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翡翠知识

简单明了!玉石碰撞叮当响的原因有哪些,赵简子之子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

今天开始读《古文观止》卷三国语选文“王孙圉(yǔ)论楚宝”,开头一句“赵简子鸣玉以相”就极令人费解。

岳麓版译为:

赵简子做陪客,故意弄响身上佩带的玉器。

上古版译为:

赵简子佩着叮当作响的玉饰,作为相礼。

中华版译为:

赵简子身上的佩玉叮当作响,站在一旁担任赞礼官。

有小出版社译为:

晋国大夫赵简子佩着发出轻脆撞击声的玉片,作赞礼官。

网上有版本译为:

(晋国大夫)赵简子(佩带着能发出)鸣响的玉来和他相见。

这真是费解啊!

有以下几个疑问:

1、“以”是介词?还是连词?

2、“以”若作介词,则“相”是名词;“以”若作连词,则“相”是动词。

3、“相”到底是指什么呢?

试分析如下:

1、岳麓版说赵简子做陪客,肯定没错,因为国君亲自宴请他国外交人员,卿作陪是当然,不可能卿作主。但“相”译作“做陪客”,就太意译了,因为,除国君和客人外,其他的人都是陪客呀,把赵简子译为“做陪客”,又怎么能准确描述作为晋国正卿的赵简子呢?国君之下就是卿啊。

另外,为什么要说赵简子是故意弄响佩玉呢?

《礼记.玉藻》言“古之君子必佩玉”,可知,佩玉是礼仪所要求的;《礼记.经解》云“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可知,玉佩发出声音,也是礼仪所要求的;《大戴礼记.保傅》曰“行则鸣佩玉”。故知,古代贵族因身份的不同,佩玉就不同,步伐也不同。大致而言,身份越尊者,步履越从容;身份越卑者,步履越急促。若身份发生改变时,还得“改步改玉”或“改玉改行”,即通过改变佩玉的贵贱,来改变步履的节奏。卷三“襄王不许请隧”一文中,就有“改玉改行”一词。君子在行走时,要遵循一定的步伐,因为步伐一乱,玉撞击之声就会凌乱;而通过听佩玉声,又可以使自己的步伐得到规范,随时保持佩戴者的庄敬之心。

以上可知,赵简子鸣玉,绝不是故意的,这是礼法所规定的,何来故意一说?

2、上古版译为“作为相礼”,似乎也有可商榷的地方。难道“以”可译为“作为”?“以”一般作“认为”解;“相”译为“相礼”,“相礼”是名词“国相之礼”?

3、中华版译为“担任赞礼官”,仍让人疑惑。既然“相”译为“赞礼官”,则“以”一般为介词,因为“以”作动词,并无“担任”的义项,除非这一句改为“赵简子鸣玉为相”。

其他两个版本就更乏善可陈。

三国的韦昭,在这一句的下面,注为“鸣玉,鸣其佩玉,以相礼也”。看到这个“注”,我们现代人仍然是一脸茫然,真需要有人来写一个“疏”才行。《左传》有杜预的注,后人看不懂杜预的注,唐人孔颖达接着再注杜预的注,是为疏。可惜了,后人没有注韦昭注的疏。

但韦昭注“相”为“相礼”,意思是说,他认为“赵简子鸣玉以相”是补充省略为“赵简子鸣玉以相(礼)”。

那什么是“相礼”呢?“相礼”就是“赞礼”。那什么是“赞礼”呢?赞礼者,今之司仪也。“赞”和“相”都有“主持(礼仪)”的意思,因此,此处的“相”应读为xiàng,是动词“主持”的意思,因此,“以”字就是连词,表顺承,可译为“来”;如果补充省略之后,则应该译为:

赵简子鸣响玉佩来主持宴礼。

文言文确实不能百分百直译,适当的意译是必要的,尤其是韵文。但是,散文,尤其是这种政治议论文,精准直译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意译虽知晓大意,但很多时候大意并非文字之本意,意译成分多了,会使初学者失去很多学习实词和虚词的机会。

以下是题外话:

前些日子读《东周列国志》一文中,我对第十二回中的“宣姜”有十处写成“齐姜”有疑问。本来是就疑问而疑问,但很多评论并不是为释疑而来,他们总是断定“齐姜”就是泛指“齐女”。我固然知道是有这个可能,但我不明白的是,何以“宣姜”只此十处写成“齐姜”,而他处又写成“宣姜”?我也知道,“宣”是谥号。但我的疑问是,何以就只有“宣姜”某个时候写成“齐姜”,而庄姜和文姜就从不称齐姜呢?文姜是否是谥号我不知道,因为其夫是鲁桓公,但庄姜就肯定是谥号。评论者只是说称“宣姜”为“齐姜”是对的,至于为什么对,就总不说出来。我以为,倘若要直接引述卫宣公的话“齐姜误我”,似乎“姜氏误我”或“齐女误我”更合适一些。而另外九处不直接引述卫宣公的话的地方,为什么还是称宣姜为齐姜呢?

一个人无论他读书多与不多,只要他读书的时候,思考了,有了疑问了,就循着疑问去探求答案,这难道不是学习的正确路径吗?倘若别人有疑问,不去释疑,而是直接说,就是“齐姜”,这是应试教育养成的背标准答案的后遗症?

带着疑问去学习,那么,生活中就会带着疑问去思考。也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逐渐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的可贵之处在于,无论思考的结果是否正确,独立思考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让人获益良多。因为,思考对了,下次继续;思考错了,下次改正;如此循环,以至于越来越会思考。

你把独立思考丢了,自己就成了工具人。因为,没有独立思考,就会以人之思考为己之思考。人云亦云,鹦鹉做得更好。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