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新闻开设的“首页看点”栏目,每天通过关键词,为您推荐最及时的新闻资讯、最重要的热点事件、最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今天,我们推荐的关键词——吴淞江整治工程。
5月16日下午,江苏省吴淞江整治工程开工动员会举行,省委书记吴政隆宣布工程开工。
吴淞江整治工程为何如此“受器重”
吴淞江整治工程涉及江苏、上海两地,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省际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额超150亿元。
“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水网互联互通骨干工程,是水利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行动,体现了示范区协调治水机制的全面强化。”省水利厅厅长陈杰介绍,工程的实施将助推太湖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大大提高太湖洪水外排能力,改善区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条件,提升苏州至上海内河航运能力,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打开地形图,省水利工程建设局副局长刘胜松告诉记者,工程涉及沪苏两地,江苏境内工程位于苏州昆山市境内,西起太湖瓜泾口,穿京杭大运河,至苏沪交界与上海段河道相接,境内全长61.7千米,涉及苏州吴江区、吴中区、工业园区和昆山市。“工程完工后,将成为太湖第三条行洪通道,扩大太湖流域东排入海规模,同时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
疫情之下重大水利项目迎难而上
初夏的江南,塘浦圩田之上万物生机勃发,迎来水利建设的黄金期。
但疫情之下,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并不容易。
5月16日,在吴淞江整治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有序排队,开展日常测温、查码后进入施工现场。为保障项目开工,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审批、闭环管理,推动项目开工实施。省市水利水务部门派驻负责人现场驻点指挥调度,每日一会商,跨区域协调,重点突出问题当日解决,有效助力项目推进。
根据疫情管控要求,参建各方主动对接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细化各项管控措施。结合区域“人、物、环境”风险,分级分类划分防控区域,设立工地出入口门岗24小时值班,强化实名制考勤登记和人员出入查验。对接本地医疗机构,每两天组织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确保现场所有人员持有48小时有效核酸阴性检测报告。现场人员采取施工区和住宿区之间“两点一线”闭环管理。物料船运人员提前报备,实行不上岸闭环管理,卸完即走。施工机械全部在昆山本地范围内调度,全程可追溯。
苏州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吴向阳介绍,针对吴淞江整治工程的特点,苏州探索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新思路、新机制,在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海事部门现场增设两艘警戒船。建设单位强化监督检查,细化制定各类管理制度,努力打造放心工程、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11项“治太”重点水利工程顺利推进
水利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吴淞江整治工程的开工,不仅是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流域防洪保安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组合行动。
近年来,我省围绕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不断加快推进太湖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全线通水,标志着我省太湖流域‘两进三出’引排格局的全面实现。”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喻君杰介绍,包含吴淞江整治工程在内,我省新一轮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水利工程共11项,常熟枢纽更新改造、走马塘拓浚延伸、东太湖综合整治、太湖污染底泥生态疏浚、新沟河延伸拓浚、望虞河西岸控制等6项工程已完成,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已实现通水,环太湖大堤后续工程年内将全部完成。望虞河拓浚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完善,太浦河后续正在推进一期工程可研报告编制。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骨干工程有序推进,为增强太湖地区引排水能力创造重要条件。2002年“引江济太”实施以来,水利部门累计引水340亿立方米,相当于8个太湖的蓄水量;排水464亿立方米,相当于11个太湖蓄水量,战胜2020年全域大洪水、2021年超强台风“烟花”,实现了“大旱夺丰收、大水现祥和、强台无伤亡”。
与此同时,太湖内源污染整治有序实施,累计实施太湖生态清淤131.3平方千米,清除污染底泥4300万立方米,实现内源减负。太湖水环境呈明显趋好态势,氮磷等营养盐浓度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湖泛、蓝藻水华发生频率趋降,太湖连续14年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的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高标准、高质量、高成效、高安全地实施吴淞江整治工程,尽早发挥工程防洪、排涝、生态、航运等综合效益,将其打造成为一体化核心区域标志性水利工程,为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陈杰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洪叶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编辑: 王建朋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