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行者 三剑客
三剑客
昨天刊发文章转业名额骤减,转业成了技术活。今天来说说转业批复后,来到地方,选什么单位什么岗位,技术含量更高。
同事大刘是一个军转干部,他的选岗经历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大刘说,为了能把握住选岗这个机会,选一个最佳单位,他是做了充足功课。离队后,他首先向以往的军转干部进行了解,了解相关选岗的流程、标准,同时了解近几年提供岗位的单位名单,让自己心里有底;
然后来到安置部门进行沟通,进一步梳理当地的安置政策和安置规定,也获得了一些工作细节;为了能够在选岗时有个好排名,他也主动报名了当地的培训班,提高考试分数;
最后和家人们一起研究了三套选岗预案,选岗的范围和顺序做到了心里有数。于是选岗那天,大刘就显得胸有成竹、底气十足。虽然最后的结果不是最佳答案,但是也在计划之中。
有成功的,自然也有失落的。阿东服役的时候,利用课余时间过了法考,考取了律师证。于是他决定安置的时候到法院部门工作,这样专业对口也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有人劝他说虽然他有证但是法院里有证的更多,去了没啥优势,不如到其他部门更吃香。但是他不听,依然要去。结果等到接收后安排岗位时才发现,最终的岗位是党务部门,业务部门没机会也没实力。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说: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其德才条件和在军队的职务等级、贡献、专长安排工作和职务;党和国家机关接收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对担任师、团级职务的,采取考核选调等办法安置;对担任营级以下职务的,采取考试考核和双向选择等办法安置。
所以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单位其实真的不简单也不容易。选岗,不仅仅决定于你去哪上班的事情,更涉及你的生活、家庭、子女,涉及未来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决定你退役后的获得感、幸福感还有存在感。所以不要不在乎,选岗事虽小,可真和大家的权益乃至未来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选不好、选不对,恐怕只会让你干得难受委屈而又无可奈何。
如何选?自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也有经验可以参考。接下来剑客说的这份选岗指南虽然不是最科学全面,但也是一份经验教训的积累和总结,供大家参考。
先说说选岗方式。目前为止,全国主要的选岗方式有两种:单选和双选。
具体什么形式,要看你安置地的要求。
单选,顾名思义就是单向选择,也就是军转干部根据考试考核积分情况,按照顺序自行选择安置单位。双选,也就是相互选择,军转干部和安置单位可以互相选择。
而这其中,单选更考验一个军转干部的选岗准备和选岗技巧。而双选选岗的压力和要求,则比单选低一些。
那么,选岗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职务职级。一般说来,单位级别越高,指数编制等越充分,安置接收起来就更加方便。所以我们要结合自己的职务职级,选择对应的单位部门。可以低职级选择高级别单位,但是不要高职级选择低级别单位。不然你一个团级干部到基层工作,你的级别都比单位领导高,工作起来就比较尴尬了。
专业和经历。一般说来,“人岗相适”“专业对口”是我们选择单位的一个目标和标准。专业对口,自然熟悉适应起来比较方便,也利于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进步助力,自然最好。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专业对口也需要考虑专业能力的竞争力,如果拿自己的爱好和别人的专业知识比,恐怕还不如不去。
热门和一般。这个问题,建议要看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能立足实力硬,可以竞争热门单位。而如果竞争力不足或者竞争压力过大,不妨选择一个一般单位更保险更省心。
待遇和薪酬。这个问题,就是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市直单位的重要原因。看自己的待遇内容,看自己的薪酬水平,最后决定接收单位的级别、位置等。毕竟退役后柴米油盐才是生活,多一点经济支持肯定比其他更实在。而且再高的职务职级,归根结底还是体现在薪酬待遇上。
交通和位置。这个问题很多战友忽视,但是也需要考虑。特别是对于那些担负接送孩子上学、送家属上班任务的战友,单位的位置和交通情况,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影响你的心情。所以如果可以,同等条件下选择一个交通方便,离家近点的单位更好,省去了堵车、换乘的烦恼岂不更好?
家庭和生活。咱们战友有些之所以选择转业,除了个人发展的原因外,还有就是考虑家庭原因,因此再进行选岗时,要适当考虑找一个能够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单位,听听家里人的意见,不走老路。
强度和难度。指的是单位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比如组织部门和两办部门,基本上加班加点是常态,而且工作标准高。个人的能力和习惯,能否适应这样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如果适应不了,还是不去的好。剑客的战友安置前接到了组织部门的电话,结果过去交流的时候看到桌子上满满的烟灰缸后,就选择了放弃。
发展和定位。也就是你对工作的期待和定位,是为了薪酬平淡过,还是要进步提升看质量。如同省直部门进步快、指数多,而市直、县直单位则可能正科副处到头一样。
编制和指数。也就是这个单位是个大单位还是小单位,对应的指数编制和工作人员是多还是少。现实中同样是市直单位,大单位的指数明显多一些,自然进步起来就快一点,提供的岗位和平台也多。
所以选择一个单位,绝不是信手拈来的事情,需要结合很多因素综合判断选择。很多战友看了后会感到头疼,其实也很简单,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按照自己的内心去选、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选,不自卑自负、不随风逐流、不人云亦云,当然还要做足功课:
一是了解沟通,就是和相关部门进行咨询,了解当地近些年接收单位的情况,了解可能有空编的单位的范围,进而提高选岗的精准度。如果可以,还可以到心仪单位去调查一番,就更完美了。
二是科学自查。也就是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个研判,比如自己的选岗顺序是早还是晚,自己的竞争力是高还是低,自己是看重薪酬还是生活,自己喜欢宽松还是挑战……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就找到了岗位的定位,这选岗的质量自然就不差。
三是积极听取意见。无论是家庭还是战友,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虽然选岗是个人的事情,但是听取他人的建议意见可以让自己及时查缺补漏,更加理性全面。
四是做好预案准备。比如单选的时候,自己至少有一到两套选岗方案:首选啥、次选啥,都选不上还能选啥,这样选岗时才会不慌不乱。
最后,还有几个注意事项和大家说说。
考好是关键。单位再好,准备再充分,如果考试排名靠后,恐怕一切都是枉然。如果考试不过关,连选岗的机会都没有。
要有一个标准。很多时候,一些战友随风选岗,别人说啥就是啥,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标准。要给自己定一个范围,画一个标准,而不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意。
懂的舍得。十全十美的单位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懂的自己需要什么,也要知道自己会因此而放弃什么。抓大放小,让自己不会患得患失瞻前顾后。
积极主动。对于双选的战友,有的时候心仪单位不是等来的,需要主动出击自我推荐,无论是投简历还是自荐。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转业选岗的经历者的一点心得体会。不一定准确全面,只希望给大家一个参考和提醒。
选岗只是安置的一个环节,单位和岗位也只是一个平台。未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所以无论最后你选择哪个单位哪个岗位,不妨履职尽责好好干,相信努力之后的你一定会给自己的选择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