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日常]内幕信息: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内企业如何应对国外贸易壁垒?

阅读:


技术壁垒、卡脖子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贸易技术壁垒,却被提及得很少,比如食品贸易壁垒。主要影响因素是食品安全,通过认证体系、安全标准、技术手段等规定的修改,达到制约食品出口的目的。


类似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所有进口食品的化学品残留限量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就对我国出口日本的食品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食品安全与经济、政治、科技技术等息息相关,食品标准的水平通常也代表了食品的安全水平,决定了在国际食品贸易中的竞争水平。我国的食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技术体系标准特别严格复杂的国家,这就导致遇到食品贸易壁垒的概率很高。

小到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比如日本2000年的JAS法规规定销售者对其出售的食品的原产地要明确标示,以及日本的食品身份证制度等。不符合要求的包装和标签,将被禁止进口或销售。


大到绿色环境壁垒。通过绿色环境标准、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形式颁布,其中以动植物卫生措施最为常见,是当前限制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还新增了劳工标准和动物福利标准等涉及生产过程的技术壁垒,这些都在不断地考验我国的食品出口贸易。


食品贸易壁垒的最大特征在于不断随技术进步而调整,当出口国千辛万苦跨越了原来的技术壁垒之后,新的技术标准又不断涌现,形成新的制约规则,当进口国由于技术限制减少食品进口,就会造成出口国的产品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企业利益受损,从而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食品贸易壁垒的限制,出口企业可以采取的策略不多:

①调整出口市场,将产品出口到没有限制的地区

②减少或停止出口,后续通过积极改进技术水平克服壁垒限制


需要强调的是,食品贸易壁垒制定的标准并不等于我国的食品不安全,生产技术不达标。


比如日本对进口的菠菜规定的毒死蜱残留限量标准为0.01ppm,高于国际和欧美的0.5ppm的标准,根据国际食品安全标准CAC规定,加工品与未加工的产品应分别制定残留限量标准,日本却将新鲜蔬菜的农残限量标准套用到冷冻毒死蜱和冷冻菠菜上,违背了合理性要求,又提不出科学依据。


当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食品安全相关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覆盖面窄,行业标准不规范,企业也缺乏标准意识,对于国际标准和技术性管理措施不重视,对国际标准变化不敏感,这些都在客观上制约了我国出口食品的能力。



因此,食品企业需要加速完成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将生产方式向绿色化、清洁化、高级化改进,才能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贸易和环保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