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原创]观点发布:首都机场爆炸案,甲乙两人共同谋划为境外某组织窃取我国机密

阅读: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王牌间谍乔治瓦特和希特勒手下一个将军的儿子特许林德,他们二人在中情局的安排之下,以英籍化工技术专家的身份为掩护,窃取了我国原子弹实验任务的详细情况、以及咱们核工业基地地形图、兰州军区战备地形图等绝密情报。

最终,在当时非常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之下,周总理亲自决断,侦破了此案。

那么,乔治瓦特和许林德是谁呢?这两名间谍又是如何一步步地窃取了这么多机密的情报呢?最终,他们二人是否将这些情报泄露了出去呢?这两名间谍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大家好,这篇文章就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1967年,咱们中方以两只老鼠为开头线索,侦破的一起境外间谍案。

1967年2月的一天早晨,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负责海关进出口检查的林华,发现了一名非常可疑的外国人。林华之所以觉得可疑呢,是因为这个持有英国护照的外国人,携带了两只老鼠、准备出境。这在之前的海关检查当中,是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对此呢,林华非常谨慎,他立马向广州海关,以及外贸部外事局作了电传汇报。

接到汇报之后,海关的关长,当时觉得林华这一举动是典型的小题大做,这个关长还觉得,外国人携带老鼠只是为了好玩,而且这也算为中国除了“四害”,因此,关长并没有选择继续上报(差点儿误了大事)。

好在是,外贸部没有忽略此事,接到消息之后,外贸部立马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北京市公安局,负责外贸系统敌特侦察的张文奇那里。

张文奇,虽然只有30岁出头,但他却是一个老练的侦查能手。他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感觉有点不正常,于是,他立马通知了海关保卫部门:一方面,将这两只老鼠扣留下来,送到广州市卫生检疫局检测,另一方面,考虑到外交影响,他让海关人员,先捉两只广州本地的老鼠,交给这个外国人,让他先带着出境。

最后,经过检疫部门的检测发现,这两只老鼠,身上都粘染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物质。而且,经过进一步化验之后发现,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数据,与我国西北核工业基地的放射性数据类同。据此分析,这两只老鼠生活的地区,很有可能是原子核工业基地。

在得知这个结果之后,张文奇冥冥中有种不详的预感,于是,他立马联系人,查了一下这个外国人的资料。

很快,化工部国外局的调查报告,便送到了北京市公安局。据调查,携带老鼠出境的这个外国人,是在我国兰州化工公司工作的一名外国专家,他的名字叫乔治·瓦特,持有英国护照。

针对这些基本信息,张文奇觉得还是不够详细,于是,他又带人去了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查询了一下瓦特的工作背景。

最终,进口公司的保卫部门反应到,几年前,我国通过英国 V.G 公司,引进了一套价值2000 万英镑的化工设备,计划安装在兰州某地。乔治瓦特,就是这项工程中的一个外国技术专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保卫部门还反映到,该工程项目一直没啥进展,负责工程的安装专家,整天闲着没事儿干,就利用“考察安装位置”的理由瞎逛。而乔治瓦特这次出境呢,给出的理由是,要回英国学习新的设备安装技术。

听了保卫部反映的这些情况,张文奇更加怀疑乔治瓦特是间谍了,于是,张文奇决定主动出击,等乔治瓦特返回中国后,当场将其扣押。

一个月后,乔治瓦特返境回来了,张文奇本来是想派人在机场把他扣下来的。但是,在几天前,8月22日,发生了“火烧英代办”的严重外交事件。因此,张文奇犹豫了起来,毕竟,目前还没有非常确凿的铁证,证明乔治瓦特是间谍。这样一来,一但冒然地把他扣押下来的话,可能会在这种环境下,产生不好的外交影响。因此,张文奇只好放乔治瓦特回到了化工基地,不过呢,张文奇也没有大意,他派人一直监视着乔治瓦特。

回到兰州化工基地没过几天,乔治瓦特的妻子也来到了中国,而这呢,也让张文奇怀疑了起来。张文奇推断,如果乔治瓦特真的是间谍,那么,在两方关系紧张、敏感的情况下,乔治瓦特应该不敢自己把情报带出去,那么,剩下的最有可能的途径,就是让他夫人在回国的时候,把情报资料给送出去。

想到这里,张文奇立马决定去找上级决断。但是,由于67年敏感的社会背景,此时局里的工作,处在瘫痪状态,因此,这时,张文奇连找人帮忙做决断都找不到。

而现在,乔治瓦特的夫人探亲也快结束了,马上就要回国,乔治瓦特本人,也已经申请了去香港“休假”,时间紧迫,现在究竟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成为了压在张文奇心中的一块巨石。如果放走了这俩人,国家的机密就很有可能会受到损失;如果扣押了他俩,有可能会引起外交风波。这真是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

最后,万般无奈之下,张文奇决定,去找一位熟识的老同志拿主意。

到了这个老同志的家里之后,张文奇没有时间坐下喝茶,便急不可耐地把情况介绍了一遍。这位老革命前辈,一听案情,也急得直搓手,突然他眼睛一亮说道:“文奇,你去公安部找杨奇清副部长直接请示吧,这时候只有找他了!”

听了老前辈的建议,思前想后,张文奇也很清楚,形势已经越来越严峻了,于是,他决定越级汇报。

1967年8月的一天,张文奇来到了戒备森严的公安部,不过到了这里之后,他才发现,由于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杨奇清副部长也不在办公室里工作。于是,张文奇连忙又去了杨奇清的家里。

进门之后,面对虽瘦弱、但刚强,虽年长、但双目炯炯有神的杨奇清,张文奇尊敬地快速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便详细地把情况,给杨奇清交代了一遍。

听了张文齐的描述,杨奇清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因为搞核武器工程的情况,杨奇清是非常清楚的,再加上当时,正是我国西部地区,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没多久,在这种重要时期,竟然有外国间谍敢在此涉足,真的是胆大包天。

接着,杨奇清直接干脆地说道:“不能放,不能放,放走就是犯罪!文奇,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张文奇回答道:“通过海关可以查获证据,可是现在没有人做主,没办法。”

杨奇清沉思了一会儿后,说道:“ 利用海关……可以,但是,如果瓦特提出要去香港怎么办?”

张文奇回答道:“那只能找一个工作借口把他留下来了”

杨奇清点点头说道:“好!要婉转一点,不要打草惊蛇,要拖住他,给他开一条通道,让他把窃取的情报交给他夫人,我们呢,同时派人盯住他们二人!”

听了杨奇清副部的决断,张文奇呢,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过,在骑着车子回去的路上,他的心情一半是喜悦,一半呢是急切,为什么急切呢?因为离瓦特夫人的出境时间越来越近了。

回到局里之后,在得到杨奇清的支持下,张文奇和同事们加快了行动步伐,5天后,经过周密的布局,终于顺利地在首都机场,扣留了瓦特夫人。

果不其然,从瓦特夫人的行李包里,搜出了发报机和胶卷,以及一些,有关咱们原子弹实验任务的详细情况。这些绝密情报呢,显然是乔治瓦特窃取的,然后再通过他的夫人送出去。

之后,张文奇将这些证据,送到了有关部门进行鉴定,最终证实,这些胶卷图片,除了包含我国核工业基地的地形图之外,还有七张是兰州军区完整的战备地图,另外呢,还有三张是兰州军用机场的地形图。

再结合前面的分析,一开始,乔治瓦特想要往境外携带老鼠,就是想要通过老鼠身上的微尘,测试我国西北原子弹基地放射物的实验数据,然后呢,再推算出咱们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机密。

到此为止,完全可以推断,乔治瓦特就是个训练有素的间谍。

结果出来之后,事不宜迟,张文奇立马去了杨奇清副部的家里,汇报情况。听了张文奇的汇报,杨奇清皱着眉,在屋里不停地来回踱步。突然,他停了下来,然后拿起桌子上的红色电话机,拨了一个电话号码,电话接通之后,杨奇清说道:“我是公安部的杨奇清,要向总理汇报案子”。这时呢,张文奇顿时睁大了双眼,他没想到,杨奇清直接要请示周总理了。之后,周总理的声音便从电话的另一端传了过来,张文奇在旁边也听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接着呢,杨奇清在电话里,简单扼要地向周总理汇报了这个案情。周总理在电话里边听边问,最后周总理明确表示:“这个案子,大有可为,一定要搞到底,如果侦破的话,对于外交斗争和外贸斗争都是非常有利的”。

电话挂断之后,杨奇清兴奋地说道:文奇,你听见了吧?周总理说,这个案子大有可为,一定要搞到底”。张文奇兴奋地表示:“听见了,我听见了”。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走出杨奇清的家门之后,张文奇不敢耽搁,他立马,先是找了个理由,把乔治瓦特的夫人从机场带到了公安局。不过呢,在表面上,张文奇并没有说出,我方已经掌握了瓦特是间谍的证据。而且,也没有去抓瓦特,但是,张文奇开始让人,对瓦特的电话进行了监听。这样做呢,就是想要通过瓦特,看看还能不能引出更大的鱼。

说来也巧,刚刚监视两天之后,还真的发现了一条大鱼。这一天呢,乔治瓦特接了个电话,在电话里,他用各种暗示的语言,表明了自己夫人的“失踪”。和乔治瓦特通电话的人,名叫许林德,对此,具有敏锐侦查嗅觉的张文奇觉得,这个许林德很有可能也有问题。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许林德的身份,张文奇决定,以技术专家的名义跟着中国进出口公司考察组,去兰州化工基地查一下。

几天后,考察组的到来,立刻引起了外国专家们的注意。尤其是张文奇的出现,因为张文奇是个生面孔,之前呢,并没有来考察过。

来到兰州基地后,经过商议,为了在短时间内甄别出这些外国专家们的真实身份,张文奇建议考察组和这些外国专家组,举行一次会议,让他们具体汇报一些最新的技术问题。以此来查看一下,他们当中,是否有着冒充技术人员的间谍分子,尤其是,瓦特电话里提到的那个许林德。

考察组的组长,也很配合张文奇,他立马去找到了兰化公司的副总李岚,让李岚安排这样一场“技术交流会议”。李岚呢,没有拒绝,当然了,他也不敢拒绝。当天晚上7点,这场交流会,在兰化公司的会议室内正式开始。

会议室里有一个非常大的长方形的会议桌,摆在了房间的中央,桌子两边分别坐着中国技术考察组的人员,以及外国专家组的技术专家等10多个人。

这次会议的主讲人,安排的就是许林德,目的,就是看看你这个许林德,到底是不是所谓的高级技术专家。

会议开始后,许林德的桌子前,放了两大摞技术资料,似乎显得非常有权威。但往往呢,越是这样想要表现什么,他心里反而越缺少什么。

果不其然,会议正式开始之后,许林德开始照本宣科地讲一些,什么耐火工艺呀,什么原料配比呀,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外行人来说,许林德似乎就是专家,但对于内行人来说,他就是在读一些基本的概念,根本就没有什么先进的技术。咱们中方几个技术人员,都听得有点不耐烦了,有的吸着烟,有的闭着眼睛,甚至有的根本就不听了。而许林德呢,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些,他还在照本宣科地读着。

看到这种情况,张文奇心里也有数了,他端着两杯橘子水,把其中一杯送到了许林德的面前,这个时候,许林德说的正是口干舌燥,他对张文奇的这个举动非常感谢,于是他停了下来、开始喝水,张文奇则趁机问道:“许先生是出生在美国吧?”,许林德呢毫无提防,他顺口回答道,“你怎么知道我是美国人?”

张文奇回答道:“我听你讲话,好像是美国口音,不像是英国口音”。接着,张文奇又补充了一句,“我也出生在美国”,听了张文奇的解释之后,许林德开心地说道:“ok,那我们是朋友”。

通过这番交流,张文奇已经明确知道了,许林德虽然拿着英国护照,名义上是英国维克斯吉玛公司的专家,但实际上却并不是英国人。

会议结束之后,虽然说,张文奇确定许林德很有可能是间谍,但是,却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只好先从兰州返回,商量下一步的决策。

回到北京之后,张文奇连家都没有回,直接去了杨奇清副部的家里。进门之后,张文奇发现,杨副部长的心情沉郁,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想必为此也操了不少心。张文齐汇报到说:“现在又查到了一个名叫特鲁茨.封.许林德的人,这个人30多岁,父亲是希特勒手下的一个将军,他目前虽然拿着英国的护照,自称自己是技术专家,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听到这里,杨副部长立马兴奋了起来,拉着张文奇坐了下来,让他慢慢说。

张文奇接着说道:“经过后来的侦查发现,许林德这个人在兰州十分活跃,他经常单独一个人到处转悠,偷偷拍摄禁区的照片,而且,对黄河的水位,他也很感兴趣,多次测量”。讲完这些之后,张文奇又讲了其他几条根据,最后,他说道:“抓他绝对没有问题,可是他现在也要求出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听了张文奇的汇报,最终杨奇清轻轻摆了摆手,说道:“为了避免外交影响,我们要准备上中下三策,不能盲目地就把他抓了。第一,如果发现他手里的东西有问题,但需要认定,那么就先扣下东西,放人走。第二,如果东西有问题,现场就可以鉴定,那么就当场限制他的自由。第三,如果东西和人都没有问题,那就放行”。

不得不说,杨奇清不愧是副部长,考虑问题还是比较全面的。张文奇听了之后,兴奋地拍着腿说:“好,我马上按照您的指示执行”。

再说另一边,11月的兰州已经开始寒冷了起来,许林德也加快了搜集情报的行动,并且做好了随时出境的准备。另外,在一次宴会上,许林德贪杯之后,醉醺醺地说到:“我们国家比你们强大,我们对你们的原子弹机密不感兴趣”,这番话,更增加了侦查人员对他的怀疑,因为,这是典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说法。

后来,为了防止许林德将情报通过外交途径或者外交邮袋转移,张文奇一方面,对许林德进行了更加全面的监视和监听,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滞留在北京的瓦特的监视。同时也给北京、上海、广州国际电化局通了个消息,让他们时刻注意境外人员与瓦特的通讯动向。

果不其然,几天后,张文奇在北京新侨饭店,查获了许林德从兰州寄给瓦特的一个包裹,这个包裹里,虽然说装的是罐头,但是在罐头商标内贴处,发现了纸条,纸条里写的内容是:“乔治先生,你夫人带出的东西已经被查获,你失败了,请你写一份向国际法庭控告中方的控告信,写完后设法寄出去,然后你再自杀,以此来制造国际舆论”。至此,许琳德和乔治瓦特这俩间谍的恶行,完全展露了出来,他们两个就是一伙的。

第二天,兰州的侦查人员便传来消息,许林德准备出境了,出境的路线是,从兰州先到北京,然后再转到广州,从广州出境。接到这个消息后,远在北京的张文奇,预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推断,许林德肯定是感受到了什么风声,想要携带情报逃跑。

对此,灵机一动的张文奇,马上做出了三项决定:第一,指示有关部门,只允许许林德购买兰州到北京的136次夜航航班。第二,海关的例行检查,从广州出境检查改为,在北京检查。第三,把北京机场悬挂着136次班机的到达时间版图给撤掉,并且,对外界关于136次航班的具体到达时间,一律不予回复。

第二天晚上,22点10分左右,当许林德从飞机上走下来的时候,一眼便看到了张文奇,这个时候,许林德似乎也明白了,他走不了了。

张文奇把许林德带到机场检查处之后,当场搜出了许林德携带的情报资料,这些情报内容都是以不分行、不分段、没有标点符号的格式书写的,共计72页,全部用了英文大写排列。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写情报的方式,是美国特工特有的方式。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还发现了许林德精心携带的微型胶卷,以及,他手套上还沾带了很多尘埃标本。据检测,这些尘埃就是咱们原子弹爆炸中心附近的尘埃。利用这些尘埃,非常有利于测试出原子弹的当量以及原料成分。

这个时候,虽然已经初战告捷,但是很快,张文奇又有了新的焦虑。

瓦特和许林德提供的口供十分重要,涉及到咱们外交外贸战线的工作,如果要正式抓捕,则需要向上边反映,由上边作出决策。可是,由于67年的社会背景,杨奇清这个时候也被关进了监狱,一时之间,张文奇找不到人决策了。

不过,好在是,第二天,张文奇找到了外贸部的李强部长。李强在听了张文奇的汇报后,立马拿起电话,联系到了周总理的办公室。没过一会儿,电话接通了,李强简单地说了两句之后,便把听筒递到了张文奇的面前,说道:“你直接跟总理说吧”,一时之间,张文奇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非常的紧张。接着,电话里便传来了一个声音,“我是周恩来”,听到这个声音之后,张文奇非常想哭,但是作为警察,他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了下来,说道:“总理,我是北京市公安局的侦查员张文奇,有重要事情向您汇报”。说完这句话之后,张文奇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时,电话的另一边,周总理笑着说道:“你不要紧张,讲具体点”,接着呢,张文奇长舒了一口气,便开始汇报乔治瓦特和许林德这两个间谍的情况。

汇报完之后,周总理说道:“你们辛苦了,要把案子搞到底,祝你们取得更大的胜利”,电话挂断之后,很快,周总理便把批件送到了北京市公安局,内容是,同意张文奇同志对国际间谍一案的处理意见。

在得到周总理的批准之后,张文奇立马带人正式将许林德和乔治瓦特抓了起来,最终,经过一番审讯查明,许林德和乔治瓦特虽然都拿着英籍护照,但他们两个都是美国中情局的人。他们两个以技术专家的幌子来到中国,就是为了窃取有关我方原子弹等方面机密资料。最后,按照处理国际间谍的方法,我方把许乔二人送进了监狱,至此,这起间谍案宣布告破。

现在想想,这起案件真的是好险呀,但凡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可能就要被这两个间谍把情报给送出去了,西方毒瘤一日亡我中华之心不死,我亦需随时警醒斗争!

参考资料:

[1]朱国顺.那些消失的美国间谍[J].新民周刊,2017(22):3.

[2]萧宏.周恩来参与指挥侦破的外国间谍案[J].党史博采(纪实),2005(12):12-15+1.

[3]时锋.周恩来参与指挥侦破的外国间谍案[J].文史春秋,2005(09):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