……
存钱、生儿子是河南人共性的普遍目标,尤其是在农村。这不能说有什么利弊,只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中原文化而已。河南省在央视打广告,一句“豫见中国,老家河南”就道出了河南的特性:在河南,你更能懂政治、懂权力、懂尊卑、懂家族。而支撑这些文化的最基本理由就是:在相对的男权社会里,儿子出人头地后能给家族带来更多的利益,而这刚好符合几千年来中华家庭文化的传承。
我是70年代末人。由于河南施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晚一点,我有幸还有个弟弟作伴。
40年后,早我结婚的弟弟家俩孩子,一儿一女;我则是俩儿子,老大比弟弟家的老大小比老二大,老二则跟两个哥哥差了一个小学的周期。我家老二是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的意外产物,跟弟弟家不同,他家老二出生的时候还被罚了一万元。
养俩孩子的感觉呢,一个字:累!如果加点修饰语:真是累!
婴儿时期的百般呵护,儿童时期的提心吊胆,少年时期的教育培训,没一个阶段是省心的。再加上生老二之后我又跨行重新开始了新职业,经常会感觉每天的奔波操劳都在为了填饱俩孩子的肚皮以及配合学校和辅导班把知识塞进他们脑袋瓜里而努力。
不惑之年之后,因为有这俩孩子,真的感觉不敢再“惑”。尽管由于男人普遍成熟晚,还没怎么享受青春的美好,人生的下半段已经在加速延展……
看看周围的人群,不准备要孩子、有一个孩子后不准备生二胎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丁克家庭日渐被接受,有孩子的家庭也在重复着祖辈们的焦虑和操劳。而关于生二胎,则成为了新的社会话题。
这些年的接触力,感觉愿意要二胎的多是70后以及80后,但是70后已经开始变老,80后开始变得上有老下有小。70年代出生的人,由于很多习惯了家里有兄弟姐妹的存在,所以是最愿意要二胎的;80年代的人已经步入中年,父辈们年纪已大,在中国这个主要靠父母带孩子的社会背景里,没人帮忙带孩子对于生二胎的意愿是有极大杀伤力的。
90后的生存压力也在日渐凸显,这一代人更多的是把生养孩子当成人生的一个任务。工作繁忙、缺少时间,教育问题、房子问题,都在成为绊脚石。所以生二胎想想可以,要去落实还是算了吧。
00后还没有成长起来,只不过这些新世纪出生的孩子们经历的事物已经和父辈们所经历的差异太大,也很难臆测他们未来关于家庭、关于生养的概念。
去年有次参加朋友聚会,一个80年代末出生的女孩子说,她觉得这辈子最值得自己骄傲的事情就是居然活到了30多岁,感觉挺不可思议。问她有没有考虑过结婚生子,她居然满脸震惊:我连自己都养不活呢……
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是因应社会发展的,只是感觉这个政策的放松时间有点迟缓,想生的生不了,生了养不了,能生的不愿生,不想生的再劝都没用。哎,都挺难的……
如果高学历的河南老乡们真的愿意响应政府政策,都去要二胎了,那么,对于全国人口数量第一、人口过亿的河南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没法想,也想象不出来。我只知道,即便是现今,河南农村里生活在温饱线的低学历人口还有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