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阅读]专业大全:(总裁与董事长)总裁和董事会

阅读: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6年,刚刚回国的毛岸英有天骑着朱德的马闲逛,毛听说后问及此事,毛岸英回答:“是朱德同志主动让我骑的。”

谁知却怒道:“连我都要喊他一声老总,你怎么敢称呼他同志?”

为什么连毛都称呼朱德为“老总”呢?朱德在我党的地位为何如此之高?

半生戎马,为真理远赴重洋

朱德在几位第一代国家中算是年岁较长的一位,他于1886年出生,四川仪陇人。

至1927年发动南昌起义时,他已经41岁,他的丰富经验为我党掌握武装部队打下了坚实基础。

朱德自幼聪明好学,希望能通过科举出人头地。他曾在1905年参加过县试、府试,但不巧的是,清政府次年就取消了科举考试。

迷茫的朱德只好顺应潮流,进入新设立的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学习。

后来又考入了四川省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在当地高小做了一名体育老师。

可以说到此为止,朱德对清王朝是忠心耿耿,从没起过革命的心思,但他很快就要因为忠心耿耿而革命了。

朱德不甘心只是做个体育教师,他觉得自己熟读诗书,而且体魄雄健,理应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如今四海沸腾,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自己理应投笔从戎,在军队里建功立业,方可称得上是大丈夫。

于是朱德打定了主意,于1909年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没想到进入讲武堂后,朱德的思想很快就发生了转变。

当时同盟会在各地新军中广泛传播革命和反满思想,朱德也受到了影响。

不久,朱德加入了同盟会,准备寻找时机发动起义,满清政府。

1911年,朱德顺利从讲武堂毕业,被分配到云南新军某部做司务长。

令朱德遗憾地是,云南的军事环境始终不利于发动起义,然而一声枪响,震破了朱德头顶的疑云。

这声枪响来自武昌,但它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当年10月份,武昌起义爆发,南方各省纷纷,顿成燎原之势。

云南地区的新军也不甘落后,迅速响应武昌起义,举起反清大旗,朱德也积极参加了这次反清斗争。

由于清政府在四川的势力比较庞大,四川地区的反清斗争进行得不够顺利。

刚刚成立云南军政府决定派出援军进入四川,支援四川新军与清军作战。

朱德是四川人,所以他理所当然地被派回老家。

清政府骤然间土崩瓦解,朱德的反清事业也大功告成了。

于是他在1912年返回云南讲武堂,任军事教官。

随后他与土匪作战、与袁世凯军作战、与北洋军作战,因战功累累而得以不断升迁。

到1917年时,五年时间内,朱德从营长一路升为旅长,但是他一直闷闷不乐。

为什么辛亥革命成功了,建立了,局势还是如此混乱,甚至要比前清的时候还乱,那大家当初为什么还要满清呢?

满清肯定是没有错的,错的是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新路。

朱德明白这一点,所以厚禄无法使他动心,他只想赶快找到安定国家的办法。

恰在这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了中国,朱德对之很感兴趣。

朱德想着,马克思主义是欧洲传来的,如果能到欧洲考察一下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那就太好了。

所以他抛下了厚禄不要,一直在寻找着出国机会。1922年,他见到了和陈独秀。

陈独秀就是中国的总书记,朱德跟陈独秀请求入党,但陈独秀因他曾是云南军的重要军官,所以没有答应。

这更加剧了朱德赴欧洲考察的想法,于是他很快出发,去了马克思的祖国——德国。在柏林,他见到了周总理。

经过周总理的介绍,朱德才终于能够加入中国。

此后几年,他一直在德国潜心学习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主义运动。直到1926年,他才遵从党组织的安排,回到国内。

此时的他已经年过四十,戎马半生,历任显要,却毅然抛弃了这一切。

他抛弃的不只是厚禄,更是旧世界的枷锁,从此他可以用崭新的面目去创造、拥抱。

而朱德将凭借他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来完成那些常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过程中,朱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朱德,就没有红军。

为革命保存火种

回国之后的朱德听从组织安排,参与北伐战争,在四川等地策划武装起义。

1927年,他赶赴江西南昌,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兼南昌市局长。

南昌城中许多将领与朱德都有袍泽之谊,为发动南昌起义提供了便利。

朱德刚到南昌时,党内并没有武装起义的打算,更想不到在南昌举事。

但机缘巧合,朱德刚到南昌不久,就发生了“清共”事件,开始大肆屠杀员。在这种情况下,武装起义才被提上日程,而南昌就成为了起义地点的首选。

选择南昌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南昌守备空虚,敌人只有三千人,而我党在附近掌握的军队接近两万。

二是朱德可以在南昌城内做内应,里应外合。所以周总理等人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并邀请朱德参加秘密会议,确定了起义计划。

当时朱德已经因为员的身份被驱逐出南昌,到了7月21日,他以搬家的名义回到了南昌城做准备。

为了摸清南昌城内的布防情况,他通过喝酒打牌等方式从南昌军官口中套了出来,并且得知守备南昌的高级将领朱培德和王均都暂时离开了南昌。

朱德马上将这些消息传递给周总理,周总理等人商议之后,决定抓住有利时机,

在8月1日举行起义。在这之前,周总理必须先进入南昌城。

于是在朱德的秘密安排下,周总理悄悄进了南昌,准备指挥事宜。

7月31日,朱德派人把南昌城的军官都请到家里来做客,眼看宾客已经到齐,他站在主位向客人敬酒,大声说道:

多谢各位捧场,我朱德明天就要离开南昌。以后天涯海角,不知何日相逢,今夜一定要不醉不归。”

就这样,南昌的大量军官都被朱德留住了。

宴会正在进行,突然一名营长闯了进来,向在座的一位团长说了几句悄悄话。

朱德瞬间觉得事有蹊跷,这个营长看着眼熟,很像是我军的军官,难不成他要叛变?

朱德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了,他笑着对客人们说:“大家尽兴啊。

说罢,他赶紧抽身出去,找到周总理等人组建的参谋团,将刚刚的情况作了汇报。

周总理觉得事态严重,必须提前起义,于是起义时间从8月1日凌晨4点,提前到了7月31日晚上9点。

南昌起义非常顺利,我军人数数倍于敌军,经过几个小时的苦战,我军成功占领了南昌城。

可是南昌孤城难守,军闻风而动,正在四面包围过来。当务之急,必须确定接下来的行军方向和目的,尽快离开南昌。

按照周总理等人的设想,起义成功之后,应该杀回广东,发动新的北伐,统一中国。

大多数人也认同了这个方案,所以周总理等人就率领起义军南下了。

在南下的过程中,敌军肯定会不断围堵阻挠我军行为。因此,组织决定由朱德率领先遣军走在前面。

朱德是滇军名将,久经沙场,又是南昌起义的主要参与者,让他做行军先锋再合适不过了。于是朱德率领第9军在前面开路叠桥,并与堵截的敌军不断发生战斗。

部队到达瑞金后,周总理等人重新调整了行军方案,决定让朱德担任后卫。

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继续南下,朱德率领第25师和第9军教育团在三河坝阻拦追兵。

战斗很快打响,朱德率军与敌军苦战三天三夜,完成了阻击任务。

眼看敌人越来越多,朱德决定突围,当军队冲出包围之后,朱德却听到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

朱德率军冲出包围圈后,遇到了南下部队的人,得到了南下部队作战失利、损失惨重的消息。

这也就意味着南下广东、再次北伐的行动已经失败了,那么他们这群人该何去何从呢?很多人怀着低落的心情陷入了迷茫。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朱德没有绝望,他知道在革命的路上失败是必不可免的。

当务之急是要将这部分人马保存起来,以便于随时再次掀起革命。

朱德的这一英明决定为后来红军的发展壮大埋下了种子,他也因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军之父”。

当之无愧的红军之父

朱德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局势之后,决定不再与敌人纠缠,而是带领部队隐藏起来。

可是四面八方都是的地盘,他们这两千人的队伍想躲开的追击,只有往深山老林里去了。

朱德自然没什么话说,可下面却有很多人不同意。

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继续寻找与敌军作战的机会,不愿东躲。

更有一些人干脆就对革命失去了信心,想脱离革命队伍。

对于第一种人,朱德反复向他们强调目前保存实力的重要性。

对于第二种人,朱德则向他们指出革命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最终一定能取得胜利。

可仍然有许多人选择脱离队伍,各奔前程。

朱德的队伍原本有两千人,还接收了一部分因南下作战失利而撤下来的部队,结果如今只剩下一千五百人。

但朱德没有沮丧,他知道这一千五百人是对革命忠心耿耿、对未来形势充满希望的战士。

朱德的队伍一直在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活动,虽然经常免不了发生战斗,但在朱德的指挥下,一路都在打胜仗。

可是即便如此,下面战士们中间的不满情绪还是与日俱增。

长时间在山林草莽中打转,战士们原本残存的信念也很快消磨殆尽了。

陈毅向朱德抱怨:“现在部队很多战士情绪不稳,你让我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可你猜怎么着?昨天,有个干部竟想劝我跟他一起跑。”

朱德严肃地点头说:“看来还是需要做一次大的思想整顿。”

经过第二次思想整顿之后,朱德率领部队攻克了信丰。

朱德正在向信丰民众传达我军的革命宗旨,信丰城内却发生了我军哄抢店铺的丑事。

朱德当即大怒,马上向全军申明纪律,开始了第三次思想整顿。

经过长时间的行军磨练和三次思想整顿,朱德率领的这支队伍,已经成为了军纪严明、信念坚定、听党指挥的优秀革命军队。

1927年冬天,我党组织了广州起义,朱德拉着这支队伍准备南下参加起义。

可是在路上,他遇到了广州起义后撤出来的2000多名战士,从他们口中得知,广州起义也失败了。

朱德只好带上这2000多名战士,继续寻找立足之地。

很快,他们查明湘南地区的宜章县很适合军队暂时驻扎。

于是朱德又将队伍拉到了湘南地区,到了湘南,朱德与当地党组织接上了头,知道了当地组织准备策划暴动。

于是他准备参与这次暴动,或许能打开目前的困局。

朱德将队伍伪装成,诈称是某部前来驻防,兵不血刃拿下了宜章县城。

进入宜章县城后,朱德在当地广泛开展革命运动,迅速引起强烈反响。

周围20多个县市的人民纷纷暴动,踊跃参加革命,湘南暴动取得成功。朱德在当地补充了大量兵员,共计有一万多人。

朱德最终带着这些人上了井冈山,与毛成功会师。

当时井冈山只有两千多人,也没有像样的军事将领。

朱德的到来,一下子使井冈山增添了大量兵力,并且有了沙场名将坐镇。

从此,井冈山上的军队改编为“红四军”,是后来红一方面军的老底子,而朱德一直就任总司令。

毛非常肯定朱德的贡献,经常对人说:“,朱在前,毛在后嘛。”

并且在平时,毛一直称朱德为“朱老总”,以示尊敬。

在1946年,毛岸英刚刚回国,就因为对朱德的称呼挨了毛的训斥。

  1. 毛岸英骑着朱德的战马闲逛,毛听说后,找到毛岸英说:“你骑着高头大马,很神气嘛。”

毛岸英马上解释:“对不起,爸爸,我很长时间没骑马了,所以朱德同志就主动让我骑他的马遛一遛。”

听了儿子的话,毛更加恼火:“连我都要喊他一声老总,你怎么敢称呼他为同志?”

毛岸英当即明白了父亲发火的原因,连忙道歉:“是我轻狂不懂事,我马上去向朱老总道歉,以后绝不再犯。”

毛岸英通过了解党史,知道了毛与朱德一直并肩作战,共同指挥了土地革命战争、战争。

不久,解放战争爆发,毛与朱德又共同指挥了解放战争。亲眼见证的毛岸英不禁慨叹:“朱老总果然名不虚传。”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毛亲自授予朱德大元帅衔,是十大元帅的第一位。

结语

朱德戎马一生,自辛亥革命至南昌起义,他一直在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自南昌起义至新中国成立,他一直指挥革命队伍为争取中国革命的早日胜利而不懈奋斗。对于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大家想说些什么呢?

参考资料:

[1]赤男.朱德在南昌起义后的关键时刻[J].党史博览,2023(03):11-21.

[2]46年,毛岸英称呼朱德为“同志”,毛:连我都要喊他一声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