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催收”这个词儿
近期最火的一次无疑是在于欢案里(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非法高利贷的罪
虽不止暴力催收那么简单
非法催收却是悲剧发生的导火索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起底
催收公司的“黑与白”
家住广州市白云区的刘女士
最近碰到了一件烦心事
她每天要接到上百通“垃圾电话”的轰炸
自家门口隔三差五就会被泼红油漆
或被扔臭鸡蛋
正常工作、生活无法开展的同时
还要忍受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这都是因为一笔借贷
她被催收公司盯上了
刘女士家门口被泼的红油漆 汪棹桴 摄
不良贷款增多带动催收业发展
催收公司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大多是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等将自身不良资产外包给专业的催收公司,从而减少损失。
催收外包行业从2002年之后兴起,与我国的信用卡发展有一定同步性。
首先产生于国有大型银行,后普及到各股份制银行
进而被众多商业银行、贷款公司、保险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效仿
目前已经涵盖所有股份制银行、大部分商业银行、逾半数保险公司、担保公司、贷款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随着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催收行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据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81%,不良贷款余额为15123亿元。如此庞大的不良资产无法追回,很多金融单位为了挽回损失,往往会将这一部分业务外包给催收公司,由此带动了催收行业的发展。
上海的一家催收公司
在2009年成立时注资资本仅100万元,而2015年获得股东3500万元注资。
公司的主营业务不但包括P2P公司收账,还为下游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小额贷款、汽车贷款等机构提供缴款提醒、逾期催告、还款督促等,并在国内各大城市设立有37家分公司。
民间非法借贷趁机抢占市场
然而随着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银行风控政策收紧,对于个人和小企业的贷款申请越发严苛。这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越是缺钱的人,越借不到钱。
街头可见专门提供“黑名单贷款”广告 汪棹桴 摄
而这群人的借贷需求必须满足,如上述的刘女士,她和丈夫当初看中了白云区的这套房屋,但是他们在尝试过向亲友借款、银行借贷等途径后,依然无法凑齐购买房屋所需要的资金,不得已之下,只好通过民间借贷的途径以明显高于银行的利率凑够了剩余部分资金。
正如刘女士的选择一样,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对于贷款的需求日益旺盛,而囿于风险控制政策,传统银行贷款需要贷款人提供抵押物或是繁多的材料来证明自己具备偿还能力,因而很多人无法从银行贷得足够的资金。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大量号称提供无抵押贷款的民间借贷和网贷公司应运而生,以满足这些群体的借贷需求。只需一张身份证,即可获取贷款,不需要借款者提供任何信用证明。大量实际并不具备偿还能力的人如学生等群体由此获取到了贷款。甚至记者还曾见到过专门提供“黑名单贷款”的广告,“黑名单”用户,即因为信用问题,而被银行列入信用“黑名单”,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的人员,也就是大众俗称的“老赖”。
随着越来越多并不具备偿还能力的人从民间借贷者手中借到钱,那么由此引发的纠纷必然越来越多,据裁判文书网显示,民间借贷纠纷诉讼在2007年仅为988件,而2016年达到了1595612件,是2007年的1615倍。
刘女士其实已经还清了自己所借的欠款,但是对于放贷者而言,贷款所产生的高利率才是他们的获利之道。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投资人既然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那么该项目必然要具备高收益。这些民间借贷者,既然选择将钱借给偿还能力无保障的高风险群体,就必然会索取高额的利息,以覆盖高风险。这很容易进入另一个范畴:高利贷。
在近期广东省公安厅组织开展的“飓风19号”专项行动(点击蓝字查看详情)中,一学生陆某于2016年12月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借款2000元,短短3个月之内,便需还款本息合计达11万余元。
而根据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据此,一般认为年利率超过36%的即为高利贷。
游走灰色地带的催收手法
明知借款人是被列入银行“黑名单”的“老赖”,而且因为超过法律规定的利息导致无法通过正规途径拿到所有本金和利息,那么对于这些民间放贷者而言,他们收回本金和利息的底气到底来自哪里?这份底气大多来自催收公司。
不同于传统的外包催收公司,这些能替债主要回非法高利贷的催收公司大多都是些不走寻常路的“狠角色”。
记者采访了一名曾在此类催收公司担任过银行卡催收员的前从业人员小马(化名)。据他介绍,催收业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完成。
在各种花样繁多的手段下,大多数债务者迫于强大的精神压力都会通过各种途径还齐欠债,但债务人不堪重负而选择自杀,或者债务者杀死催债人的新闻也屡见报端。
即使此类新闻层出不穷,一波波催债人依然“前赴后继”,因为这其中的利润实在惊人。深圳一家催收公司在其网站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提成比例:
主管机关应引导催收行业合法讨债
催收外包行业本应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和行业标准,但因其属于服务外包类,而且又与金融机构互利共生,所以至今尚无明确的监管机构。而制订行业标准对于这样一个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行业来说也略显困难。此外,一些催收公司为了尽快促成业绩雇佣了不良的从业人员,这些人为了成功催收获取提成,不惜使用一切手段,从而在行业内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其实随着近些年极端事件和负面新闻的集中爆发,催收行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国家监管不断加强以及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大量黑作坊式的催收公司纷纷出局,逐渐出现了一些大型催收企业,这些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避免因违规手段而受到行政处罚或者被监管机关采取监管措施,而使公司遭受更大的损失,已在逐渐规范自身催收的流程,其自身内部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而正规的催收体系。
如上海的一家催收公司就声称其催收过程全部录音,并将电话、上门及信函等多种催收方式形成完整的记录留底,且公司的催收人员大多具备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一定的金融业知识和法律知识,以及一定的从业经验。
而对于催收问题频发的根源——民间借贷,在2015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民间借贷利率等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
广东广大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谭维聪表示:
从源头上来说,国家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民间讨债行为加以引导和约束,通过立法的手段明确规定各类禁止的债务违法催收行为,将经常出现的各类不公平、不规范、不合法的债务催收行为予以明确禁止;同时明确规定实施违法债务催收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对引导和规范民间催收行为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明确主管机关加强培训,促使其有效地识别、预防、制止和打击各类被禁止的催债行为,加强对民间催债行为的监管和处罚,从而引导讨债行业使用正规、合法的手段实施讨债行为。
最终,刘女士和催收公司达成了协议,双方各退一步,刘女士再额外支付部分利息,而催收公司也就此收手。
记者 汪棹桴
编辑 贺依茜
制图 郑淇元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如需授权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未经授权转载原创稿件将举报维权
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