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权威资深发布:平安小额贷款,零售业小微企业的税务划分标准资产总额

阅读:

作者 | 李薇

“6.18”到来之际,众多电商平台小微商家加速备货,为抢购潮做好冲刺准备,其中在原材料采购、营销宣传等环节普遍存在资金缺口。在广东从事服装批发生意的张先生,凭借授权的企业经营数据,通过专注于小微金融的科技服务商,获得金融机构发放的50万元贷款。这笔贷款从申请到发放,实现了纯线上、无纸化信贷服务,最快1分钟极速申请、30秒快速授信。


这类小微商户在我国达上千万,疫情后采用直播带货、发放消费券来拓展平台流量等方式,寻求转型出路。回顾2021年上半年,一批代表性金融科技公司涌向小微信贷,以数据资产为核心,推出一系列小微金融服务解决方案。6月11日,陆金所控股旗下零售信贷服务机构平安普惠,正式推出业内首个针对小微客群的AI智能贷款解决方案——“行云”。


从零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视角看,行业聚焦点已经由个人消费信贷转向小微信贷。一批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在2021年1季报指出,转战小微信贷已成为必然趋势,包括陆金所控股、360数科、信也科技、乐信等机构。在头部平台之中,平安普惠获得“突围”,凭借其长达15年的信贷服务经验,基于大数据、AI等技术来展开科技“硬核”竞赛,展现小微信贷服务的数字战斗力。


一、小微生态:零售信贷转型增长点,从“科技战术”到“科技战略”


2017年被业界称为“中国金融科技元年”,从这一年开始,4年多的时间内,迅速掀起零售金融数字化转型浪潮。初期,零售信贷的主战场是个人消费信贷,而最近一两年伴随着人口红利消逝、监管的规范和引导,业界逐步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新赛道。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小微企业融资扶持政策。2020年,央行推出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2021年,最新的一项新政是4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要主动“啃硬骨头”,大型银行要将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占比纳入内部绩效指标。


伴随着疫情常态化发展,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将成为数字生活时代的新业态,这类经营主体也将逐步占据C位,发展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重点扶持对象。尤其是面对着接近上亿规模数量的个体工商户,将开启零售金融“新蓝海”。


中国究竟有多少家小微企业?为何2021年众多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涌入这一市场?零壹智库研究发现,我国将小微企业划分为法人单位与个体工商户两类主体,两者合计数量已超过1.2亿家。其中,2021年最新统计的个体工商户数量达9586.4万户,它们广阔分布于便利店、街边商铺、电商平台等渠道。


表 1:我国小微企业类型划分与数量规模

资料


在政策指引下,2020年以来我国普惠小微贷款规模与增速保持稳定增长。据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1季度,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67万亿元,同比增长34.3%,增速比上年末高4个百分点;1季度增加1.58万亿元,同比多增7360亿元。


图 1:2018-2021年1季度我国普惠小微贷款规模与增速(单位:万亿元、%)


说明:

1、普惠小微金融的数据统计,央行与银保监会存在差异,鉴于多数银行采用央行口径,因此本文选取央行数据;

2、数据源自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并且在2018年上半年之前采取国标口径,统计小微贷款余额。同时普惠型小微企业单户贷款额度从500万调整至1000万,因此导致统计在2018年上半年之前的贷款基数较高与增长率波动情况。

资料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小微金融服务的“不可能三角”,即风险不可控、运营成本高、难以规模化,同时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也被视为世界性难题。疫情之后,一批头部平台通过科技赋能,拓展更多的线上服务场景与生产经营数据,以数字化风控技术为核心,逐步探索出破局之道,构建出特色化的小微金融生态布局体系。


图 2:小微金融“不可能三角”模型构成要素

资料


纵观“金融科技+小微信贷”的发展史,近两三年展现为“科技力”比拼,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流程的改造。同时,数字科技已经由中后台走向前台,从战术应用层面转变为整体战略。


在战术应用层面,小微金融市场以商业银行为主导,金融科技公司以助贷身份参与,将科技赋能于智能营销与风控等环节,积累一定的小微信贷经验;


在整体战略层面,一批头部平台经过疫情的洗礼,深刻认知金融科技的下半场在于B端重塑,因此制定以小微信贷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将数字技术贯穿于信贷全流程之中。


二、科技变革:打造中国式小微企业信贷“硬核”科技


目前,世界各国均形成适合本土特征的小微信贷模式,譬如: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穷人的银行家”模式、美国富国银行“打分卡”模式。我国银行业在过去几十年,持续探索小微信贷技术,先后经历了纯线下模式(IPC技术)、半自动模式(信贷工厂、打分卡)、全自动模式(微贷创新技术)等3个阶段。


借助数字科技,我国逐步探索适应国情的中国式数字化小微信贷服务模式。鉴于此,2021年以来一批金融科技公司探寻着小微企业线上场景、生产经营周期、资金流转数据等情况,进而形成小微企业信贷解决方案。疫情发生后,无接触金融服务模式迅速兴起,因此众多小微企业主也谋求更便捷的用户体验、更快的贷款审批效率。


有关小微企业全借款周期融入数字化基因,业界已实现技术迭代升级,从1.0时代的纯线下操作、2.0时代的文字输入,进阶至3.0时代的语音交互。以平安普惠为例,6月份上线的“新科技”——AI智能贷款解决方案“行云”,对于小微信贷业务流程全面改造,首次实现了零文字输入、一站式无等待、全程拟人AI面对面服务体验,将小微客户借款申请流程平均耗时下降了44%。

表 2:金融科技公司探索赋能小微信贷技术的

3个发展阶段

资料

这项解决方案命名为“行云”,意在打造“行云流水”般顺畅的小微企业融资体验。它是基于平安普惠15年小微信贷服务经验,集成十多项前沿科技,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打造,实现了直击用户痛点的5项创新亮点:


一是应用真人AI影像技术,全程面对面服务。借助14大专业知识库,将接近真人的AI专业服务,延伸至整个借款流程,实现全程面对面服务的拟人AI客服;


二是零文本输入,减少客户操作。借助OCR光学字符识别、ASR自动语音识别、NLP智能语义理解匹配两大知识库等技术,实现零文本输入;


三是无感授信,提升服务流畅度。通过无感人脸识别、数据直连、电子签章技术,让无感授信成为可能;


四是无感风控,实时同步审批结果。借款人只需与AI客服视频面对面交流,银行同步进行数字化风控审核,通过技术手段及流程优化,改善风控体验;


五是将消费者保护融入整个信贷流程。借助AI技术,实现了整体操作流程的数字化再造,保证用户隐私数据不被泄露。


此外,小微企业主的金融诉求也在不断升级,从最核心的融资服务,拓展到经营场景等领域。4月,平安普惠上线小微企业客户权益体系,即生活、教育、健康、商业等4大维度服务,将小微信贷升级为“全借款周期”的温暖体验。平安普惠相关负责人提出,希望通过会员权益体系,不但在全周期为小微客户提供千人千面的精准化、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更能从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商机挖掘、商务交流等方面,为小微客户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全方位关爱小微成长。


从新科技的属性来看,AI是一项硬核技术,应用范畴日渐增多。事实上,不止于金融领域,人们在数字生活中感受最多的是AI机器人,包括线下商超的走动式机器人、餐饮店铺的传菜机器人以及线上电商平台的远程AI机器人。聚焦于小微信贷方面,应用领域涉及AI面审机器人、AI双录、AI回访、AI客服等方面,这项技术也成为众多金融科技公司的重点布局领域。


举例来看,科大讯飞凭借AI核心技术优势,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拓展以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产品应用于金融场景,通过语音分析实现客服录音全量质检,对录音内容进行机器筛查。尤其是to B合作方面,从最初的智能客服拓展至智能风控、智能支付、智能投顾、智能营销等全场景;IBM推出的“AI参考架构”分为3个层次,涵盖应用和工具层、深度学习平台层以及数据层,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结合基于拼写检查和语句理解的智能化处理,大幅度提高识别准确率,为客户节约大量成本;云从科技基于AI核心技术,构建金融场景化解决方案,在智能风控方面,研发形成智能评分卡,通过深度学习和传统评分卡的结合,生成可解释模型。借助感知技术获得增量的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新增数据源,进而形成更清晰的小微企业客户画像,实现降本增效。


谈及“硬核”实力,并非单纯指向各项新兴科技,而是围绕小微企业融资,给出的一整套支撑体系,构建出可循环生长的小微金融生态平台,并且能够保障形成完整的交易闭环,包括服务质量、服务能力以及风控管理等环节。当一个小微企业主登录平台后,凭借智能算法技术,能够精准化推荐匹配的产品服务,真正做到懂你所想、知你所需。


在发展路径上,近几年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聚焦“小小微”这类客群,通常从事信贷规模在30万元以下的信用类贷款,实现线上快速贷款审批。与之相比,平安普惠的客群涵盖范围更广,按照广义小微企业贷款的口径来看,同时涵盖线下大额的企业主体贷款与线上小额的个人经营主体贷款。

图 3:广义小微企业贷款口径下的业务类型划分

资料

平安普惠凝聚15年信贷经验,倡导让科技提供“更有温度”的信贷服务,通过“O2O+科技”模式,形成“全线上业务流程+线下咨询服务”相结合的创新业态,其中线下团队人数高达5.7万人,这种模式彻底打破信贷服务线上化的“冷冰冰”体验感。在线上,平安普惠借助远程服务团队、AI客服为借款人提供便捷、快速的全线上服务,提高服务效率、质量以及服务能力;在线下,通过地面服务团队向有较大额、中长期资金需求或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薄弱的人群提供个性化、顾问式的“身边服务”,为客户介绍和推荐适合的信贷产品和服务。


相较于成立时间短的金融科技公司,平安普惠的线下服务团队是否有必要?从其用户结构与实地走访成果来看,平安普惠核心客户是小微企业主,企业雇员往往少于20人,年营收大多小于1000万元,借款用途是用于经营。同时,他们的贷款金额又比普通的消费信贷高,无抵押件均在15万,有抵押件均在42万,行业主要属于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制造业等劳动力密集产业。如果仅仅是纯线上服务,是很难了解到企业具体的需求和状况。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布局线下团队也成为开拓小微金融市场的必经之路。零壹智库发现,360数科等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也在不断拓展线下的小微贷团队,一方面招聘大量小微信贷风控主管、渠道经理、产品经理等职位,另一方面在多地组建线下地推团队。


三、回归本源:“硬核”科技评判标准有几项?AI更注重温度感


科技实力已成为评判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程度的重要标准,而对于自身具备科技基因的金融科技公司而言,它们是否具备真正服务普惠小微金融的“硬核”科技实力?综合头部平台目前的生态建设与战略部署成果,零壹智库判断至少包括以下4项标准:


第一,要具备普惠小微金融业务经营目标。一家机构能否实现小微金融业务和服务目标,满足多少规模体量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是否能做到真正为小微企业服务,是一项重要考量指标;


第二,要做到安全性保障。小微企业主在线上贷款申请时,会留下大量个人信息与企业经营数据,通过技术手段来保证企业信息数据安全,是发展普惠小微金融的必要条件;


第三,要实现小微企业信贷全流程的数字化赋能。根据零壹智库此前制定的小微金融生态图谱,整个业态涵盖众多参与方,每个参与方均提供部分环节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然而,要想真正提升小微信贷用户体验与全流程变革升级,需要做到提效增速,打穿整个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最先提供全流程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机构,将率先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平安普惠给予业界一个典型范例;

图 4:我国小微金融生态图谱分析

资料

第四,坚守“科技向善”的发展定位。金融科技公司应当始终坚持底线思维,以技术安全、数据安全为底线,引导“AI向善”,让AI应用可知、可控更可靠。疫情后人们在线上留存的数据信息日渐增多,数字安全问题也呈现为爆发式增长态势,监管层着重强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因此,科技公司需要在尊重用户隐私的基础上,以风险控制必备信息为边界,做成让小微客户放心的AI,坚持“守正念、守正业、守正见”的价值观,不断摸索出一套负责任的金融科技方法论。


此外,“硬核”科技也需要体现出“人情味”,为服务“升温”。平安普惠推出的用户权益体系,正是将AI技术延伸至“全借款周期”的温暖体验,为小微企业长期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通过O2O相结合的方式,平安普惠将已经推出的小微扶持措施无缝衔接,全周期、多领域支持小微企业成长,打破金融服务缺乏人性化、刻板服务的固有印象。


中国的小微金融市场是一个有待挖掘的“金矿”,数字经济将驱动更多创业创新精神的小微企业涌现出来,这一领域展现出巨大的蓝海商机。展望未来,金融科技公司谋求数字“硬核”科技根植于小微信贷服务全流程,以AI技术为核心,通过对线上场景与经营服务需求的持续探索,逐步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不断进化的小微金融生态闭环体系。

本文旨在信息传递,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