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为进一步引导全社会增强底线思维和法制观念,提升全社会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和依法依规用地的意识,6月21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为主题,举行了“深耕土地 圳向未来”土地日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
图片
启动仪式上,来自深圳“10+1区”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局的代表手持辖区拼图共同拼就出完整的深圳版图,表达了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人一颗守土有责的初心、一份守土尽责的坚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繁昌点亮装置并致辞,宣告土地日宣传周揭开序幕。
图片
凝聚共识 营造保护利用资源良好氛围
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深圳的建成区已从建市之初仅3平方公里拓展到如今的9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长了50多倍,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形式开展,围绕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等核心内容,对包含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管理理念进行全方位展示。通过H5公益广告信息流推送、短视频平台话题参与、多场线上直播课程和线上VR展馆等数字化方式,宣传周活动将立体呈现深圳“10+1区”在土地资源利用、保护耕地红线工作上取得的成效并将未来发展规划可视化,着力拓宽传播渠道,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关注并参与,将自然资源保护理念深植人心。
孔繁昌在致辞中表示,土地日宣传活动旨在引导全社会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节约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
图片
毫不动摇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深圳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坚守耕地红线,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上一轮总体规划期间(2006-2020年),深圳在落实耕地保有量任务方面是全省21个地市中落实情况最好的地市之一。
2021年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提前谋划、率先探索,组织各区积极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工作,其中光明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1560亩补充耕地以及2362亩永久基本农田整改补划工作,为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光明区因耕地保护工作突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于近日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耕地保有量任务虽然只占全国总量的十万分之二,却具有十分重大的示范意义。深圳将切实发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采取“长牙齿”的硬举措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高标准推进现代都市田园规划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国家下达的指标任务。
图片
多措并举 促进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
长远来讲,节约集约用地是保护耕地的根本出路。深圳坚定不移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发展道路,坚持框定总量、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努力为全国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集约化利用的城市样板。具体来说:一是编制存量发展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积极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二是始终注重地上、地面、地下三维空间的统筹利用,持续推进土地立体开发,打造了福田综合交通枢纽、前海综合交通枢纽等一批立体复合利用的典型案例;三是完善市场配置机制,建立产业项目“遴选+供应+监管”全链条管理机制,系统构建起全覆盖、多层次、高质量的产业空间保障体系;四是构建低效用地再开发制度体系,创新了市场主导的城市更新、政府主导的土地整备、产业用地提容、已出让未建土地处置等低效用地再开发路径。
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基本农田航拍图。乔禺森 摄
据统计,从2019年到2021年深圳产业用地供应实施情况良好,均实现了超计划供应。新供应产业用地都超计划完成,部分年份产业用地计划实施率接近翻倍。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耕土地 圳向未来”是深圳今年土地日的口号,寓意深圳规划和自然资源人将基于有限的自然资源本底,精耕细作,通过坚定不移走低碳绿色、内涵集约的发展道路,纵深推进国土空间提质增效,以存量建设用地最大限度支撑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
(原标题《“深耕土地 圳向未来”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第3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周启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段琳筠)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