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绝大多数老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是什么,养老金排名第二没有什么能够排名第一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年轻人的生活和经济压力愈来愈大,很多时候工资一发偿还完各种贷款,手头的积蓄就所剩无几了,即使想给父母提供物质方面的帮助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很明显这个社会给予老年人的舞台很少,绝大多数老人就算退休后的身体素质再好,也很难走上再就业的道路。
可以肯定地说,养老金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晚年生活的质量,我们都知道我国养老金的发放,向来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展开来说就是同等条件下,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可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近期有粉丝在后台投稿问,退休人员工龄在20年、30年、40年这3个不同档次中,未来可领取的养老金能相差多少?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其中的关系。
养老金的组成共计3部分,其中不论身份全体退休人员可领取的叫做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65岁为101)。
如果你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者,且在2014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后办理退休手续,还能领取一笔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社保平均缴费指数*账户前工龄(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具体是从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在发放退休待遇老办法基础上,额外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
按照当前的规定来看,我国养老保险的缴纳,是具有强制性的。凡是参加工作的正式员工,用人单位都得给职工缴纳五险一金,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所以一定程度上,工龄就代表了个人的缴费年限,工龄越长的人,一般缴费年限也越长。但这不是一定的,因为很早之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不完善,或者劳动者对养老保险的缴纳不重视。以至于明明有三四十年的工龄,实际缴费年限却只有十年,甚者是更少。
假设老王、老李、老张的工龄分别为20年、30年、40年,他们的个人账户储蓄额分别为5万、8万、10万,缴费年限为20年、30年、40年,退休年龄分别为55岁、60岁、60岁,所在地区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7000元、8000元、8100元,社保平均缴费指数为0.7、0.9、1,三个人都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代入各项数据可知,三个人的养老金分别为1494元、2856元、3959元。
老王
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170=294元
基础养老金=7000(1+0.7)/2*20*1%=1190元
养老金总和=294+1190=1494元
老李
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0/139=576元
基础养老金=8000(1+0.9)/2*30*1%=2280元
养老金总和=576+2280=2856元
老张
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0/139=719元
基础养老金=8100(1+1)/2*40*1%=3240元
养老金总和=719+3240=3959元
当然工龄只是影响养老金的一大因素,除此之外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个人缴费年限等,也影响到手养老金的多少。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