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聚焦]热点解说:营改增是什么意思,原料药价格波动大的原因

阅读:

医改北京论坛(第12期)

主题:新时期医保信息系统建设

地点:北京 保利大厦酒店

关注

近日,用于治疗鼻炎、皮肤黏膜过敏等的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原料药一个月涨了58倍,从400元/kg涨到23300元/kg。苯酚(阿司匹林)从230元/kg涨到23000元/kg,涨99倍,刷新了去年原料药最高上涨70倍的记录。

近年来,原料药价格上涨很快,业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行业垄断,但为什么会突然垄断加剧了呢?我们来看这三年来的相关政策,有两票制、营改增、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这些政策的初衷都是好的,可以说都是对症良药,但正所谓“是药三分毒”,这些政策干预市场的副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导致行业集中度提升,增加了行业垄断的可能性。此外,原料药价格飙涨还有环保政策带来的成本压力、人为价格操纵等因素。

下面是业内对此的一些分析和思考,小保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1."两票制"的副作用

“两票制”,指的是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其目的在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压缩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

两票制的施行意味着在过往流通领域中代理商、经销商、配送商的角色将被压缩成一个,流通环节中的层层过票和加价会迅速减少,整个流通环节的销售、推广、配送功能或由既有上游也有终端的大型医药商业公司承接,或被上游的医药制造企业收编,或成为独立的第三方药品服务公司。在整个流通环节的压缩过程中,小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将大量退出或者被收购。

从两票制到营改增的设计初衷,是希望把药企纳入合规流通领域范畴,但同时也加剧了行业垄断,至少医药商业会越来越垄断。当垄断局面形成,商业议价能力增强,甚至可以进行渠道封杀,操作市场价格,直接或间接获取巨大垄断利益。

医药行业需要支付巨额的销售费用,如学术营销议、终端推广等。如果医院垄断销药品售渠道的局面不改变,企业就会想方设法洗出现金来满足垄断渠道的权利寻租。所以,两票制并不能把这部分销售成本压缩掉,不从流通环节出,就会从其它环节出,比如转移到上游的原料药生产环节。

药品从生产厂家到医院,有两种形式:“高开高走”和“低开高走”,前者是出厂价高,流通环节加价少,后者是出厂价低,全靠流通环节加价。现在两票制堵死的是“低开高走”这一条路,药价自然就会高开高走了。

药企进行高开票、底价结算,高开与底价之间的差额,一部分缴纳税费,一部分给经销商。分给经销商的费用,这部份销售费用并没有减少,只是由原来的流通环节支付变成了更上游的生产企业支付。这也是原料药价格飙涨的一个原因。

2.环保带来的成本压力

近几年,环保监管愈加严厉,全国范围的原料药企业均受到影响,随着环保成本的上升,很多原料药的价格也频频上涨。

有企业人员表示,这是国内原料药市场价格飙升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希望地方政府对原料药生产加强环保监管的同时,相关的环保政策和标准要更加明确、细化,对于环保水平已达标的,应允许正常生产,而不是一刀切的全面停产、搬迁等。

3.人为价格操纵

目前国内原料药垄断覆盖面已经很广,不再仅限于小规模品种。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一些原料药企业动辄涨价,给出的理由就是“环保压力”,实际就是垄断。原料药价格操纵已成为很多中小企业的获利模式,其中有商业企业,也有工业企业,而多数涉及到相关原料药的制剂企业都会面临相关问题。

此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也会造成制药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从而加剧行业垄断发生的可能。

无论什么原因,原料药价格上涨都给下游制药企业带来极大困扰,轻则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市场稳定,重则引起市场断供影响百姓用药保障。

4.如何解决?

为遏制原料药垄断,国家发改委近几年一直在展开反垄断调查,严惩垄断涨价的行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也有所行动,但整体收效甚微。

一方面,监管部门对于涉垄断的企业调查非常耗时耗力,一个案件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而惩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太低,远远不足以形成威慑。反垄断调查的只是个别点的突破,无法形成面的效应。

另一方面,企业对反垄断调查有很多反制措施。据一位行业人士透露,通常企业的产品达到特定市场占有率才能界定为有垄断地位,而一些对市场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应对反垄断调查,会将企业分拆成几家甚至数十家企业,这样在法律上就不形成垄断地位。

综上,要解决原料药垄断导致的价格飙涨问题,不能仅仅从监管和处罚角度出发,只靠行政力量做不了这个“技术活”,更应该从供给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正常需求,以市场化手段协调资源配置,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注:本文根据中国制药网2017年的一篇文章整理而成,原标题:原料药价格飙涨环保政策该不该一刀切? 您有什么高见,欢迎文末留言。

热点推荐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