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来自《在这世界的角落》
我先生一个男性朋友在筹备婚礼时,和他老婆因为两个地方习俗差距大,有些争论。
当时我以过来人的身份,提了一嘴,说我和先生也是不同地方的人,习俗也不相同,好在我爸妈不讲究太多传统,省去很多礼仪的麻烦,也尊重男方的习俗,所以最后婚礼办下来,两家并没有多少矛盾之处。
我本意是想赞赏我爸妈,不被传统习俗束缚,思想开明,也想借此劝那对新人,说服双方父母不要过于追求那些礼节的事,更重要的是年轻人感情好就好了。
不曾想男性朋友的老婆来了句:“那是因为你们潮汕人重男轻女,嫁女儿没有看得比娶媳妇重要,要是你爸妈娶媳妇,他们就会讲究各种礼节了。”
我瞬间哑口无言,心中不免有些委屈。
一来我不认为我爸妈嫁女儿就不重视了。我了解他们,他们本来就没有很多传统礼节的概念,而不是因为嫁女儿才什么礼节都省了。
早些年我们还在农村住,隔三岔五村里人就会倒腾着去祠堂祭拜祖先,后来我们搬家到区上住,我爸妈索性就不去祠堂祭拜了,自己在家里简单拜拜就算给祖先献上诚意了。
弟弟买房子的时候,挑来挑去,最后挑了14楼,这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是一个忌讳的数字,但我爸妈甚是欢喜,只要孩子喜欢啥都好说。
他们本来就不是那么迷信的父母,所以我结婚时,自然不要了很多繁杂的传统礼仪。我们彼此都觉得很轻松。
二来我作为一个潮汕女孩,重男轻女在我的成长过程里,带来的伤害确实也不小,你既已知其中的偏心不公,又何须在伤口上撒盐呢?难不成要我亲口承认自己不被重视吗?
当然,事后我并不计较那些话了,只是后来又听到许多关于“重男轻女”的抨击说辞,我不免有些不乐意,想以当事人的身份来聊聊这件事。
01.
「作为潮汕女孩,我确实有些委屈」
因为重男轻女,妈妈生下姐姐和我后,寄希望于第三个孩子,希望能是个男孩子。事与愿违,听大人说起,妈妈生完妹妹当天就哭了,因为又是个女孩子。
我从小就跟着姐姐和妹妹玩闹。姐姐读书成绩好又是家里长女,妹妹样貌讨巧性格又活泼,她们俩都是瞩目的,唯独我只能卖弄自己的乖巧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三人行的局面,我总是最吃亏的那个,但好在妈妈喜欢我的乖巧。在姐姐妹妹那边受的委屈,可以从妈妈的夸奖中得到弥补。我从不觉得家里有偏心这样的事。
第一次惊觉妈妈的偏心,是比妹妹小三岁的弟弟。弟弟还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他和我们姐妹有什么不一样,他只不过也是妈妈的小孩。
我那时很喜欢啃鸭翅,姐姐妹妹都不喜欢,她们嫌弃骨头多,没有肉。所以每次妈妈买卤鸭肉回来,鸭翅都归属我。自己喜爱的东西刚好别人都不喜欢,那种不用争抢的感觉太好了。
这样的好事一直持续到弟弟稍稍长大,我读小学时。小男孩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啃得动鸭翅,并且还挺好吃的,于是他向妈妈传递了鸭翅好吃的信息。
有一天妈妈照常买来卤鸭肉,还没到饭点,弟弟就先端起一只碗,将鸭翅一块块地往碗里装,代表那是他的了。我看着那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鸭翅,几乎就没了,委屈地跑去找妈妈告状。
但遗憾的是,妈妈不但不阻止,反而支持他,只说留点给姐姐。从那以后,先把喜欢的东西挑走,成了弟弟的专属特权。
直击妈妈的偏心,就像你看到盗贼在抢你的东西,你转身找到一名警察,但是警察不理会反而说让他抢吧,那是一种明目张胆的不公正。
两年后,家里又来了一个小妹妹,大概妈妈还想要个男孩子,遗憾又是个女孩吧。她虽然比弟弟还小,但重男轻女是不分年龄的。妈妈总会给哥哥买新玩具,却让妹妹玩剩下的旧玩具。
重男轻女的方式之一,就是儿子要的东西,一定优先满足,女儿要的东西,非必要就算了吧。
小时候这些偏袒,其实都像过眼云烟,长大后可以轻描淡写地说一声“无所谓了”。但关于教育的偏袒,是我觉得最受伤的。
我周边很多女孩,读完初中,甚至只上了小学,就进工厂打工,每月寄钱养家,二十三四岁就寻思嫁人生孩子了。
我妈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最懂跟人要钱的难受滋味。她因此不愿意四个女儿将来跟她一样,当家庭主妇,靠跟丈夫要钱过日子。于是坚持说服我爸,让女儿也读大学,将来能自立。
我爸高中毕业去打工,因为缺少一张拿得出手的文凭吃了很多亏,这让他潜意识认同教育这件事。加上那会儿,大学生群体并不像现在这样庞大,家里能有个大学生就是上了个台阶的感觉。
我爸盘算完,决定努力给我们女孩子也读大学。他心想将来家里五个大学生,光景一定前途无量。
尽管给儿子上大学,是他们毋庸置疑要做的事,而给女儿读书,是他们深思熟虑后才决定的事,但我依然觉得庆幸,他们的教育觉知比我很多同龄人的父母已经开明了很多。我和我的姐妹因此有机会上大学读书。
但供养五个大学生,压力真的不小,何况我们一家只靠我爸一人赚钱。那些年,我爸经常和我妈埋怨工作困难、赚钱不易。而我妈没办法开源就想尽办法节流。
那几年,看病花钱是浪费钱的表现,有点小病小痛也是不该发生的错事,我和姐姐妹妹有时生病也不敢告诉我妈,自己胆战心惊地熬过去算了。
在给予女儿们读书的艰难日子里,难以喘息的时候,妈妈的责骂就会变得异常难听。她最常说的就是,我们作为女孩子,读书是在吸爸爸的血,啃爸爸的骨头。
每每想起这句话,我就无比委屈。要知道受教育,也是我们女孩子应有的权利啊!如果不是他们一味追求要生男孩子,家里至于这么多孩子吗?压力至于现在这么大吗?我们不过是你们生出来的家伙,凭什么要背负这本不应该的不公平。
让我爸妈想不到的是,女儿们读书都还好,反而是唯一的儿子,读书糟糕透了。后来弟弟靠高昂的学费,挤进了一家本科学校,总算混到了一张本科文凭。
但爸妈从来没有责备弟弟没有好好读书,造成他们要支付更高昂的学费,反而是一种“只要他肯去读完这书,拿到文凭就好了”的心态。
我感谢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下,我爸妈给予了我教育的机会,但我的感激又是扭曲的,我时常替潮汕女孩委屈,我太明白那条读书路,布满多少谩骂责怪,甚至能看到一路血淋淋的模糊样子。
我们无数次挣扎着放弃读书这件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应该读书,痛恨自己无能为力,但又渴望靠读书改变命运。十几岁的女孩,早已失去单纯读书的快乐。
重男轻女的方式之二,儿子的教育砸锅卖铁也要无怨无悔地供给,女儿的教育是爸妈的“血和骨”熬出来的。
读书应该是我和姐妹们,在爸妈那里拿到的最好的保障了。因为读完书之后,家里的任何财产,和女儿们都没有关系了,这是无需声明的默契。
妹妹天生乐观,她常说我们家也算是百万资产的家庭了,老家有两处宅基地,区上又有一套房子。但那些东西跟我们女孩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将来都是弟弟的资产,我们都是净身出户的主。
我是家里第一个结婚的人,妈妈跟我说他们不会准备什么东西给我的,男方给的礼金,她收下一些,去置办礼节上应该用的东西,剩下的部分就当是给我的嫁妆了,让我该买什么就自己去买。
其实我不应该有意见,有些地方嫁女儿父母是用“卖女儿”的思维对待,强行要收很多礼金然后占为己有,认为养大女儿嫁出去,收点钱是应该的。还好我的父母没有这种想法,他们只是表达没有东西可以给女孩子。
但后来我看到很多女孩子出嫁,娘家人送了很多东西,而我什么都没有,反而是婆婆,可能怕新娘子不够面子,比起娶大儿媳那会,额外多送了我一条金手链,让我结婚的时候佩戴。
说不委屈是不可能的。就像妹妹说的家里资产过百万,可是女儿出嫁也得不到一丁点东西。
作为女儿,并不是真的要拿父母多少资产,也并不是想比拼什么东西,只是想在人生很重要的时刻,得到一点不那么偏袒的关爱。,毕竟我也是这个家的一分子啊。
重男轻女的方式之三,儿子继承家里所有的财产,女儿们全都净身出户。
作为潮汕女孩,我的成长之路确实不断被老一辈“重男轻女”的思想荼毒了,我心中一定是有委屈的。但我不是最委屈的,在那样的环境下,我的爸妈给了我大学教育,他们不会像卖女儿那样把我嫁出去,我虽有委屈但也尤为感激。
02.
「重男轻女有错,但请别抨击潮汕父母」
因为重男轻女,潮汕女孩确实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不公的待遇,这些都是事实,不可否认。但每每有外地人当着我的面,抨击潮汕人重男轻女的时候,我虽作为一个受害者,却十分不愿意。
这种感觉就像,你觉得父母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对,但外人批评他们的时候,你就会跳出来保护他们,不愿意他们被抨击。因为你比任何人都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追根到底你发现错的是环境,而不是环境里的人。
我一直坚信,环境造就人。潮汕地区确实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但人又有什么错呢?
妈妈是六十年代的人,在她们十几岁的时候,爸爸去世,家里劳动力只剩下大哥二哥,每回家里煮点粥,稠的带有米糊的是哥哥们的,至于女人只能喝粥水,因为她们力气有限,帮扶不了家里太多。
重男轻女是有一定发展依据的,而我们的潮汕父母也是这一大背景下的受害者。没有人天生就重男轻女,只因为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才变成了这样的人。
我认识一个番禺女孩,嫁给了一个湛江人,男方家里比较穷,生活习惯比较落后,公婆都有些迷信。岳父岳母于是经常背地里吐槽,什么年代了还迷信这些东西,顽固落后。
我会比较反感这样的抨击,因为换位思考下,假如男方和女方的出生地交换一下,背后吐槽人落后的岳父岳母,大概也会变成迷信的老太婆和小老头吧。你今天所谓的科学开明,无非是因为你生长的环境崇尚科学了,而不是你本人有多么科学,千万不要自视清高。
我后来参加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对朋友的婚礼,女方是江西人,大家都知道江西是出了名的礼金高,迎亲的过程就因为钱的问题闹了些矛盾。
对方说他们有两个侄子,必须人均一千二的红包,但婚礼筹备前,新郎新娘都不知道有这个习俗,所以没有包这个大红包。一个小孩因为没有当场收到大红包,就吵闹起来,小孩妈妈就开始跟迎亲队伍的人闹,说我们没有诚意,红包不够。
除了俩侄子,其他那些小孩子按照习惯我们也封了红包,一个红包一百元,他们收到红包,当场拆封,看了之后直接嫌弃好少。其实在广东,迎亲红包大概也就十块钱一个,主要用来闹闹氛围,没想到这边一百在小孩眼里都嫌少了。
总之那场迎亲,给我留下一个“江西人很爱钱”的印象。我很惊讶那个孩子的妈妈,竟然可以因为钱的事情,在亲戚结婚的日子里吵闹,一点也不识大体。我更惊讶那些小孩子这么见钱眼开,当场嫌弃少。
江西人礼金高,是全国皆知,如今闹了这一出,像是印证了这个说法。但我看到江西人,依然不会忿忿不平地、自视清高地抨击结婚礼金高这些事,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生长在那里,我也会是那样的想法。习俗有问题,但不应该怪人。
重男轻女的确错误,迷信势必不科学,礼金高纵然不可取,这些都需要批评,但环境里面的人,不应该被抨击。因为环境造就了人,你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多多少少就变成那样的人。
而想要改变一些陈旧的东西,不是仅凭几个人的力量,想改就改的,而是需要几代人,通过不断教育,慢慢摆正的。
潮汕父母也在慢慢进步,你看他们多么努力地送孩子去上学,他们的孩子受了教育,又会去掉那些落后的观念。每一代人都在努力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身边不乏潮汕年轻人,只生育了一个女孩子,也没有打算要二胎。这一代人大多数早已没有了“重男轻女”的腐朽思想。
一些闲聊,只希望谈到糟糕的习俗时,人们可以心平气和地抨击习俗,而不是自视清高地抨击习俗当中的人,因为环境造就人,何况在教育有限的年代下,很少人能做到独善其身。
作者简介:
全网同名「冧小尔」
❤专注→自媒体写作 | 成长干货 | 学习 | 励志
❤失业假装上班2年,4次考编失败
❤相信“你只管努力,老天自有安排”
❤小富婆梦!成为经济独立の自由职业女性
喜欢我的分享,欢迎关注、点赞、收藏~~~
了解我请点击↓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