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推荐秘闻讯息: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通知,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李昊昱

阅读: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沂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临政办字〔2023〕3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临沂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21日


临沂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省市工作部署,制定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如下:

一、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1.培优筑强优势产业。深化“链长制”,专线专班运作,“一链一策”强化产业培育,力争八大优势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五百亿级产业达到6个,其中千亿级产业3个。木业产业联动发展特种板材、高档家装、木业机械等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12%以上;机械产业突出工程机械、提升农业园林机械、做强汽车产业,年产值达到600亿元、增长8%以上;食品产业扩大休闲食品、功能饮料、药膳食品、预制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年产值达到1700亿元、增长15%以上;冶金产业抢抓全省推进钢铁规划布局机遇,年产值达到1200亿元、增长20%以上;化工产业塑造绿色低碳、循环互补、安全智能的产业新生态,年产值达到550亿元、增长10%以上;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药、创新药、医疗器械及特医食品,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增长15%以上;建材产业重点培育矿纤新材料、新型建陶、PC构件等新型建材产品,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增长12%以上;纺织产业打造劳保用品名城区域品牌,年产值达到160亿元、增长12%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应急局、市医保局、临沂商城管委会等)

2.着力突破战新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加快欧达、曜灵时代、钛时代等项目建设,招引优质光伏、储能企业,打造“沂蒙光谷”“沂蒙药谷”“沂蒙氢谷”,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19%。依托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加速软件产业规模提升,积极争创省级软件园区,争创2家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大数据“三优两重”等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参与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

3.实施产业链升级行动。立足八大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打造发展标志性产业链。深入补链、强链、延链行动,组织开展10场以上“十链百企”对接活动,力争“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比例超过50%。高标准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沿着“标志性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共同体”路径做大做强。(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4.梯度培育优质企业。进一步培优塑强一批“链主”企业,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加大精准跟踪服务力度,锻造“链主”型企业20家,产值过100亿元企业10家、过50亿元企业15家。壮大“双50”企业,筛选50家优质企业、50家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力争企业销售收入、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均增长15%以上。按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梯次培育体系,持续推动创新型企业提档晋级,2023年力争新认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0家、瞪羚企业30家、单项冠军企业20家。(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科技局等)

5.抓好抓实重大项目建设。聚焦重大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滚动接续实施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800个以上。重点推进临港精钢基地二期项目建设,推动太钢鑫海年产162万吨高端不锈钢合金材料工程项目等投产运营,打造全国高端不锈钢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6.重点突出招大引强。开展“招商引资服务年”活动,坚持“全员全年招商”,紧盯“实好多快”标准,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推进产业链招商。精心组织参加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大经贸活动,谋划好欧洲招商推介、港澳山东周等重点境外招商活动,聚焦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力争招引、签约一批制造业重点外资项目。强化与跨国公司中国总部的沟通对接,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力争招引项目总投资超过4800亿元,过10亿元项目60个以上,引建500强和央企投资项目30个以上。抓大扶强,对投资过50亿元项目,专班推进、定期调度、靶向支持。(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等)

7.持续加大技改力度。编制出台《全市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滚动推进“千企千项”技改工程,支持引导企业开展以制造过程智能控制、关键工艺节能降耗为方向的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综合运用数字融合、工业设计赋能,构建“龙头骨干企业、双50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后备上市企业”的递进体系。全年技改投资增长12%,实现产值过亿元企业1200家,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

8.强化数字赋能。开展“百城牵手万项”,举办上云用数推介活动,推动30个数字经济项目落地。依托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面向行业的特色专业型平台,打造多层级平台体系。深入落实开展“工赋山东”专项行动,打造8-10家工业设备上云标杆企业、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1家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引导规划虚拟现实公共应用体验中心建设。(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9.精准管控“两高”行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新建“两高”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落实产能、能耗、煤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减量替代。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力争2023年淘汰落后企业(生产线)50家(条)以上。(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10.严格化工园区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确保新建项目原则上必须在园区内建设。积极引导园区外企业进区入园,科学推进部分园区扩区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危化品建设项目联审工作及园区扩区有关准备工作。(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

11.加大金融助企力度。引导银行机构围绕产业链发展需求,创新金融综合服务,满足上下游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服务“后备上市”企业,力争新增上市公司或“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以上。推动供应链金融提质增效,积极推动辖内核心企业及链条上中小企业接入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供应链票据签发、流转和贴现融资。开展绿色消费信贷等绿色金融创新,扩大光伏领域绿色贷款规模。探索“国资领投”模式,市属国企、市县引导基金、社会资本共同推动设立碳中和引导基金,支持我市新能源项目落实落地。(牵头单位: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参与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

12.发展总部经济。突出个性化和产业特色化,围绕打造“一区五基地”,通过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集聚促进总部业态成长。有效推动一批企业向总部标准拓展,鼓励本土总部企业布局省内外分支机构。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央企、省企等,力争总部企业(机构)突破60家。(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参与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

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13.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坚持以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引领全方位创新,提速临沂应用科学城二期孵化载体建设,推进上海技术交易所鲁南科创服务中心、省大学科技园建设,新增国家级孵化载体1个,引进转化科技成果200项以上,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超过120亿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参与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等)

14.完善实验室体系。切实推进鲁南制药“经典名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重组,构建以临沂现代药物山东省实验室(沂蒙山实验室)为引领的“1213”体系。按照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重组要求,做好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加大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新设立市级重点实验室20家以上。(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15.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申报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临沂市人民医院争创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织开展2023年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申报评审工作,新增市级技术创新中心30家。力争工程机械、木业、高端不锈钢等特色、优势产业列入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建设领域,推荐优势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参与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备案建设。积极申报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023年力争建设省“一企业一技术”研发中心5家左右,新建各类科创平台100家。(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6.培育创新创业共同体。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山东现代物流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打造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体系。新建创新创业共同体等新型研发机构3家以上。(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17.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医养健康等领域,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形式,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关,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20项以上。依托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平台,做好企业创新项目立项研发,鼓励企业通过项目研发明确产学研合作切入点,提高产学研合作针对性、成功率,2023年力争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150项,新增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左右,省级“质量标杆”2项左右。(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8.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构建“初创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性领军企业”梯队,2023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8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19.培育引进创新人才。全力支持沂河新区打造沂蒙特色人才集聚节点,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和高新区、临港区、综保区等战略新兴产业和前沿产业集聚功能,吸引集聚高精尖创新人才。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40人以上,转化科技成果200项以上。支持各县区立足产业基础,建设产才融合的孵化器、产业园,培育科技型企业,打造一批人才集聚高地。加大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力度,深化提升沂蒙系列人才工程,遴选发现一批产业领军人才。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做好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实施“青年人才创业齐鲁”行动计划、青年人才集聚专项行动,力争吸引集聚青年人才5万名,培育引进有重要影响力的领军人才30名,新增海外高层次人才10名。(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加快商城转型升级

20.打造现代物流城。按照“1+7”思路,以现代物流城建设为统领,加速建设“四大片区”,同步推进“四项工作”,推动“商仓流园”一体化发展和“四个商城”全面起势,力争现代物流城“一年成形成势成城”,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达到6100亿元、9100亿元。(牵头单位:临沂商城管委会,参与单位:市商务局、市外办、市贸促会、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

21.实施商城首善战略。推广“新明辉模式”,培育年交易额过亿元平台型企业6家。加快商谷片区建设,力争建成智慧电商产业园、中通快递智能电商产业园。招引“头部”电商企业、产品供应链运营商、电商服务商,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电商供应链基地和直播电商基地。发挥临沂港、综保区等平台功能,大力发展跨境贸易,打造中国(临沂)国际数字易货之都。(牵头单位:临沂商城管委会、市商务局,参与单位: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22.强化仓储提质扩容。推进山东高速鲁南高新物流产业园冷链仓、天翔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国际陆港现代化仓储集聚区,新增标准仓储195万平方米,智能仓储占比达到35%。(牵头单位:临沂商城管委会,参与单位:市铁路民航事业发展中心)

23.推动双向畅通物流。畅通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系列项目,布局“四枢纽一园区”,加快中国物流集团、普洛斯等头部物流企业项目落地。加密国际货运航线,争取欧亚班列到发400列以上。(牵头单位:临沂商城管委会、市交通运输局、市铁路民航事业发展中心)

24.加快建设地产品加工园。建设地产品展示中心,建成地产品园区9个,新打造地产品产业6个、商城“链主”企业15家,力争地产品率达到41%,争创省级以上高端品牌15个。(牵头单位:临沂商城管委会,参与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5.繁荣会展经济。加快建设临沂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推进临沂国际博览中心提质扩容,展览面积突破150万平方米。办好木博会、柳博会、体博会等重点展会,做大做强全屋定制展、小商品展等专业展会,重点办好10个品牌展会、20个专业展会,力争举办各类展会150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参与单位:市贸促会、市外办、市体育局、市林业局、临沂商城管委会)

四、坚定落实乡村振兴先行战略

26.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推进整区域建设,新改建高标准农田4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产能稳定。(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7.实施农业全产业链行动。做强畜牧屠宰、预制菜等“6+1”优势集群,产值突破130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提升农产品加工园区13个。聚焦“土特产”,在全国打响兰陵蔬菜、蒙阴蜜桃、沂南黄瓜、平邑金银花、莒南花生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叫响“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针对全市村镇域内主导产业,积极创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8个以上,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100个以上,培育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个。加快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广美德积分金融转化机制试点,力争年底授信突破300亿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28.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综合种养、路基高位圆池等养殖模式和养殖尾水处理、饲料替代等技术,开展用药减量、水产苗种质量提升等行动,建设水产苗种繁育中心1处,培育示范点2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29.实施“四雁工程”。完善农村带头人“选育管用”机制,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结构明显优化。新吸引归雁人才1000名,新培养种养能手、文化人才、能工巧匠鸿雁人才不低于3000名。市级以上党组织领创办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100家、700家、1300家。推行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开展“万企兴万村”和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争取70%的行政村收入达到20万元。(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商联)

五、深度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30.主动对接重大区域战略。积极融入全国全省区域布局,紧抓沂蒙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鲁南经济圈,谋划实施一批区域合作重大事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深入实施城镇扩能提质战略,加快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建设鲁南苏北地区中心城市。(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31.推进实施区域协作重点工程。积极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强化“图斑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效果。高质量完成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修复总面积1928平方千米。积极推进蒙河双堠水库工程、水韵琅琊城市文旅综合体、沭河上游综合治理项目,完成邳苍郯新片区治理工程。(牵头单位: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32.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省级“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步伐,积极参加山东—央企经贸合作对接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办好第12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举办第三届RCEP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组织企业参与“境外百展”拓市场,开展日韩、欧美等招商推介活动,支持临工、奥德等企业“走出去”投资,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开放格局。围绕“外贸提质、外资提量、外经提速”,力争外资利用规模达到14.5亿美元。(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外办、临沂商城管委会,参与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铁路民航事业发展中心、临沂海关等)

六、积极释放内需潜力

33.坚定不移提振消费。大力实施“临沂消费提振年”行动,推动重点消费暖流、文旅消费引流、中高端消费回流、新兴消费强流“四流汇聚”。深入落实省关于支持商贸物流行业促进居民消费的十条措施,开展汽车团购、家电促销、产自临沂直播季等活动,采取政府补贴、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启动消费市场,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一县一品”打造互联网“百万级”区域公共品牌特色品类,新建改建电商直播基地5处以上。(牵头单位:市商务局、临沂商城管委会,参与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

34.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推进老字号集聚区建设,积极培育首店、首发经济。加快环球港项目建设,引进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迪卡侬等高端商贸项目,引导万达、泰盛等创建省级智慧商圈,发展兰山沂州里、河东沂州古城等特色商业街区。加强乡镇商贸中心和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等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丰富适合农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供给。(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供销社)

35.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京沪高铁辅助通道临沂段,深化莱芜至临沂高铁、临沂至连云港高铁前期研究。公路建设方面,加快推进临临、临滕高速公路建设,推动董梁、临东、临徐等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实施G518临港至临沂段快速化改造、G327连固线费县绕城段改造等3条国省道提质增效工程;确保温泉高架快速路、汶河路等城建道路动工;实施“四好农村路”新改建1000公里以上,持续推进村内通户道路硬化,高水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机场建设方面,完成临沂启阳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增加对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空覆盖和航班密度,打造成为区域枢纽机场;建成费县、临沭通用机场,做好平邑、兰陵、莒南等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工作。(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铁路民航事业发展中心,参与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临沂国际机场有限公司等)

36.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快蒙河双堠水库建设、兰陵县会宝岭等4座大中型水库增容,论证实施黄山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兰山区柳青河大桥闸、郯城县北夹埠闸等16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完成8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8条中小河流治理。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公里。实施省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建设省级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2条以上。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75.22%。推动陶沟河、绣针河内河通航工程的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尽早实现“通江达海”。(牵头单位: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37.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等规模化应用,深入开展5G“百城万站”“百企千例”行动,打造5G全连接种子工厂3个以上,新建5G基站4000个。加快数据中心规模化应用,积极争创省级数据中心建设。(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

38.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编制《临沂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2-2035年)》,加强与现有规划衔接。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66个、棚改安置房11934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650套。(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39.大力提升城市管理品质。强化新版智慧城市指标落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智慧应用场景深度覆盖,建设50个以上智慧社区。治理城市拥堵,新建过街通道4处,新增公共机动车泊位4000个;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新购置公交车700辆;加快建设公交专用道、高铁公交停保场等项目,引导群众绿色出行。启动建设第二批综合公园5个,新建口袋公园240个,五区各建设10公里以上绿道,全面做好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实施中心城区16条道路、30.5公里市政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新建供水管网20公里、中压燃气管道60公里。(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铁路民航事业发展中心)

七、扎实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40.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展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建设,加快蒙阴华皮岭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科学研究论证平邑郑城、沂南孙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年底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760万千瓦。(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41.优化煤电产业结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统筹推进高效煤电机组建设和小煤电机组关停整合、上大压小,保障电力热力稳定可靠衔接,有序实施减量替代,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提升全市电力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推动恒新能源有限公司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年内关停退出30万千瓦以下低效煤电机组3万千瓦。(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42.保障电网扩容畅通。推进500千伏开阳输变电工程核准,投产220千伏七里沟、110千伏闵家等15项电网基建工程。(牵头单位:国网临沂供电公司)

43.促进油气提质增效。推进中俄天然气管道、山东环网东南天然气管道全面建成投产,提升管道油气供应保障能力,增强管道安全传输能力和智能化工作水平。持续推动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高端不锈钢与先进特钢产业园区2×50兆瓦天然气分布式燃机项目、临沂兰山西城200兆瓦分布式燃机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工作,争取项目尽快落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44.加快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精准对接“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5.扎实开展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落实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消费政策,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主城区热源优化和铁路专用线“进企入园”,统筹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能源产业发展及新型储能电站建设,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区。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宣传协调,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提升纯电动汽车在新销售车辆的比重和公共领域占有率。开展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建立蒙山区域碳中和示范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开展中心城区绿化和环境卫生“双提升”行动,抓好垃圾分类处置。(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参与单位: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6.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精准治污减污,深入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开展移动源综合治理,加强扬尘污染管控,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做好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国省控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建设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和“无废城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医疗废物100%安全处置。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加快推进排污权市场化交易。(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科技局等)

47.强化生态建设和修复。实施“绿满沂蒙”科学绿化三年攻坚行动,稳步有序推进荒山荒地造林、乡村绿化美化,完成造林任务0.6万亩。以国有林场为重点,组织开展低质低效林、退化防护林改造提升,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完成森林抚育6万亩。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开展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加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推动云蒙湖、许家崖水库申报国家“美丽河湖”,打造蒙阴县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牵头单位: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8.全方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准入“正负面清单”,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深化用水制度改革,建设节水型社会,坚决抵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牵头单位: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

49.开展重点区域生态补水。开展沂沭河流域水量调度,保障国控、省控重要断面生态水量达标。确保沂河断面、苏鲁省界段面、沭河大官庄断面、苏鲁省界汛期、非汛期生态水量达标。(牵头单位:市水利局)

50.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持续推进节水载体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累计建成比例达到80%以上,在全市工业企业、公共机构等领域打造一批节水标杆单位。全市年度用水量控制在18.83亿立方米以内,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达到0.56亿立方米以上。(牵头单位:市水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

51.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建筑全面推广政策,施行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管理模式,引导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2023年全市新增绿色建筑900万平方米以上,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95%以上。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国家、省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提升建筑能效水平。(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52.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制定实施冶金、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方案,示范打造20家绿色工厂(园区),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创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鼓励开发一批绿色设计产品。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组织节能诊断服务。引导重点领域企业实施“能效”“水效”对标,按照省统一部署开展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作。(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53.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积极组织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推广应用一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指导有条件的企业纳入工信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54.推进城市排水“两清零、一提标”。加快整县(区)制雨污河流管网清零,对完成整治的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巩固整治成效,对新排查出的城市黑臭水体即知即改、动态清零,通过工艺改造等方式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完成市政雨污合流制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170公里。(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参与单位:市城管局)

八、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55.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深化审批改革,优化涉企服务,实行部门帮办代办,推动政策直达快享。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统一部署,适时组织编制市县乡三级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实现同一行政许可事项在市域内同标准、无差别办理。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健全完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监管。加大证明事项清理力度,深化“无证明城市”3.0建设。深化“双全双百”工程,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迭代升级“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深化网厅融合。(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编办、市司法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

56.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市属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工作机制,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高层次人才,制定出台《市属企业中长期激励收入管理办法(试行)》,有序推进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中长期激励试点工作。完善中小微企业纾困机制,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10万户左右。(牵头单位:市国资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57.加快开发区全面高质量发展。实施新区引领,加快突破高新,实现临港倍增,推动县域崛起,推动综保区发挥对外开放平台作用。推进开发区结合区域优势和发展基础明确产业主攻方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产业聚合效应,精心培育1-2个主导产业。加快有机更新和扩容利用,不断提升开发区经济产出能力和骨干企业产出效益。(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参与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58.推进出口提质增效。围绕骨干企业、特色产业和重点国别搭建市场开拓平台,“一企一策”推动瞪羚、专精特新及制造业单项冠军等高成长型出口潜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一业一策”推动节能环保装备、绿色化工等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引导工程机械、劳动密集型产品等优势产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推进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先期行动计划。(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59.优化进口商品结构。落实《山东省推动进口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大关键技术、重要设备及零部件进口贴息力度,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扩大重要资源能源型商品及民生消费品进口。(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60.提升跨境电商发展质效。落实《山东省跨境电商跃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开展“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培育一批跨境电商主体。在重点海外仓布局建设“山东品牌商品展示中心”,通过“前展后仓”模式深度拓展国际市场。积极组织参加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大会、中国(山东)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61.优化提升外资企业服务。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依规平等享受国家、省、市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等支持政策。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用好“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落实项目用地、能耗、环保等政策支持,及时协调解决物流、用工、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的困难问题,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62.加快培育跨国公司。持续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提升园区承载功能。积极落实全省对非经贸合作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国别方案,务实扩大对非经贸规模。积极打造本土跨国公司,鼓励龙头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优化配置全球资源要素,鼓励跨国并购带动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回归集聚发展。提升开放平台,建设临沂国际贸易中心、进口商品中心,认定本土跨国公司10家,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16个。(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国资委、临沂商城管委会,参与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铁路民航事业发展中心、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临沂海关等)

九、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

63.传承弘扬沂蒙精神。围绕“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基本内涵,挖掘阐释沂蒙精神丰厚内涵、时代价值,持续推出理论研究成果。瞄准打造在省内和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剧目,创作推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的文艺精品。发挥沂蒙干部学院作用,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依托流动党员党委建设沂蒙精神展馆,打造辐射全国的红色教育品牌。大力宣传群众身边的沂蒙精神传承人,培树更多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推动沂蒙精神进机关、进党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参与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64.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实施文明风尚行动,深化移风易俗,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新评选市级文明村镇80个。深入开展“颜值小巷”“诚信市场”“微笑窗口”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等系列文明风尚行动。拟新评选市级文明单位75个、市级文明校园60所。加强道德典型选树宣传,完善“临沂好人”评选机制,拓展好人评选村、镇、县、市四级联动,梯次推进的工作格局。新评选临沂好人60余名、临沂市道德模范25名。(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65.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五有”标准全覆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提质扩面、提档升级。持续深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各县区、乡镇(街道)推广使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66.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沂蒙四季·活力临沂”品牌为统领,组织开展“乐享沂蒙、舞动沂蒙、戏聚沂蒙、书画沂蒙、悦读沂蒙、匠造沂蒙、玩趣沂蒙”系列文化活动,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发展新型文化设施,积极推进城乡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深入实施“两个一千”基层文化设施提升工程,提档升级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小广场各1000个;新建城市书房15家以上,新增全民健身场地500处以上。扎实推进应急广播体系、乡镇数字影院等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参与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67.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用好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机遇,培育房车露营、创意农业、非遗手造等新业态,提升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和特色村30个,新建“沂蒙乡愁”民宿27家,提升打造红色研学精品线路5条,打造优质乡村休闲旅游线路10条。聚焦“激活蒙山”,打造“长寿名山·康养圣地”旅游目的地,举办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等活动。突破中心城区旅游,推进“水韵琅琊”城市文旅综合体建设,加快“寻梦沂河”“琅琊夜画”等项目建设,“夜游沂河”投入运营。推进“山东手造·产自临沂”工程,抓好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临沂馆、临沂奥体中心手造展示中心等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出版印刷产业转型升级。(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

68.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提升。牢记弘扬沂蒙精神使命,精心选题创作革命题材柳琴戏《辛锐》,推出《沂蒙这片热土》姊妹篇。以《沂蒙这片热土》为蓝本打造情景党课,开展送情景党课进机关、进党校活动。实施百部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工程,推出20部左右有温度、接地气的群众性文艺作品;加大影视作品创作生产力度,协调推进电影《大突围》、电视剧《沂蒙人家》等拍摄制作,创作一批网络影视作品。(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

69.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积极推动兰陵古墓、跋山遗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动跋山遗址申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动王羲之故居片区整体开发,打造临沂文化新地标。提升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纪王崮墓群考古遗址公园。大力发展非国有博物馆,依托观唐温泉、卧虎山、沂州古城、沂蒙红嫂影视基地等景区各类博物馆探索打造博物馆群。开展非遗抢救性保护,完善非遗名录,做好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

70.不断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举办第19届书圣文化节、第10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及“同源”中国画作品展等重大节会,讲好沂蒙历史、红色、时代故事。启动第26届省运会、第12届省残运会筹备工作,启动自行车馆、射击馆等省运会场馆建设;办好山东体博会、临沂马拉松、沂河体育节等节会赛事,展现临沂活力、时尚、繁荣的新形象。实施“红色沂蒙·时尚临沂”品牌提升工程,统一旅游宣传标识,加大在长三角、京津冀、淮海经济区及省内重点客源地区的营销推广力度。用好专项资金,调动旅游企业推介营销“亲情沂蒙”特色旅游产品的积极性,唱响“人人都说沂蒙山好”城市品牌。(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残联,参与单位: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局、市商务局等)

71.建强全媒体传播矩阵。创新宣传方式,建立以新媒体生产传播为中心的全媒体指挥调度机制,打造中央省市县媒体和商业平台、政务新媒体、“三支队伍”宣传矩阵,实行一键统发,集中发声。深入推进市级媒体改革,用好“12345·临沂首发”客户端,持续扩大优质产能。推进各县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实现与社会综合治理、政务服务、智慧城市、民生服务热线等平台数据对接。(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和旅游局)

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72.落实省推进共同富裕顶层设计。积极落实省推进共同富裕行动纲领和目标体系,明确共同富裕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路径方法和政策措施。开展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亿元。(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73.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持续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遴选建设市级试点10个,争创省级试点3-4个。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加强基础教育集团化、联盟化建设和学校结对协作,教育强校扩优行动中小学覆盖率达到40%以上。持续扩增教育资源,规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50处、新增学位3万个。推进特殊教育适宜融合发展,争创省级随班就读示范区1个,随班就读示范校10所。(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74.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制定临沂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实施职业教育突破年行动,加快职业院校内涵建设,重点推进临沂城市职业学院、临沂职业学院新校区2个项目建设。出台专业优化建设方案,制定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百名沂蒙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工程”,遴选100名优秀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大力推动办学模式改革,力争建设产业学院30个,厂中校、校中厂不少于20处。分产业组建17个市域产教共同体,举办市域人才供需暨产教融合对话会,开发临沂市产教融合服务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共赢载体。细化“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参与动力,年内新培育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20家以上。(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参与单位: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市国资委等)

75.推动低保扩围增效。完善城乡低保准入和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条件。健全进一步做好低保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等政策措施。落实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城乡低保标准提高5%以上,有序缩小城乡救助标准差距,争取城乡低保标准差距缩小到1.28:1。(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76.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500户。以重残、失能、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为重点,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实行残疾人之家“如康家园”星级管理,农村幸福院规范化运营率超过60%,争创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城市。(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残联)

77.完善传染性疾病医疗救治体系。加快市疾控中心建设项目进度。依托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建成达到三级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的独立院区。(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78.争取优质医疗资源落地。积极开展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依托市妇幼保健院争创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医院高铁院区和沂水县、兰陵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开诊。加强国家、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改善优生优育服务。(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参与单位:市委编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等)

十一、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79.着力抓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做好各类传染病应对,强化群众防护知识普及、疫苗接种、就医用药保障、医疗救治服务和农村地区防控,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群体的健康管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80.着力抓实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企业责任事故“四项制度”,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风险管控,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统筹做好防汛抗旱、气象、地震、人防、消防等工作,加快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处变水平。(牵头单位: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参与单位: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气象局、市地震台、市国动办(市人防办)、市消防救援支队等)

81.着力稳金融防风险。发挥省“金安工程”平台预警作用,加强重点企业流动性、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等领域动态监测、及时识别和主动防控。压实县区主体责任,坚持“一企一策”制定风险化解方案,加快重点企业风险化解进程。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支持推动解决“执行难”问题。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牵头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参与单位: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临沂银保监分局等)

十二、组织实施

82.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完善政策,加强指导。各级党委、政府构建统分结合、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协同推进体系,进一步创新机制、细化举措,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83.完善工作机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责任实效化的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定期调度推进,确保重大政策落细、重点任务落实、重大项目落地。建立问题发现、协调、解决、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84.强化督导检查。构建监测、评估、督查、考核闭环工作链条,建立工作推进统计评价体系、目标指标体系,加强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检查,用好用活检查考核结果,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对推动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县区和部门,在资金、用地、能耗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依法依纪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