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3500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严瑾
最近,连北方的天儿也逐渐热起来了,街边美食摊位冒起热气,夜晚的风将美食街各家摊位的香气吹得很远。
混杂着臭豆腐的酸和烤扇贝的辣,穿着花色马甲的东北大哥顾不上吆喝,他的烤冷面摊位前围满了等餐的食客……
餐饮夜市地摊儿创业有保障:
各地发布政策激活地摊经济
近日,深圳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优化摆卖、设摊经营管理方式。取消了全面禁止摆摊的消息强势登上热搜,规定9月1日开始实施。网友纷纷表示:“期待的烟火气终于要来了!”。
修改后的《条例》允许在“商场、门店超出门、窗外墙’摆摊经营”,各街道办事处可以根据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划定摊贩经营场所。
其实不仅深圳放开了,北京、上海、无锡等城市也有序放开了地摊。
今年1月,北京发布《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由城市管理委牵头,商务局配合,“制定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
3月,上海允许区人民政府会同市有关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划定设摊开放区,同时划定严禁区、严控区、控制区等。江苏无锡城管局印发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外摆位”、支持打造“夜市经济”,并配套一系列执法管理的要求。此外杭州、昆明、厦门、成都、等地近年也纷纷探索商业外摆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放开”更多是鼓励有自用地的企业开展“外摆经营”,并不是流动摊贩“摆摊”。
顺义地铁站B出口推着“滋滋冒油”的小车、点着小夜灯站在路灯下摆摊儿的“三兄弟”对内参君说,他们平时下班和周末会出来卖淀粉肠“3元1根,5元2根,每天卖出去的肠完全可以回本,但会被城管赶。”
全国各地陆续出台实施“放开地摊经营”的相关政策鼓励、保障了餐饮摊主外摆经营权益——从以前的“串儿炸到一半推着车跑”到现在“安心经营到深夜”。
烟火气离不开餐饮,餐饮就是烟火气的代表。各地政府对“地摊经济”不断“松绑”无疑是餐饮店外摆以及餐饮地摊经营的良好时机。
摆摊,这样低门槛的创业渠道,也能够让整个市场更具活力。
夜间活跃度增长31.05%
线下大消费需求与线上“逛吃攻略”
共同燃起地摊经济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开始愈发理性,小吃小喝便站上风口。
开放的街区空间,浓浓的烟火气,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夜市为消费者提供着极具性价比的夜生活场景。
不到6月,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网友们已经开始扎推做夜市攻略,帖子里对于夜市的推荐主要集中于陈列优质的小吃美食摊铺。
不少网友跟帖“走起吧”、“天,想去!”、“我竟然不知道,好后悔好可惜这么近,好想去。”还有不少网友直接在评论区@ 自己的朋友约饭。
一些新兴夜市和摆摊创业的年轻人,也开始利用抖音、小红书发布制作图文和视频,偶尔也开启直播与网友做简单的交流,将自己打造为“网红夜市”和“网红摊位”。
夜市+直播+网红小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流量财富密码。
这也进一步炒火了地摊经济和夜市经济的热度。吸引更多的同城消费者前来,以及外地消费者的“提前种草”。
今年五一期间,夜市的火爆程度就可见一斑。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夜间活跃度增长31.05%。
杭州的武林夜市一晚清理掉150桶垃圾,“葱油饼西施”一天用掉230斤面粉。洛阳的新密夜市客流超2019年同期的2-3成。
而今年最火的“地摊经济”,顶流当属淄博烧烤。据淄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市级生产总值1057.70亿元,其中餐饮业销售额(营业额)增长25.2%。
政策有红利,市场有需求,地摊经济再燃。
实探美食小吃街里的摊位:
“赚钱,但要看你要赚多少。”
5月初,在北京通州的一条夜市街上,不到7点,人群涌入四周灯火、烟火缭绕的摊铺中,举着竹筒粽子、撕扯着钵钵鸡,左右观望着下一家吃什么。
一条街以餐饮类店铺为主,夹杂着几家手机维修、贴膜店、服装店和酒类经销店。每个店铺门前或两侧至少有一个外摆的小摊位,有的店铺甚至有两个,卖各类小吃。
餐饮类门店会外摆自家摊位,非餐饮类店铺将门口的位置租出去。
在附近商圈的人流量加持下,工作日每天下午四点人流量增多,成为本地人熟知的小吃美食街。
“我们中午2点出摊儿,人就开始多起来了,一直到晚上10点多,周末人更多,走不动道儿。”售卖东北大饭包的大哥闲下来和内参君聊,时不时用胳膊揉一下眼睛,8点半,大哥的双眼带着倦意。
东北卷饼和大包饭的小推车停在某连锁大鸡排门店的左侧,摊位月租金6000元,按天来算的话就是200元一天,忙着打包卷饼的大哥对内参说,这个摊位是二楼贴锅鸡老板租下来的,二楼生意没有一楼夜市的好,一天能卖3000多元,周末人多生意更好。
一个卷饼10元,一个大饭包15元,营业8-9个小时,300个人购买就可以达到这个营业额。
“可以赚钱,能回本,但你说赚多少算多得自己看”,老板娘一边往饼里塞土豆丝一边说。
在街里,想要租一个摊位需要和后面门店负责人协商具体的收费情况。
“我们门前租出去两个摊位,按月租,一天200元,一个摊一个月收6000元。”一家韩式女装店的老板坐在门口刷着手机说,租出去的摊位会阻挡门店的客源影响生意,但是整条街都沉浸在夜市美食的氛围中,租出去也可以获得收益。
同样,街口的盐酥鸡炸货店门口也外摆了两个摊位,一个是自己的现炸鸡货摊,另一个租给一个卖冰粉的阿姨。
“我们自己的一个摊,还有一个一天150块,一个月收4-5千(元)吧。”炸鸡店老板无奈笑笑说,这条街大家都往出摆,租给别人肯定会挡后面自己店铺生意,但也没办法。
对于这种“从众”的心理也有叛逆的店主,一家拉面店门口空空的,店里也空空的,仿佛和这条街两个世界。不摆摊,却没了生意......
城管和商圈物业巡逻式管理,会抽查。正宗四川麻辣冷串摊位后面戴着厨师高帽的摊主和戴着“执法人员”袖套的人聊起来了。
“会有物业管理人员每天来查,一般会和后面的店主核实门前的摊位是否合规经营,城管偶尔抽查摊位是否具有健康证和食品安全卫生许可证。”韩国女装店老板说。
端着洗脸盆放在小桌子上的摊主吆喝来了一群人抢购筐里的新鲜油桃,半小时不到盆已经见底。他站在夜市街口,没有摊位费,物业管理人员离他很远的时候他已经卖完一盆了。
当然,蹭摊位的毕竟只是少数,合规的地点,成熟的市场去摆摊,拥有稳定的客流是上策。
小结
随着温度的升高与政策的放开,今年的地摊或许会迎来爆炸式增长。
“一个小区门口,6家淀粉肠”,当摆摊渐渐的成为红海,整个群体开始内卷。虽然看起来门槛低,但从如何选肠的品牌到如何开好花刀、煎得香,都有了更多讲究。
虽然有很多餐饮小白涌入,但内参君接触到的地摊老手,凭借对于市场的了解,可以做到出摊即营收,生意并未受到多少影响。
但面对红海,餐饮小白想要在炎热的夏日入场须做好前期准备,要清楚并创造出属于自己摊位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抓住时机赚钱,而不仅仅是“体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