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聚焦]秘闻发布:2012年最低工资标准,中国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阅读:

哈尔滨市环卫工人在清扫街道。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题:中国多地上调最低工资进一步释放民生红利

新华社记者杨一苗 程迪 杨思琪

说起即将上调的最低工资标准,47岁的保洁员王文英有些许期待。供职于西安市的一家家政公司,她的收入是按实际工作时长计算的。

近期,中国多个省份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不断释放的民生红利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受益。

以王文英所在的陕西省为例,从2021年5月1日起,这里的各类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均将增加15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也相应进行上调。

江西、黑龙江等省也于近期发布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消息。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分析了此轮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数据,有些地区的上调幅度在10%以上。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盼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上饶市城投远盛建筑工业有限公司一线工人许小英说。

今年以来,除了上述几地已明确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幅度和时间表,中国多个省市也已将提高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列入日程。

天津市把“千方百计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列入2021年市政府重点工作。

吉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今年将“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

学员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一家职业培训机构接受育儿保健技能培训。近年来,武邑县以家政培训基地、家政服务机构为依托,对有就业意向的贫困群众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妇女就业增收。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随着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持续上调,这一制度正成为增加低收入劳动者重要的收入保障。

据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并明确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最低工资标准是保障低收入者生活水平、防止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重要措施。“提高这一标准具有代表性意义,既反映了中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也是社会整体收入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点’。”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民生组组长石英说,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大部分省区最低工资标准多次上调。各地综合社会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物价指数、低收入劳动者的生活状况等因素,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大幅增进民生福祉。

江西省一类区域的最低工资标准从2012年的每月870元、非全日制用工每小时8.7元,提高到了2021年的每月1850元、每小时18.5元。

上海市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是2019年调整的,目前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最高,为每月2480元。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减轻企业负担,不少地方选择暂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开始不断释放。

“江西、黑龙江等地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从侧面显示这些地区经济整体向好的趋势,也显示出地方政府对未来经济发展有充足的信心。”江西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说。

哈尔滨市一名商超配送员在配送货品。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每月多出100多元,一年能多出1000多元。对我们来说,这是好消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家大型商超配送员刘刚说,目前配送员的工资是按配送商品件数计算,没有基本工资和底薪,有了最低工资标准,心里更踏实了。

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苏剑认为,让低收入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做好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与干预,还应在医疗、教育、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继续完善,让健全的劳动保障体系成为劳动者的坚强后盾。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村民在村里的“扶贫车间”参加服装加工技能培训。这座新落成的“扶贫车间”可解决本村上百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的就业问题。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除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近年来,中国各地针对重点优抚对象、低保家庭、五保户等群体的保障标准也在不断提升,这些惠民措施织起了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专家建议,应不断提高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法律地位,提高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的意识,加强政府对企业执行政策情况的监督管理。使最低工资制度能够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