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分享动态消息:成都市地税局,成都市青羊区是什么街道

阅读: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 记者 袁帅 成都报道

  近年来,成都市青羊区政法系统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把政法工作与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切实结合起来,让政法工作的出发点更具有“人民属性”。

  “姑娘,你们是办电话卡的吗?”“大爷,我们不是办卡的,我们是司法局的,您或您的亲友如果需要法律咨询可以找我们,我们的服务是免费的。”这是第一次举办“法律服务进院落”时,青羊区司法局苏坡司法所所长王山鹤和当地居民的一段对话,“群众不熟悉我们,我们就要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次经历让王山鹤更深刻地意识到“法律服务进院落”的必要性。

  近年来,成都市青羊区政法系统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把政法工作与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切实结合起来,让政法工作的出发点更具有“人民属性”。

  法律服务“进院落、进景区”

  为了打通“为人民办实事”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成都市青羊区先后推出了“法律服务进院落”、无忧驿站、云法庭等多项举措。

  《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从成都市青羊区司法局了解到,自“法律服务进院落”推广以来,各司法所先后在12个街道的小区院落内开展巡回法律服务活动,零距离收集解答法律疑难问题,开展纠纷调解等,覆盖院落各类群众。活动结束后,各司法所统计好当周法律服务进院落需求办理情况汇总表反馈至基层科汇总,基层科再根据汇总情况联系相关科室、部门,协调解决群众法律需求。活动开展至今,法治宣传教育近4.6万人次,律师服务群众4931人次,服务事项1876件,借此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

  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草堂派出所所长魏若彬告诉记者,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纠纷调解“进院落、进景区”是草堂派出所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之一。对于民警现场无法调解的纠纷,派出所将联动驻所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专业性问题连线在线律师解惑答疑。

  无独有偶,青羊区检察院也在不断延伸触角,召开“开门纳谏”活动2次,广泛听取民声,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针对每条意见建议均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积极落实,努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检察服务的温度,班子成员深入基层慰问困难群众4人,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为困难群众提供医疗和心理疏导。此外,青羊区检察院坚持“容缺代补”案件受理机制,针对信访材料不齐等情况,引导群众通过网络信箱等方式进行线上补充,让群众少跑路,让受理更便民。

  青羊区检察院还深入开展了送法进机关、送法进社区、送法进企业和送法进学校的“送法四进”活动,构建新型检察公共关系。今年以来,青羊区检察院已受邀为成都市地税局等单位开展以案释法活动3次,并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联合区食药监局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400余份、便民服务联系卡100余张,接受群众法律咨询40余次,赴光华街道浣花社区开展反诈骗宣传,赴财大社区开展禁毒法治宣传活动。在送法进企业方面,青羊区检察院赴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开展“关爱企业·普法先行”座谈会,赴四川省交通银行成都分行开展“做优检察工作,守护群众‘钱袋子’”主题宣讲活动,并前往青羊区工业园区,为数十家企业负责人开展“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讲座。同时,青羊区检察院联合青羊实验中学、教育局、心理学专家共同开展以“悦纳自我 珍爱生活 探寻意义 走向卓越”为主题的“生命与法治”系列教育片首映式暨法治第一课,开展“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主题检察开放日暨未成年人保护“两法”主题宣传活动,邀请彩虹小学全校师生800余人及两名政协委员共同参与,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无忧驿站”让矛盾难题“不出楼”

  别人家的驿站是取送快递的中转站,成都青羊区的无忧驿站却是解决矛盾纠纷、护航楼宇经济的前置服务平台。居住证怎么办?员工和企业的雇佣合同出了问题怎么办?这些难题都可以到无忧驿站找到答案。落地不到一年,无忧驿站已经颇有名气,不仅在驿站所在的恒大广场综合体里的工作人员遇到问题会来这里,连周边楼宇的员工也会到这里寻求咨询帮助。

  顺应一室两队警务机制改革趋势,以创新枫桥为载体,结合辖区写字楼宇多、公司企业多,以及警情多为矛盾纠纷等特点,青羊区西御河派出所以“立体网格源头治理”为思路,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前置点,在立体网格管理中,以楼宇为单位建立了四川省首个“无忧驿站”。通过平面网格和立面网格的结合,无忧驿站联动了派出所、街办综治、司法所、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等多个相关部门,通过“情”“理”“法”“执”的联动,让矛盾“不出楼”。

  据西御河派出所民警吴磊介绍,辖区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保安、门卫等综治力量,组建了三支巡逻队,有针对性地在本单位及周边开展巡逻守护工作,与楼宇内的无忧驿站有效形成动静结合态势,共同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辖区平安守护、共创营商环境增添保障。结合前期对楼宇各家公司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近一年来公司是否涉警涉诉情况以及公司类型是否易引发矛盾纠纷等情况,无忧驿站用绿色(三级、了解关注类)、黄色(二级、重点关注类)、红色(一级)三色三等级标注,在做到心中有数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及矛盾纠纷化解。

  依托无忧驿站前置服务平台,在青羊区西御河派出所管辖区内,多种形式的无忧反诈宣传正在开展。记者了解到,派出所在无忧驿站内设立“无忧反诈小课堂”,社区民警会同律师、市场监管等部门,针对新成立的公司、产生过诈骗警情的公司以及“扫楼”行动中发现的容易产生警情的贷款、科技、咨询等公司,对其负责人及员工代表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反诈宣传和法律知识宣讲,并逐一签订治安责任书,从而有效引导公司合法经营,从源头上减少因贷款纠纷、租房纠纷等造成的诈骗警情。此外,无忧驿站每月定期召开警企联动工作会,向楼宇内所有的公司员工进行反诈知识宣传,提高企业员工的反诈意识,并利用社区民警建立的行业、公司、商家、物业、业主等微信群和QQ群、反诈知识展板以及多媒体显示屏进行动静结合的反诈宣传。

  今年5月,一个针对境外人员的特大“杀猪盘”团伙落网,经分局电诈专班提级办理,全案抓获187人,审查后刑拘122人。最初发现该案件端倪的,就是无忧驿站。作为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的前哨站,无优驿站通过精准宣传覆盖整体、精准摸排对准群体、精准劝阻控好个体,积极搭建全方位、无死角、高针对的反诈格局。目前,该区域电诈发案环比下降21.5%。无忧驿站还成功调处涉企矛盾48起,化解涉企涉商群体事件10余起,发现整改隐患43个,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55件,确保“平安和谐不出事、矛盾纠纷不出楼、就近服务不跑路、治理电诈不缺位”,高效服务楼宇经济健康发展。

  为了打通司法最后一公里,青羊区法院全面开启了集云调解、云审判、云签约、云执行、云普法于一体的“云法庭”模式,在线立案10737件、远程调解1097件、电子送达25286件,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纷需求。去年3月,青羊区法院通过在线视频方式,现场连线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开启了《金融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工作方案》的“云签约”模式。同年4月,青羊区法院院长谢立新担任审判长,“云端”公开开庭审理一起职务犯罪案,被告人朱某某、李某在看守所内通过远程视频“同屏”参加庭审。同月,青羊区法院前往中国成都人力资源产业园,开展处理劳动争议纠纷在线云讲座,直播收视突破1万余人次。2020年6月,青羊区法院通过“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快速便捷高效化解一起当事人身在国外的离婚纠纷。同时,青羊区法院主动转变工作思维,积极推进网络拍卖,全年网络司法拍卖成交1376件,成交金额达9.74亿,溢价率达47.3%。

  认真负责 草堂派出所社区民警呼伟在古玩市场开展纠纷调解。

  为民办事 西御河派出所民警吴磊展示“金钟罩”APP。

  “新起点”学校:有温度的矫正

  “在 ‘新起点’学校,入矫我们叫做入学,结矫叫做毕业,从一点一滴上让社区矫正对象排除心理抗拒。”王山鹤告诉记者,青羊区司法局以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为突破口,成立了成都市首家社区矫正教育机构——“新起点”学校,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兼结合”的工作格局。学校在全区设立三个教学点,苏坡司法所为教学点之一。

  “新起点”学校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区司法局购买矫正事务所的除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以外的专业化工作,主要包括集中学习和劳动、疏导心理情绪、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引导就学就业等项目。学校包含教育和心理矫正、帮扶救助协调及志愿服务、未成年人工作三个办公室,开设思想政治、法治教育、心理健康、公益劳动四门必修课程。学校师资主要由职业师资(包括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矫正工作者)、专业师资(包括公、检、法、监狱部门的相关工作者以及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志愿者师资(离退休老干部、在校大学生等)组成。学校把日常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分入矫、矫正期间、解矫三个阶段开展教育。在课程设计上重点突出法律知识教育,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使矫正对象受到更深层的感染。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中的未成年群体,学校安排了符合未成年人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学习教育和劳动活动。该活动在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与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风险隔离的同时,有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其以全新、健康的面貌回归学校或社会。同时,为了让社区矫正对象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针对文化水平、年龄结构、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度等的不同,学校准备了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试题,确保每个社区矫正对象都能在其可接受知识范围内逐步提高法律意识。

  “新起点”学校成立至今,开展集中教育200余次,社区矫正对象受教育率达100%。通过这一平台有效促进了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罪、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迈向新生。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9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