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让我来普及一下跨国公司的定义,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框架

阅读:

(二十)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

1.含义: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其表现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影响:

A。积极: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B。消极: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D。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PS:经济全球化的话题下,看看逆全球化吧,它太可怕了!

英国脱欧就是典型的逆全球化举动,英国这个世界近代史上最大的全球化推动者和受益者脱欧,向世界宣告的就是逆全球化的最强信号。美国政府以及大量国家宣传引导的“去中国化”,同样也是逆全球化愈演愈烈的标志。疫情之下,逆全球化似乎成为了一种主流。

著名投资家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中将“市场比作钟摆”,市场大多时间处在波动的状态,同时具有非常强的自我纠错能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将“回归均值”现象发现的重要性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相并列,将这种“钟摆”状态推演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之上。“全球化”这件事也大概率会遵循“钟摆”模式,只不过钟摆的中心是在移动和变化的。

短期来看,在疫情和民粹主义日趋加剧的背景之下,全球经济很可能会步入逆全球化的道路,一些具有相近价值观的国家很有可能“抱团取暖”以保证市场规模。在这个小团体中,带头大哥们必然会拉上一众小弟继续以低成本维持自己发展,对某些(特别是类似印度。越南这些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国家而言,这可能是一个机会。当然,可以预见,在这个小团体中不会有中国的身影,这正是带头大哥和小弟们的共同利益所在。长期来看,全球化仍是大势所趋,这个结论是由经济学原理推导得来的。

首先,全球化是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亚当。亚当斯密在其开山著作《国富论》中系统而全面地阐述有关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这一理论至今仍然适用。由于全球各国经济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均衡导致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一个双赢的制度。发达国家可以将附加值低的产品放到欠发达国家去生产,进而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快速增加社会财富,而欠发达国家也得到了经济发展的机会。不过,发达国家从来不是救世主,如果没有比较优势断不会做损己利人之事。甚至可以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了让国际分工存在,各国发展必须要维持不平衡状态,大同世界,算了吧。此外,现今世界产品的分工细化到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分工越细就越需要合作甚至国际间的合作,因为很少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力资源供给市场(这也是中国拥有很多完整的产业链的原因)。

其次,经济全球化是资本逐利的需要。资本的本质是追逐利润,即便是国界也阻挡不了逐利的脚步,对西方国家(特别是以选举政治主导的西方国家)而言,尤其不能忽视资本的力量。而且,资本已经让很多大公司不再具有明晰的国家边界属性,腾讯。阿里巴巴只是中国公司?GE家电是美国公司?看看他们的股权结构就知道答案了。可以说,现今的世界存在着两种秩序,一种是以军事政治为主导的国家秩序,另一种是以资本为主导的商业秩序,两种秩序相互渗透。影响与制衡,共同左右世界的发展。

再次,无论资本还是政治,有两样东西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一是低成本,二是相当规模的市场。正是这两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印度。越南等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工成本优势已经不是很明显,但至少中国还有生产力水平及效率的优势,市场规模更是冠绝全球,让资本抛弃中国,可能吗?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近些年中国的产业更新。升级也一直在进行中,我们看到有一些劳动力成本占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或完成了向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转移,不仅仅是国际工厂,包括一些国内的企业其实也都开始将制造环节搬到这些国家。中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向高附加值产业移动。相应的,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也在向这些产业移动,而这些产业正是西方发达国家历来的优势产业,如果这些国家的技术创新停滞不前,那么在中国的体制驱动下,可以预计将很快在这些产业占据优势。

但中国已经成为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倡导者,有碍于此,在贸易战和大封锁之前,我们一般不会过于积极地追求某些行业的全产业链建设,比如说电子行业。贸易战到今天,对我国某些行业是个难得的机会,因为之前不敢搞或者偷偷摸摸在搞的事情,现在可以大张旗鼓。因为“你封锁我,我只能自己搞”,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国家“大基金”正在扶持某些产业快速的发展。因此,短期的逆全球化难以阻止中国向全球产业链的顶端前进。

那是不是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引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衰落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是不是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呢?(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我们排除历史文化等方面不讨论,单就经济学上讨论,我认为并不必然。产业链是不存在天花板的,或者说国际分工会移动。比较优势也会变化,重要的是科技与创新。比如在中美贸易战伊始,大家看到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居然大都是粮食作物,美国俨然成了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很多人眼中是很low的产业啊,但其实,美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正是高科技手段让比较劣势变成了比较优势。再比如服装制造业,假如中国未来的服装制造业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工和厂房,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那服装制造业就可能再变回中国的比较优势,国际分工就会随之进行调整。所以,只要整个世界还在保持创新的步伐,大家就有不断分工协作的可能,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

3.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总部,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其目标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其业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自的优势组织生产。其作用是促进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其是经济全球化有利载体。

4.WTO:

A。地位:是世界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B。作用: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制订贸易基本原则和协定。提供解决贸易争端的场所。

C。基本原则:非歧视性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两部分,是WTO中最重要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D。机构设置:会议机制(部长级会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

E。常设机构:总理事会(部长级会议休会期间,其职能由总理事会行使)。专门委员会。秘书处与总干事

F。我国加入WTO的利弊:

A。利: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B。弊:经济发展风险显著增加。

E。我国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B。加快转变对外开放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C。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开放,发展服务贸易。

D。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

E。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PS:中国目前的对外开放已经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最早说引进来,是将国外的低端制造业引进来;再说引进来是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引进来;而现在说引进来,则除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外,更突出重视引进来的量要加大。而当今的走出去,则出产品走出去,到资本走出去。资本走出去一方面,可以大大加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应对贸易摩擦。近年来,中国不断遭遇反垄断反倾销调查,国际投资环境是出了问题的。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有个别国家有所指向,心怀不轨。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冷静面对。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对于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贸易顺差国家,更可怕的是,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只要它在世界市场中,它就会发现自己完全不可能避开中国这个制造业的总中枢。一个你既无法离开它,又在不断地吸取你本国资本的国家,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可怕的。所以中国当下看重新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便是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另外,中国政府也要学会主动参与到WTO的各类规则的制订与修改中去,不仅是适应规则,更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这里就再涉及两个以对外贸易为主的企业类型名词,即出口贸易型和对外投资型。定义顾名思义,看到别陌生。)

F。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F。我国企业遭遇国际贸易摩擦时应当如何应对:

A。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国际竞争力。

B。企业要积极应诉,利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利益。

C。企业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和品牌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5、经济全球化为什么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

可以分别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入手。在生产关系方面,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张、资本的全球奔走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生产力方面,主要是生产社会化与国际分工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一方面,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商品的销售客观上需要拓展国际市场。科技进步为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从而使这些经济资源的流动由需要变为现实。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便捷,使资本能在几分钟内通过投资者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就完成跨国界的流动。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使发达国家率先完成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在西方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了发展中国家,使得以跨国组织生产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分工、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得以完成。总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二是现代信息技术基本上由发达国家掌握,三是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四是发达国家左右着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