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各地陆续迎来高温天气,马上就要进入炎热的夏季。在即将开启的“热,热,热”模式下,哪些人群可以领取高温津贴?最多可以领取多少高温津贴?
1
高温津贴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2012年出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夏季高温津贴。对于劳动者工作场所的性质难以确定的特殊情况,企业应结合实际,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等形式,合理制定发放办法。
2
高温津贴是工资还是福利?
根据2004年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高温津贴属于法定津贴。高温津贴的性质属于工资,支付高温津贴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高温津贴不计入最低工资和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用人单位应在工资清单中列明高温津贴具体项目及数额。高温津贴应纳入工资总额,所需费用在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
3
高温津贴面向哪些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高温津贴面向的人群并不是所有人。从事露天岗位工作,比如清洁工、快递员、外卖员、建筑工人等等,只要你的用人单位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内的温℃降低到33℃以下,你就可以拿到高温津贴。
4
不同省份发放的高温津贴一样吗?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不同省份发放高温津贴的标准和时间都不一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28个省份明确了本地区的高温津贴发放标准。其中,广东、上海、江苏等地的高温津贴标准为每月300元;吉林、辽宁等地的高温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
28个公开高温津贴标准的省份中,津贴多按月为单位发放。 如北京规定,室外露天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从高温津贴发放时间来看,各地也因气候条件差异有所区别。南方地区发放高温津贴的时间早且跨℃长,其中,发放最早的省份是海南省,发放时间从4月1日至10月31日,长达7个月,其余省份大多集中在6月至9月,湖南、辽宁等地则是从7月开始发放。
5
除了高温津贴,劳动者还有哪些高温权益?
有些地方会发防暑降温费,不过这和高温津贴并不一样。防暑降温费是企业为夏季在岗的员工发放的用于防暑降温的福利,属于员工的一种福利待遇。高温津贴是企业在夏季安排员工在35℃以上进行露天工作,不能将工作场所搬到室内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将温℃降低到33℃以下,这种情况下是应当向员工支付高温津贴。企业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发放防暑降温费,而高温津贴是强制性规定,企业不发放可能会涉嫌违法。同时的话,防暑降温费一般是按月发放,高温津贴可以按月发放,也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提前一次性发放。
此外,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应当合理调整劳动者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6
高温作业引起中暑是否享受工伤待遇?
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如遇符合高温津贴发放要求、但用人单位拒发高温津贴,职工可向工会组织反映。工会组织可代表劳动者就相关事项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发现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工会组织有权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7
高温津贴是否合并“工资薪金”扣税?
高温津贴要合并纳入工资扣税,且需要作为经济补偿金、社保费用等计算员工待遇的工资总额组成部分。
整合自工人日报、新京报、央视新闻、中国劳动保障报、首都之窗等
编辑 马浩歌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