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接回一个抽搐患者。
患者李大娘,78岁,老年女性,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春节后以“急性脑梗塞”在中心医院住院溶栓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在家继续进行康复训练,现在家属搀扶下可以走两步,但多数情况下仍是半身不遂,卧病在床的状态。今天,患者在床上突发抽搐,患者及家属都很紧张,遂拨打120求助。
一、应对处理
如果患者是在居家护理期间出现的抽搐,需要上医院进行头颅CT检查,查看颅内情况,是否有脑梗塞复发或是其他器质性病变。
多数情况下,患者先有脑梗塞在先,之后出现的抽搐,多为脑梗塞后遗症。
二、用药护理
脑梗塞患者出现抽搐的后遗症情况,需要进行规律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持续的癫痫状态,应进行降颅压脱水剂应用,可以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注射丙戊酸钠或静脉持续泵入等抑制癫痫发作。如果患者癫痫发作的时间较短,可以口服抗癫痫药进行控制。
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 生命体征的观察
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的变化,以此及时发现脑疝、新发生栓塞和心血管功能的变化。脑梗死后出现发热者其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应严密监测体温变化,如发热立即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尽力将体温降至正常。
2. 出入量的观察
做好出入量的观察及记录,限制液体的摄入量,以防脑水肿加剧,降低癫痫的发生率。
四、安全护理
因为脑梗塞患者发生抽搐,很容易造成骨折或肢体损伤,有安全风险,需要有人陪护,确保患者安全。
五、加强心理护理
脑梗死致残率高达72.5%~75%,许多患者对自身出现的功能障碍表现出焦虑情绪。癫痫发作时,患者及家属常出现惊恐不安等负面情绪,应予以足够的心理支持,关心鼓励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及早进行功能训练或物理治疗,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