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分享资深信息:公司治理结构,苹果公司的治理结构

阅读:

公司的治理结构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我们说的公司内部金字塔或者树状等级图。给大家画个简单的高层权力分配和监督图,如下图所示:


刚开始创业一般不设立董事会,创始人兼任执行董事和总经理。公司的治理结构说白了就是公司的最高权力分配和监督的治理框架。


股东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负责选举和任免董事和监事成员,批准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


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是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董事会负责聘请或解聘总经理。


总经理是公司业务执行的最高负责人。总经理负责招聘和解聘公司其他员工。总经理可以是也可以不是董事会成员。


监事会与董事会平级,对股东大会负责,主要工作就是监督董事会和总经理的日常工作。


创立公司初期,非常重要的一项是确立正确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如果是拉着朋友一起创业,公司有好几个股东的时候,那么这些股东的核心价值观一定要统一。比如有些人是工作狂,认为创业期间大家就应该努力奋斗,恨不得7X24小时在公司工作;但有些人认为创业也不能影响生活品质,坚决不加班;那么这样的人组合在一起肯定非常痛苦。


创业初期,主要依靠创始人和股东们的努力,而这些人能力的强弱无疑对公司的成败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做为创始人一定要选择能力强且与自己能力互补的人一起创业。


昨天我们讲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的信仰,是灵魂。所以核心股东必须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这样人心才不会散。另外股东一定要出钱,不出钱的股东是没有太大责任感的,他们跟出钱的股东对待公司成败的态度绝对是不一样的。


公司创立前期2-4个股东就足够了,人少可以降低沟通成本。初创期的公司对于股权的分配切忌平均主义。一定要有一名老大,股权占比最好在67%以上,或者至少也要在50%以上。股权占比67%属于绝对控股,可以决定公司所有的重大事项。股权占比50%属于相对控股,可以控制公司日常的运营。创业初期,最好还是要集权,因为创始人一般代表了公司的最高水平,犯错的概率较低。


有的小伙伴创业的时候可能打算自己100%控股,其实过度集权也不是好事,比如乐视的贾跃亭占比92%,剩余的股份也是家里人持有。这样的股权分配导致乐视因贾跃亭的个人错误毁了整个公司。但是苹果的乔布斯和新浪的王志东却因为股权占比太少也没有采取其他策略保证自己的话语权而被赶出公司。


那么控股少,是不是一定意味着创始人就会被赶出公司呢?不一定。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和京东的刘强东却以极少的股份成功控制了整个公司,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马云开创性的提出了合伙人制度,合伙人制度包含普通合伙人和永久合伙人,只有马云和蔡崇信为永久合伙人。阿里巴巴的董事会有11人,马云可以提名6人,且其他大股东必须无条件同意。所以马云虽然只有8.9%的股份,但是却牢牢的掌控着董事会。


刘强东虽然只持有京东18.8%的股份,但是在京东的招股说明书上明确说明,京东的11家投资人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刘强东行使。所以刘强东实际拥有 51.2%的投票权。但是上市结束以后,要是11家投资人将投票权收回,刘强东岂不是会被踢出京东?


作为霸道总裁刘强东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呢?所以他提出了AB股权结构。AB股权结构规定刘强东每股拥有20个投票权,而投资机构每股只拥有一个投票权。通过这样的设计刘强东拥有超过80%的投票权,京东依然牢牢掌控在他自己的手里。


所以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拥有完善的股权结构才是创始人给自己设立的安全阀。另外在公司创立初期,要签订股东协议。股东协议中要明确公司的企业文化,明确各个股东的分工和考核标准,股东的退出机制,公司的决策机制以及竞业禁止条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