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2023爆料发布:(高考冒名顶替)630冒名顶替事件

阅读:




又是一年高考季,子古代科举诞生以来,就屡禁不止的冒名顶替,不知道今年还会不会发生?


不过,与如今的高考冒名令人愤恨与不耻不同,古人高考的那些“冒名顶替”事件,有许多倒成了千古传诵的名人雅事,我们捡几件比较好玩儿的,来聊一聊。


“白衣卿相”柳三变,为了考试成柳永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景庄。柳永自幼学习诗词,虽然“有功名用世之志”,无奈生性风流不羁,在理想与本性之间,柳永选择了暂时遵从自己的本性。


1002年,的柳永离开家乡,本欲进京赴考,中途被杭州的烟柳繁华所迷惑,于是滞留杭州,整日流连于花街柳巷,青楼馆阁之间,沉醉于“舞低楼心月,歌尽扇底风”的烂漫生活。


六年后,柳永收拾心情,上京赴考,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谁知宋真宗斥其“属辞浮糜”,柳永落第,作词发泄愤慨之情,“偶失龙头望”的柳永自诩为“白衣卿相”,从此“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1015年,又在花红柳绿中“浅斟低唱”了六年的柳永,牢发过了,人生理想还是要去奋斗,他第二次进京赶考,再度落第。


1018年,和柳三复一同赴考,高中,柳永落第。



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此时的柳永已对科举之路心灰意冷,他愤而离京,与红颜知己虫娘分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从此“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期间,有人向宋仁宗推荐柳永,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于是,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1034年,宋仁宗开恩科,放宽科举制度,已经五十岁的柳永拿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士气,从鄂州赶赴京城应考。


他怕仁宗皇帝看到他的名字,御笔一挥,再来一道“且去浅斟低唱”的诏书,遂把原名柳三变改名为柳永赴考。这一次,柳永和柳三接一起考中进士。


没想到,柳永为了科考改的这个名字,随着他那些哀感顽艳的词流传千古。


鼎鼎大名胡适之,是为考试改的名


胡适,是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以倡导“白话文写作”,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但其实胡适不是他的原名,也可以是他的假名。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1910年,第二届康子赔款留美学生考试在全国征考,胡适听说考不中的还可以作为备取生留在清华读书,于是准备关起门来苦读备考。


考试分为两场,第一场是国文和英文考试,胡适国文考了一百分,英文考了六十分,平均分八十分。第二场考的是各种科学,自幼熟读国学的胡适对科学类的学科,是为了这次考试临时抱佛脚预备的,成绩自然很差,甚至没有达到及格,平均分不多不少正好五十九分。


幸运的是留美出国人数录取七十人,胡适是第五十五名,自然在录取之列。


胡适回忆说当时他坐了人力车去看榜,到达时,天已经黑了。好在车上带有煤油灯,他拿灯照着自榜尾倒着看上去。一般人看榜都是从榜首往下看,胡适却反着来。原来他自知自己考得不好,即使榜上有名也肯定在榜尾。



可是,从尾看到头,胡适也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正在失望之时,却看到最上面写着“备取榜”。胡适擦擦头上的汗,继续从榜尾查看“正榜”,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名字!仔细一看,却是“胡达”,不是“胡适”!


胡适一颗心“突突”直跳,举灯再往上看,相隔不远,看到了“胡适”,仔细再看,这次的确是“胡适”!胡适长出一口气,心想:“不知那胡达是谁,几乎害我空高兴一场。”


后来,胡适才知道这胡达,原名胡明复(中国科学社发起人之一),和他胡适一样也是临考试出国前才改的名字。


胡达为什么改名不知道,但是胡适改名的原因,他在《四十自述》里说:“我在学校里用胡洪骍的名字,这回北上应考,我怕考不取为朋友学生所笑,所以临时改用胡适的名字,从此以后,我就叫胡适了。”


有意思的是柳永改名是为了能够考上,胡适却是为了万一考不上不至于被人所笑,两大文豪都为了一场考试改了含有父母的寄望与祝福的原名,并且改后的名字都在史册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一笔,也是自己“冒名”自己考试的奇事了。



“学术大鳄”傅斯年,留学差点被“顶替”



如果说柳永和胡适改名,是古今两大才子自编自导的两出别出心裁又别有用心的闹剧,那么,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学术傅斯年,当年出国留学所经历的就是一场由悲剧开始,喜剧结束的正剧。


傅斯年,山东聊城人(和高考被顶替的苟晶同为山东老乡),先祖傅以渐是清代第一位状元。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大高校学生走上街头,高喊着“内除国贼,外抗强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利”,“还我青岛”等口号,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


而走在队伍最前面,不时带领大家振臂高呼的威武大汉,就是傅斯年,这次游行运动的总指挥,雅号“大炮”。


同年夏天,傅斯年回到山东济南,参加本省的“庚款留学”招考,考完后,信心满满又实力满满的傅斯年等来的却是一个坏消息。


当时的主考方山东省教育厅并没有把这位“黄河流域第一才子”放在眼里,反而因为他的卓越成绩和所显示的强大力量,挡了欲走后门安插亲信者的路,被当权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


他们以傅斯年是五四运动的“激烈分子”,“凶恶多端的学生示威活动的头头”等为由,拒绝录取。



就在傅斯年绝望的感到天旋地转的时候,一位叫陈雪南的科长出于对傅斯年的同情和对贪官污吏的义愤,据理力争,坚持以考试结果为准,他气愤地说:“如果成绩这么优越的学生,而不让他留学,还办什么教育!”


另外一些有良知的官员,也趁机出面为傅斯年鸣不平,终于为他争取了留学名额。当傅斯年正在济南的一家小旅馆垂头丧气的时候,突然得到这个消息,他喊了一声:“我的亲娘!”眼珠一番,差点惊昏过去。


1926年傅斯年完成回国,先是在中山大学任教,后来创办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精英知识分子,并主持开发了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当时的傅斯年并不是被人顶替,而是因为成绩太好,坏了别人的好事,差点被从录取榜上刷下来。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体现了当时教育体制的黑暗。



柳永,胡适“冒名”替自己考试,虽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千古佳话”,也因此体现了当时的身份认证不够严谨,不够完善。


如今沸沸扬扬的“冒名顶替案”也是发生在二十年前,虽然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比起宋代及时代,无论是法律,还是考试制度都更加趋于完善和严谨,但相较于今天来说,网络的发达使得各项制度更加无懈可击,高考亦是如此。


古代科举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改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现象,如今的高考更是无数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最好的那条路。


但愿随着相关制度的越来越完善,惩罚措施的不断加大,能够真正的给考试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确保每一个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都可以通过考试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国家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