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长见识!运通旅行支票,巴菲特的传奇人生

阅读:


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追寻巴菲特成功的秘密

我们目前一个最大的疑惑就是:有很多投资家的投资水平不亚于巴菲特,有很多企业家经营管理的水平甚至高于巴菲特,但为什么他们积累的财富远远少于巴菲特?

巴菲特说:“我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家,因为我也是一个企业家;我是一个不错的企业家,因为我也是一个投资家。”

大部分人要么是企业家,要么是投资家,只在一方面擅长。而巴菲特既是投资家又是企业家,两手都很硬,这种独有的交叉性经验(crossover experience)是他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这种经验使我在商业和投资领域都能从容地做出正确决策。”

巴菲特并非生下来就同时具备这两种才能,他的才能也并非是一下子获得的,而是一步一步逐渐进化的:他先是小企业家,然后成为投资家,再成为既通过股市投资企业又在股市外收购企业的投资家加企业家,而且通过保险业务创造的巨大现金流把股票投资和收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投资策略进化到一个新阶段,他的财富也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最终成就了世界首富的惊人财富传奇。

霍华德·马斯克总结说大致有以下因素成就了巴菲特:超级聪明、 具有完整的理念体系、灵活变通、理性、逆向思维、特立独行、反周期、长期专注且不理会波动、勇于在最好的点子上下大注、稳如磐石、最后,他不担心会被炒鱿鱼。


青少年巴菲特:成功的小企业家,从零到9 800美元

巴菲特在青少年时期(1930~1950年)创办了一系列小企业。

6岁时,他从爷爷的杂货店以25美分的价格批发来6罐一包的可口可乐,然后拆散了,以每罐5美分出售——这样就有了20%的投资回报。每个周末,他在当地的橄榄球场卖爆米花和花生。还把邻居都动员起来去捡别人打飞的高尔夫球,清洁整理后转手加价卖出。

巴菲特10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去了纽约,这是霍华德给每个孩子的礼物。巴菲特说:“我告诉父亲,我想去三个地方——我想去斯科特邮票钱币公司,我想去莱昂内尔火车公司,我想去纽约证券交易所。” 到达了华尔街,在那里他们见到了交易所的成员艾特·莫尔。还见了高盛公司的合伙人西德尼·温伯格——当时华尔街的名人。在温伯格的办公室里,巴菲特被墙上的各种照片和证书深深吸引,很多镜框中都是名人作品的原件。

11岁的时候,巴菲特大胆地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进了3股城市设施优先股,还给姐姐多丽丝也买了3股。历经波折之后,股价终于回升到了每股40美元。扣除佣金之后,赚到了他在股市上的第一桶金——5美元。他的股票刚刚清仓,股价就飙升到了每股200美元。这是痛苦的一课,但非常有价值——在股海沉浮中,投资者必须要有耐心和定力。

巴菲特是有名的书虫,邻居们公认他绝对是“过目不忘”。他牢记书里的建议——行动,立即行动!不论你有什么梦想,千万不要等待

他从13岁开始送《华盛顿邮报》,后来又送《华盛顿时代先驱报》。他一共建立了五条送报路线,每天早上要送将近500份报纸,同时还推销杂志来提高收入。这个业余兼职的初中生每个月可以挣到175美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标准白领的收入。

1945年,他只有14岁,就拿出自己积攒的1 200美元,买了一块40英亩的农场,当上了小地主。

读高中时,巴菲特和朋友成立了一家小公司,买了好几台旧弹子球机,放到威斯康星大道上的理发店里,然后按小时收费,收入和理发店的老板五五分成。结果他每周都能挣到50美元,盈利相当高,这时巴菲特已经当上了小老板。

1947年6月从高中毕业时,巴菲特已经递送了差不多60万份报纸,挣到了5 000多美元。另外,他已经读了不下100本商业书籍。上大学前,他把弹子球公司转手,卖了1 200美元。

读大学时他又找到了一份送报的工作。当时他开着一辆1941年款福特车在美国西南部奔波,为《林肯周报》监督6个县城的50个报童每天的送报工作,工资是每小时75美分。巴菲特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管理者。

1949年冬天,巴菲特又搞了一个“巴菲特高尔夫球公司”。到1950年7月,他一共销售了220打高尔夫球,从中赚了1 200美元。此时的巴菲特既是老板,又是经理人。

大学毕业时巴菲特把他各项经营的总收入加起来,已经攒下了9 800美元,和其他只会花钱的同学相比他有钱得很,甚至比那些全职工作的成年人的收入都高得多。这个万元户,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小小富翁。

这时的巴菲特年仅19岁,却已经有13年的商业经验。

尽管他就读的沃顿商学院声名远播,但是那里的课程让人感到乏味。巴菲特毫不客气地说自己比教授懂得还要多。那些大学教授虽然都有一套完美的理论,但却对巴菲特渴望获得的赚钱技巧一无所知。沃顿强调比较多的是商务理论,而巴菲特感兴趣的是实操层面——如何赚钱!两年之后,他转学到了内布拉斯加大学,一年修完了14门功课。1950年毕业时,他还不满20岁。

正是这些宝贵的商业经验,使巴菲特对企业经营有着深入的了解,而分析企业经营的竞争优势,正是巴菲特一生投资成功的根本所在。


青年巴菲特:成功的投资家,从9 800美元到2 500万美元

巴菲特在青年时期(1951~1969年)通过股票投资成为一名千万富翁。

巴菲特的父亲是一个股票经纪人,巴菲特儿时经常去父亲的办公室,从小就对股票交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10岁就开始进行股票投资。到高中时,巴菲特已经是学校里的炒股高手。

但直到巴菲特大学毕业前,他和大多数散户一样,也只是看图表、作技术分析、猜股价趋势、到处打听小道消息、追涨杀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股民,业绩也相当一般。

在1950年大学快毕业时,巴菲特读到了格雷厄姆的投资名著《聪明的投资人》,这让他茅塞顿开,原来真正的投资之道是价值投资。于是,他投身到哥伦比亚大学格雷厄姆门下读了研究生。1951年,巴菲特毕业后在父亲的经纪公司做了3年经纪人,之后终于得到机会在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工作了两年。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巴菲特终于得到了价值投资的真谛,他的投资业绩大大改善,个人财富也从大学毕业时的9 800美元激增到14万美元。

《滚雪球》的作者爱丽丝·施罗德写道:“巴菲特的反应就像一个一生都待在山洞里的原始人,忽然有朝一日走出山洞,在阳光下眨着眼,第一次看清这世界。”巴菲特最初认为“股票就是一张张可供交易的纸片,现在,他知道股票是其背后真实企业价值的代表符号。”

1956年春天,格雷厄姆解散了投资公司。巴菲特回到家乡创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筹集到10.5万美元,他个人象征性地投入了100美元。他的报酬主要来自于作为投资管理人以一定的比例从投资利润中分成,这一年他25岁。

20世纪60年代色拉油丑闻丑闻被揭穿后,美国运通损失了5800万美元,受此消息打击,运通股价下跌超过了50%。

巴菲特获知这起财务丑闻对于美国运通旅行支票的发售也没有什么影响。立即投资1300万美元买入美国运通的股票。在随后两年,美国运通的股票涨到了原来的3倍,巴菲特漂亮地净赚2000万美元。

如果说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什么的话,一定是:当一只优质公司股票的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果断出击!



1963年,巴菲特卖掉了机械制造厂,为自己的合伙公司挣到了230万美元的利润,相当于原来投资额的3倍。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骄人战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有利因素:最初较低的收购价格、巴菲特坚持经营的韧性、巴菲特和博特等人采取的一系列扭转乾坤的对策。对于巴菲特这个格雷厄姆的爱徒而言,三个因素中的第一点是最关键的。

这是我们投资哲学中的一条准则:永远不要指望在转让时能卖出好价钱,而是要让自己的买入价低得诱人,这样最后的售价即使不高也能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1963年,巴菲特合伙公司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大的股东。巴菲特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控股人绝对是偶然的。

直到1969年巴菲特因为股市过于狂热而解散合伙公司为止,在1957~1969年这13年期间,他取得了30.4%的年均收益率,远远超过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8.6%的年均收益水平。这13年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5次,而巴菲特的合伙公司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亏损。

1969年,巴菲特决定解散合伙公司,因为他认为股票市场正处于极度的投机狂热之中,真正的价值在投资分析与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巴菲特对合伙公司的资产进行了清算,在牛市最高峰出现很早之前就彻底离开了股市。


中年到老年巴菲特:投资家+企业家,从2 500万美元到620亿美元

管理合伙公司时,巴菲特的个人资产已达到2 500万美元。公司解散后他把大部分资金都悄悄投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上,巴菲特夫妇持股比例达40%以上。

1971年年末,一个蓝筹印花公司(那时伯克希尔已经是最大股东)的投资顾问建议买下喜诗糖果。喜诗糖果要价4000万美元,当时喜诗公司拥有1000万美元现金资产,所以净价为3000万美元。

查理说服巴菲特买下来,巴菲特出价2500万美元,成交!这是巴菲特思想转变的开始,他感谢查理·芒格将他引领到了新的方向。查理后来评价说:“这是我们第一次为品质买单。”十年之后,有人出价1.25亿美元想买喜诗糖果——5倍于1972年的买入价。巴菲特拒绝了。

沃伦不关心短期股市的走势如何,强调确定公司内在价值和一个公平安全的价格是投资的要素。在1988年、1989年他花了10亿美元投资可口可乐,在此之前可口可乐的股价在6年里已经上升了5倍,在过去的60年上升了500倍。在可口可乐的案例里,他在3年里赚了4倍,并计划在未来的5年、10年、20年赚更多。1976年盖可保险公司从每股61美元跌到2美元,当大家都认为会跌到零时,他却大举买入。

格雷厄姆给予了巴菲特投资的知识基础——安全边际,以及帮助他掌控情绪以利用市场的波动。费雪教会巴菲特更新的、可执行的方法论,让他发现长期的优秀投资对象,以及集中的投资组合。芒格帮助巴菲特认识到购买并持有好企业所带来的回报。

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上市公司,巴菲特开始大量投资股票和收购企业,从1965年到2007年取得了4 008倍的投资收益率,远远超过同期美国标准普尔指数68倍的收益率,其良好的业绩推动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从每股15美元上涨到惊人的每股13万美元。在2008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增长到了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

巴菲特的投资业绩远远好于其他投资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不仅从事股票投资,而且还进行大量的企业并购,双管齐下。

巴菲特投资股票和收购企业的方法和策略非常相似:“投资上市公司股票的成功秘诀与并购子公司没有什么不同。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希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取得拥有绝佳经济状况与德才兼备的管理层的公司。而在此之后,你需要做的只是监控这些特质是否还在继续保持。”

需要说明的是,保险是巴菲特的核心业务,巴菲特称之为“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收入


巴菲特是非常聪明的,但绝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他对人、对事、对市场有着深刻的见解,总是能把握最根本的东西,用最简单最轻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巴菲特在多年的经营和投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综合的商业投资思考模式。他总是能抓住最重要的因素,提前很多年就准确判断出一家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从而对其内在价值做出准确的估计。这使他能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大笔出手投资,从不亏损。而且巴菲特把股票投资、企业收购和保险经营三种商业模式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经营模式。

所有认识巴菲特的人都认为,巴菲特的驱动力是理性。他投资的策略就是理性配置资本。决定如何配置公司的盈利是管理层最为重要的决策;决定如何配置自己的资金是一个投资人最为重要的决策。在决策时运用理性思维是巴菲特最为欣赏的特质。尽管有各种变数存在,但金融市场上始终有一条理性之线贯穿其中,巴菲特的成功就是这条理性之线的结果,从未偏离。

巴菲特说:“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巴菲特在市场大涨大跌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理性,让人敬佩。1969年,他在牛市狂热中退出市场。1973年,他在市场暴跌后却勇敢进入。1987年,在几年前股市崩溃的牛市狂热中,提早就大量抛出,而在崩溃后又大量买入可口可乐等股票。他称自己成功的秘诀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这个真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巴菲特倾向于购买那些在任何经济环境下均能获利的企业。当然,宏观经济环境会影响公司的利润率,但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最终,巴菲特型的企业都能获利良好。相对于那些仅能在预测准确的情况下才能获利的股票,时间是优秀企业的好朋友。

因为没有人能预测经济,就像没有人能预测股市一样。其次,如果你只是挑选那些在特定经济条件下才能获利的股票,那么你就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投机。无论你是否准确地预测了经济大势,你都需要不断调整组合,以便从下一次经济周期中获利。

我们学习巴菲特的目的并不全是为了赚钱,而是学习巴菲特做人、做事、做投资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不仅体现了大师的智慧,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人生、事业、投资中的迷惑,找到一条确保长期成功的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