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阅读]观点发布:(第一部保密法)2010首部保密法律

阅读: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本以为在俄罗斯的强大压力下,乌克兰会是2023年第一个崩溃的国家,没想到400多天过去了,乌克兰还在坚持,作为“永久中立国”的瑞士先扛不住了。

拉偏架,选边站,扔掉坚持200多年的“中立”身份后,瑞士金融业遭到沉重打击,瑞信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剩下瑞银支撑着最后的体面。

俄乌冲突爆发以后,美国联合一部分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制裁措施,欧盟是地缘冲突的最前线,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最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也最大,只不过俄乌冲突对瑞士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瑞士作为全球公认的“永久中立国”,经受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又位于欧洲中部,境内多山且没有出海口,对谁都没有威胁。看起来“温和无害”的瑞士竟然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不顾“中立国”身份,积极参与对俄制裁,冻结俄罗斯在瑞士境内的资产,如此一反常态的做法捅了马蜂窝。

2022年瑞士GDP总量高达8076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十,人均GDP9.2万美元左右,位列全球最富裕国家之一,对这样一个国土面积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78万的欧洲小国来说,“永久中立”是一直以来安身立命的根本。

凭借着200多年打造出来的“中立”信用,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银行业管理的资产价值超过7.2万亿瑞士法郎,在资产管理、保险和大宗商品交易业务等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

尽管瑞士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国,机械、电子和金属行业是瑞士第一大工业部门和重要的支柱行业,此外,医疗技术、制药、钟表等行业都是瑞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高度发达的金融业不仅是瑞士经济繁荣的基础,也是瑞士第一大支柱产业,占GDP总量的9.1%,其中金融服务业和保险业分别占比4.8%和4.3%,贡献了瑞士全国13%的税收,直接创造超过40万个就业岗位,覆盖5.2%的就业市场。

仅凭800多万人口,瑞士无论如何也成不了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只有服务全球客才行,为了吸引全球客把资金存放在瑞士的银行,1713年瑞士颁布了全球第一部银行保密法,1815年,瑞士宣布永久中立,用200多年时间的努力打造了瑞士银行业天花板级的信用,安全性高,私密性好,客信息绝不外泄,有了瑞士法律做背书,瑞士银行成为全球富人存款的第一选择,巅峰时期,全球35%的境外资产都存放在瑞士。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客保密”原则在帮助瑞士吸引大量海外资金流入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他国家的征税行为。要知道,在1987年之前,瑞士银行甚至允许匿名账的存在,钱一旦进入瑞士银行账,其他国家想查都查不了,这不就是富人梦寐以求的逃税天堂吗?

世界各国不断对瑞士施加压力,要求瑞士共享账信息,2009年,美国司法部发起对瑞士银行的调查和起诉,指责瑞士银行帮助美国富人逃税,瑞士银行扛不住压力,向美国政府提供了4450名美国客的名单。自此以后,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就不再牢固,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要求瑞士银行提供本国客信息。

最后,实在顶不住的瑞士妥协了,在2018年9月,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金融账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同有关国家的税务机关交换了金融账信息,标志着瑞士银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保密制度迎来了终结。

瑞士银行引以为傲的保密制度已经不再具备竞争优势,剩下的就是“永久中立国”的身份。毕竟中立国不参与任何战争,不会选边站队,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客的存款,所以瑞士银行业仍然是全球境外资产流入的重要选项。

比如,俄罗斯十几年来饱受美国制裁,为了贸易往来更加方便,很多俄罗斯商人甚至俄罗斯都在瑞士银行开立账,进行能源贸易结算。

遗憾的是,瑞士辜负了这份信任,俄乌冲突爆发后,迫于美国压力,瑞士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并冻结了一部分俄罗斯富商的资产,其实,真正冻结的资产价值在81亿美元左右,对瑞士银行来说九牛一毛,但冻结的行为让瑞士银行业的客失去了安全感。既然做不到“中立”,非西方国家客为什么要不远万里到瑞士存钱?已经存进去的钱,也会想方设法地转走。

信任的建立可能需要几百年时间,毁掉它却只在须臾之间。瑞士没有加入欧盟和欧元区,也不是北约成员国,出了事儿欧盟不会管,美国自顾不暇,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选边站的代价太大,百年老字号瑞信倒下了,瑞银还在苦苦支撑,瑞士银行业再不复当年之勇,已是“寒风凛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