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聚焦]内幕消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自由职业养老金退休工资计算方式

阅读:

点击上方蓝色按钮,即可收听全文。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三类,养老金计算方式不同,怎么回事?

根据国发〔2015〕2号文和人社部发〔2015〕28号文件规定,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改革,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待遇都不再和职称、级别挂钩,而是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了并轨制。自此,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同企业职工一样,在职时单位和个人都要缴费,退休后领取养老金,且缴费比例、方式和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也和企业实现了统一。

此次改革涉及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具体包括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纳入社保后,待遇影响较大,为了确保待遇的平稳过渡,养老金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计发,因此,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类。

具体“老人”是指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人员,原待遇保持不变,从2014年10月份开始纳入社保基金支付;“中人”是指2014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之后退休的人员。其中: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间退休的人员,养老待遇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2024年10月1日之后退休的人员,养老待遇按照新办法计发;“新人”是指2014年10月1日之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完全按照新办法计发养老待遇。那么,三种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具体是如何计算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一,“老人”,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如何计算?

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通常被称为退休工资,是按本人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退休工资的替代率较高。纳入社会化管理后,“老人”的退休工资改叫养老金,由社保部门发放,由社保基金支出,发放渠道变了,但是发放数额并没有变化,因为改革时,“老人”已经退休,已经在按月领取退休工资,所以一定程度上改革不影响老人的待遇计发问题。

另外,加上我国职工基础养老金从2005年起,就逐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工资和物价上涨而调整,老人是最开始参与养老金上涨的,也是享受上涨最多的,所以老人的养老金也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保障基本退休生活的。改革后,也无需再对其养老金进行重算。

第二,“中人”,2014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之后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如何计算?

“中人”退休恰好碰上了制度改革,养老金的计发按照新老办法对比的方式进行,若按老办法计算,养老金更高,则直接按老办法计发,如果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更高,则以老办法为基数,每年增发超出部分的一定比例。从2014年-2024年,每年增发10%,比如第一年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举个例子,假如老张2021年退休,按老办法计发其养老金为6000元,新办法计发为7000元,那么2021年发放比例是70%,那么他2021年实际应该发放的金额就是6000+(7000-6000)×70%=6700元;2022年其养老金为6000+(7000-6000)×80%=6800元;2023年其养老金为6000+(7000-6000)×90%=6900元;2024年其养老金将发放100%,即7000元。

第三,“新人”是指2014年10月1日之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养老金计算方式和企业退休人员相同。

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构成,工龄较长且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还有一笔过渡性养老金,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65岁为101)。

基础养老金=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x社保平均缴费指数x账户前工龄(视同缴费年限)x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缴纳养老保险的同时,也会强制性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因此2014年10月后办理退休,缴纳过职业年金的人员,在计发养老金的同时,还有一笔职业年金可领。

终上所述,事业单位受改革影响,退休人员分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类,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不同,是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计发,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退休人员的待遇不受改革影响,平稳过渡到2024年后的改革完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