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曲晓丽
“去年,中国拍卖行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整个行业表现出的创新能力、发展韧性值得骄傲。”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欧阳树英对记者表示。
据中国拍卖协会初步统计,2020年,全国拍卖行业成交总额达8500亿元,比2019年增长19.5%。佣金水平与2019年基本持平,但拍卖企业净利润实现了10%的增长。
线上拍卖乘风破浪
2020年,高度依赖线下展示和交流的传统拍卖行业一度被疫情按下了暂停键,在足足5个月无法线下开展的情况下,网拍成为企业自救的手段。
据中国拍卖协会数据,2020年中拍平台上拍标的同比增长102%,拍卖会数量同比增长72%,成交额同比增长115%。中国嘉德网络拍卖交易额达1.85亿元,比2019年的1600万元增长了10倍多,新增客更是实现了400%的增长,网拍成为众多新客了解嘉德的重要渠道。
事实上,对于拍卖行业来说,近几年网络拍卖市场异军突起,市场热度不断升温,在机动车、农产品、司法拍卖等领域表现不俗。然而,2020年疫情发生,行业的触网深度、广度延伸,网络拍卖的现实表现也让整个行业看到了更多的可能。
2020年11月首批高端风味盐池滩羊在中拍平台公开竞拍,累计围观达6000余人次,46个标的共400只滩羊全部拍出,成交价共计907100元。
2021年春节前夕,宁夏嘉德拍卖行再次在中拍平台拍卖50只高端风味盐池滩羊。经过3个多小时的竞拍,50只滩羊全部拍出,单只最高拍出5313元,溢价率高达144%。
此次拍卖的意义不仅让生产企业获得更多收益,而且是拍卖形式、受众群体的延展。
“宁夏盐池滩羊不仅是活物拍卖,而且拍卖形式是一只一只地上拍,成交后直达消费者手中。由于能直观地看到活羊、减少中间环节、有品牌保障,此类拍卖参与度高,客范围广泛。”欧阳树英说道。
除了网拍形式,参与网拍的客群体、标的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我们认为网拍新客乐于从可以感知的、兼具消费性的标的入手,但是2020年客参与度最高的品类还不是此类,而是古籍碑帖、信札类标的,这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欧阳树英直言。“这也说明,这批买家是相对专业、成熟的买家。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拍卖公司专业信誉良好,无论线上线下,都会积极参与。”
“如果疫情发生之前网上拍卖是企业的可选项的话,疫情过后则是必选项。”欧阳树英表示。毫无疑问,疫情的发生推动了网络拍卖的发展,倒逼企业积极触网,尝试用更好的方式服务客,让更多客愿意参与其中。引流-加持-破圈,网络拍卖加速蝶变的过程充满惊喜。
线下拍卖科学防控
“今年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欧阳树英表示。在疫情阴霾尚未散去的当下,如何有序开展线下拍卖活动?如何实现拍卖业的持续发展?
2021年1月,商务部服贸司发布了《拍卖企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第三版)》,对冬春季新冠病毒流行期间,拍卖行业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明确指导。
据欧阳树英介绍,2020年3月,中国拍卖协会发布了第一版防控,随后在当年5月份进行了修订,发布了第二版。2020年底,在商务部服贸司的指导下,中国拍卖协会与八个其他领域行业协会一起发布了第三版防控。
“新版防控技术对今冬明春的常态化防控工作进行了细化,表述要求更加规范,通过行业间对标,视野更加开阔,覆盖面更加全面。”她表示。
针对线下预展,防控进一步明确了防控措施,例如合理划分区域,做好线路指引,有效控制人流和人员活动间距,场内全程摄像,确保后期配合有关部门的疫情防控追踪调查等。
“更加强调对企业开展业务的指导性。在大的指导原则下,完善预案、细化防控、设置配套措施,开展应急演练,动态化调整防控措施。”欧阳树英说道。
“科学化、精准化、精细化是疫情防控的必然趋势。”她表示,“企业在疫情防控方面需要有成本投入。这种精细化的指导使得企业能以最小的投入做好防疫工作。
作者:曲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