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日前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
2021年度全省消协系统受理投诉情况和
十起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件
如何避坑和消费维权
看这一篇就够了
校外教育培训、预付式消费、网络购票…
这些领域如何避免消费纠纷?
↓↓
01
校外教育培训问题
校外教育培训领域,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收费不合理;二是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师资力量;三是“退费难”,例如有的培训机构要扣除手续费等。
提醒——
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培训机构。可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查询资质。
不要一次性交纳超期高额的培训费用。
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签订合同后再付款,保管好合同、票据等凭证。
涉及合同解除问题时,家长可通过和解、调解、诉讼等推进问题解决。
02
预付式消费问题
预付式消费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办卡容易退卡难;二是办卡手续不规范,经营者不与消费者签订书面合同;三是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四是不平等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五是擅自终止服务。
提醒——
谨慎选择商家。办卡前要注意看清经营者营业执照,看商家经营地址与营业执照的注册地址是否一致。
理性卡内充值。尽量不要一次充入过多金额。
务必签订合同。办理预付卡时,务必签订书面合同,看清合同内容。
保存发票证据。办理预付卡后一定要索要票据,妥善保管好发票和消费凭证,发生消费纠纷时可根据相关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03
商品房买卖及房屋中介类纠纷问题
针对房屋买卖的问题主要有:房屋质量问题;按期交房难;虚假广告多;面积大缩水。针对房屋中介的问题主要有:定金难退;格式合同限制多;隐瞒房屋真实情况。
提醒——
消费者购房时要注意多与开发商沟通,可能产生争议的地方要订入协议,注意权利义务对等,在购房合同补充协议中尽量约定开发商承担举证责任。
消费者在接受房产中介服务前,要对中介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查,查看营业执照和房产中介服务机构备案证书,查看房地产经纪人的房地产经纪人证;在交易中要注意查询房产中介机构收费标准,使用示范合同文本;如出现纠纷,应与经营者积极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向有关部门投诉。
04
网络购票问题专项分析
网络购票类投诉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订票后票务平台拖延供票,擅自提价或取消订单;二是票务平台未获授权或与演出方之间存在纠纷,导致消费者订购的门票无法使用或限制使用;三是票务平台在未明确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以“预购权”或预售等名义全额收取演出票款;四是票务平台拒不履行退改签承诺或擅自添加售后服务限制条件;五是办理退票后平台拖延付款。
提醒——
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的在线票务平台,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黄牛票”或转让票;提交订单时仔细阅读有关改签、退票等限制条件,了解清楚后再付款;订单生成后保留好网站订购信息,必要时截图保存证据。
05
房屋装修问题专项分析
房屋装修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装修公司无照经营,在装修材料中掺杂掺假;二是装修公司在报价或者提出预算时埋有伏笔,以后会随着施工的状况增加施工项目,导致消费者的金钱投入不断增加;三是施工质量差;四是有关材料不合格。
提醒——
尽量选择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装修公司。
消费者在装修公司制作设计装修图纸之前,要明确告知装修公司自己的想法;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并明确自己的权利和商家的责任、义务;合同一旦签订,施工时间、施工项目、施工材料、品牌规格、施工图纸等都不能更改,如要更改,双方要仔细协商好,并在原合同上将更改的部分注明。
注意保留合同文本、有关材质的物证、各种票据,对施工记录进行视频留存证据。如果发生纠纷,消费者可以先与装修公司协商。如果对方不予配合,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提起诉讼。
十起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件
↓↓
01
活动兑奖打折扣
案情
濮阳某家装公司举办周年店庆活动。消费者李女士抽到了一等奖(小米三门冰箱)。商家不愿兑付,经消费者多次交涉,商家给了一个两门的小米冰箱。消费者遂到濮阳市消费者协会投诉。
结果
消协查明,该家装公司活动中展示的一等奖为三开门小米冰箱,有图片为证。商家不按承诺兑奖,产生纠纷。查清事实后,消协多次进行调解,同时依据法律法规对商家进行教育,商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按承诺兑奖,双方达成和解。
02
临时加价
案情
陈先生在网上预订了荥阳市某温泉民宿,后来却被告知需加价2000元才能入住,而且不能使用贵宾卡。陈先生认为不合理,与商家沟通无果后向荥阳市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结果
经消协核实,陈先生所述情况属实。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工作人员向商家负责人讲解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下,商家认识到自身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并立即与消费者联系,表示可以按照预定价格正常入住。商家表示,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会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03
4S店截留车险保费
案情
周口市消费者协会接到王女士投诉称,其在周口市某4S店购买了一辆轿车。4S店强制要求消费者一次性购买了两年车险,共1.7万余元。
不到一年的时间,王女士办理车辆交易过户,向保险公司申请退保,保险公司退回保费1020元。王女士认为退款与其支付给4S店的保费差额太大,又到保险公司进行查询,发现4S店只向保险公司交了1万余元,剩余6000余元并未交给保险公司。与4S店协商未果后,王女士到消协投诉。
结果
消协立即进行调查核实,查明4S店确实未将王女士支付的保费全额投保,只交了10842元,并且当时也没将保单交给王女士,只给了一张保险卡。经消协多次调解,4S店将多收取的钱退给了王女士,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04
男孩蹦床受重伤
案情
灵宝市李某夫妇带9岁的儿子在某蹦床乐园玩耍,男孩从蹦床甩出掉落地面,被诊断为特重型颅脑损伤、眼壁骨折等,身上10处受伤。男孩接受了3次手术,花去医疗费用27万余元,一直处于无知觉状态,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蹦床乐园经营者垫付一部分治疗费用后,以无能力支付和应追究肇事方责任为由停止垫付。
结果
灵宝市消费者协会收到投诉后向该企业发送了调查函,并进行调查,督促经营者履行承诺,继续支付治疗费用。该企业辩称,第三方孩子为肇事方,弹跳偏离了轨迹,李某夫妇作为监护人未尽到看护义务,希望分担治疗费用。双方分歧较大,均同意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消协依照《消费者协会法律支持办法》进行调查取证,并将证据材料转送到法院。消协提供的证据被法庭采纳并现场展示,法院作出判决,消费者获赔24万余元。
05
“强制”购买燃气险
案情
家住济源市的消费者翟先生投诉济源市某燃气公司,称在开通燃气时,工作人员告知其需购买280元保险。
结果
接投诉后,济源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工作人员与燃气公司联系,经核实,消费者反映问题部分属实。消费者所说的保险应该是燃气意外保险,该保险业务为自愿购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燃气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此事会进一步跟踪落实,避免误会,并承诺绝不强制消费者购买燃气保险,若已经购买可无理由退保。
06
网购保价兑现难
案情
高女士在网上品牌官方旗舰店购买冰箱,商家承诺保价30天。后消费者发现该冰箱售卖价格低于到手价,商家承认存在降价事实,表示3个工作日内退还差价300元。但消费者一直未收到退款。
结果
开封市消费者协会将消费者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录入全国消协系统网络直通车,并进一步跟进。经沟通协商,商家承认过错,表示第一时间退还差价300元。消费者对此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07
房产无故被抵押
案情
消费者代表向鹤壁市消费者协会反映,20户业主在某商业街所购门面房(价值600多万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发商进行了资产抵押,导致无法正常办理房产证。开发商无明确答复,久拖不决。
结果
消协及时联系到该商业街销售经理,认真了解相关情况,工作人员先后数次与地产经营方沟通协调,并邀请消费维权律师团为业主代表答疑解惑、分析案情,同时明确告知经营方,其行为明显侵害了购房业主财产权利,开发商有义务及时、妥善解决购房人合理诉求。经消协全力调解,房地产经营方按业主要求作出退房承诺。
7名消费者代表将锦旗送到鹤壁市消协,衷心感谢工作人员的帮助。
08
会员卡享受不了会员价
案情
消费者吕某向焦作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称其在某美发店的促销活动中办理了100元充值会员卡一张,正常剪发价格15元一次,会员价10元。消费者第二次去剪发时被告知2月1日至2月11日之间,持卡会员不能享受会员价,且只能用现金或手机支付,剪发一次38元。消费者要求退卡,经营者同意,但是要按照38元标准扣除第一次剪发的费用。
结果
消协工作人员先联系到了经营者。经营者辩称春节前夕人工成本增加,节日期间提价是业内“行规”,且已提前进行了明示,不能据此认定经营者违反约定。
工作人员认为,在办卡之时,经营者并未告知消费者会员卡的使用限制,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认定经营者单方面的收费行为无效,责令经营者按照正常价格15元剪发一次扣费后,立即退还消费者卡内余额85元。
09
网购农机难退货
案情
陈先生以3800元的价格网购了饲料颗粒机和铡草机,到货后发现实物的电机瓦数与商家宣传的不一致,便要求退货,遭商家拒绝,遂向荥阳市消费者协会求助。
结果
受理投诉后,消协工作人员多次与商家沟通,并宣讲相关法规,最终商家同意退货并向消费者道歉,陈先生表示很满意。
10
培训班停课退费难
案情
驻马店市消费者协会接到崔某、吕某等10名学生家长对正阳县某教育培训公司的投诉,称在该公司给孩子报的绘画、舞蹈班,未上完所约定的课程,该公司停止上课且不退还剩余课时费。
结果
该公司表示,其遵照疫情防控要求停止上课,待疫情结束后继续开课,因此不予退还所剩课时费。投诉人坚持不再上课要求退费。双方都不能算过错方,但缺乏换位思考。消协和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和调解,该公司最终退还10名投诉人剩余课时费1万余元。
投诉举报渠道
↓↓
当自身合法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
要及时与经营者沟通协商
协商不成的
可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
公众号、App、小程序等入口
登录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或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