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我们的星,我们的光,一路上风雨无阻给与力量,每一次深情目光用力鼓掌,只为了让我们飞向更高的地方……” 9月10日,西南政法大学推出原创音乐MV《星光》献礼教师节。作品表达西政莘莘学子对师长无尽的感恩与爱意,同时也诉说着西南政法大学与法治同行,育时代英才的悠悠岁月。《星光》音乐MV邀请了众多师生出演,其中有一位就是全国资深法学家、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应德。
周应德,1924年生,重庆南川人,著名法学家,侦查学理论家和教育家、我国第一个刑事侦查学副教授、教授。他创办了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刑事侦查专业,编写和审编刑事侦查学有关教材及案例资料300余万字,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编委兼《刑事侦查学》词条主编。
1953年至1985年在西南政法学院任教,历任刑事侦察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任四川大学教授兼法学研究所所长。连续从事法学高等教育四十年,1992年离休,享受地专级待遇。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终生)。
音乐短片中的周应德教授满头白发,但精神面貌极佳,仍在伏案书写。一眼望去,竟看不出已然是一位百岁老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七十年来,周应德教授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勤勉不休。
抗日救亡,好男儿志在平天下
“拼十年地下,抗日救亡,反饥饿、独裁、戡乱,争取民主和平。惊雷动。趁熏风时雨,树桃李精英。春色满园,半世刑侦。”这正是周应德教授自己所作的词,寥寥数语,展现了他极不平凡的一生。
周应德出生于重庆市南川县(今南川区)一个有革命传统的家庭,家人都是革命积极分子,他也因此深受影响,革命热情高涨。考入中学后,周应德通过学习慢慢开拓了眼界,提升了能力,也在此期间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他立志要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为抗日救亡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校期间,周应德参加了抗建读书会、怒潮歌咏队、兴群剧团等宣传抗日。他还3次见到了周恩来总理。“最末一次,是周恩来到联中作演讲,讲了3个多小时,最后他为同学们题词留念,勉励大家‘在伟大的抗战时代,不应空空度过,同学们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周应德回忆道。
在那样激情的岁月里,他愿意为了守护国家而付出所有。18岁成人之际,周应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期间,他给进步教授章任堪偷送《新华日报》;毕业以后他先至江津女中教书,后去了永川,以永川县法院首席检察官的身份作为掩护,积极开展地下工作……就这样,周应德于黑暗、危险之中,度过了整整十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举国欢庆,而周应德也结束了为期十年的地下工作,迎接期待已久的曙光。
春色满园,为国为法树英才
1953年,时任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审判员的周应德,调到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任教,教授刑法课程。教学过程中他深入钻研,不断探索刑事侦查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及其学术体系。
1979年,周应德主持开创我国高校第一个刑事侦查本科专业,先后开设了十多门侦查专业课,推动并形成了我国刑事侦查学专业的本科教学体系,他也是我国第一个刑事侦查学教授。
1985年,周应德组织、领导筹建国内高校第一所司法鉴定中心“西南政法学院鉴定中心”,将司法鉴定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改变了此前刑事证据鉴定由公安系统独揽、自侦自证的局面。
回想往昔在西政的岁月,他充满感激:“我的一生,主要是以刑侦为主,靠刑侦吃饭,以刑侦起家。我在刑侦方面取得的业绩,是西南政法学院给我基地,给我创业的机会,给我条件”。
到如今,周应德已然达成了心中所想,桃李满天下,其门下弟子遍及全国公检法系统。面对这样的现状,他愉快地说:“这是我最想看到的,也是我最欣慰的”。
一个人的精神力是很强大的,你愿做就永远能做,正如周应德在西政校歌中的作词“静思睿智,穷学术之浩瀚”,我们要一直在学习的路上,“继往开来,吾辈当先”我们要一直在前进的路上。新一辈的西政学子志存高远,也必然能够继往开来!
关注“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自西南政法大学新闻网、西南政法大学官网、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