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2023热点报道:家庭心理治疗,独居老人心理问题的干预和预防

阅读: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2020年老年人口超过2亿6千万,

占总人口数的18.7%

这其中,

1.18亿空巢和独居老年

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有关独居老人的问题尤其引人关注。

TA们存在与外界接触少、

生活圈子狭窄、适应能力较差、

孤独、意志消沉等问题,

随着躯体功能的衰退,

加剧了独居老人宅家的时间,

导致独居老人存在较多心理问题。

有研究数据显示,

长期宅家的独居老人

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60%

被忽视的老年焦虑

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老人独居是人从社会关系中剥离,从而产生孤独感,孤独感强烈了,自然而然有抑郁焦虑的表现。

有多项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显示,独居是老人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独居老人焦虑抑郁发生风险是非独居者的4.3倍。独居老人出现焦虑情绪主要表现在:①担心生病时无人照顾 ;②担心生活不能自理;③担心经济困难无法养活自己,对自我认同感低;④担心遭遇突发事件无人救援 ;⑤孤独感。

老年性独居焦虑主要表现为:

情绪症状:思虑、担忧、恐惧,均伴有紧张、不安的情绪。思虑和恐惧可能更多涉及到疾病与衰老,比如担心老年独居生活无人照顾,担心突发疾病无法紧急救援等。

高警觉性:这类患者容易出现易激惹,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伴有睡眠障碍。

躯体不适:最核心的是自主神经亢进,比如出现心慌、心跳加快、出汗、手抖、尿频、尿急以及消化道的反酸、腹胀、恶心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头部的头疼、头晕、头胀、头昏、头蒙。

除了焦虑情绪外,

独居老人还容易出现以下心理问题:

01、空巢综合征

空巢老人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包括无子女的老人和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部分独守“空巢”的老人就因不适应家庭结构的改变产生心理失调的表现,这就是“空巢综合征”。这其实也是属于一种适应性障碍,心理上表现为心情郁闷、无所适从、哭泣、自责或责备子女,还会出现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

02、老年期抑郁

独居老人因与社会的相对隔离,缺乏积极有效的情感沟通和交流,造成心理上的孤独;也有些人面临养老现实问题,经济状况不佳或患有躯体疾病,这些都容易使TA们产生无价值感,从而导致老年期抑郁。临床表现为情绪不高,缺乏兴趣,无精打采,各种躯体不适,食欲减退,睡眠障碍,严重者出现悲观消极,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03、老年痴呆

独居老人的各种不良情绪、缺乏运动、缺乏社会交往等问题,都是导致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早期的老年痴呆难以早期识别,随着痴呆的进展就表现记忆力减退,经常丢三落四的,忘性比较大,没有方向感,经常迷路,甚至说话不流利等。严重的痴呆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的照料。

04、睡眠障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呈下降趋势。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较浅、夜间反复觉醒、早醒后难以入睡、多梦等,从而影响日间功能,严重者甚至出现昼夜节律紊乱,夜间不能入睡,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独居老人还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

生活上无人照料,

出现意外后无人发现,

无论是老人自己还是子女,

都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去尽量避免

这些令人不安的情况发现。

改善老人的生活环境

老人容易眷恋自己熟悉的居住环境,很多老人一直居住在老旧小区多年,而这些小区很多都没有电梯,楼梯狭窄,随着年龄的增长,出行愈发不便,TA们会减少上下楼次数,减少出门社交,上下楼也容易出现意外,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老人最好居住在低楼层有电梯的楼房里。

增加一些适老助老的设施

地面应铺设防滑的地砖或地板,卫生间尤其应注意防滑,马桶边、淋浴设备旁应多安置扶手,房间之间最好不要有台阶等障碍物,尽量减少跌倒的风险,以及跌倒后受伤的可能。有些老人家较为节省,房间里不喜开灯,容易因为视线不好摔倒或碰撞,所以老人生活的地方应光线明亮,灯的开关设置在老人容易触及的地方,如房间门口、床边等,最好从卧室到卫生间都安排小夜灯,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搞好邻里关系,不要拒绝社交

客客气气和邻居相处,让社区知道自己的情况,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多走出家门多与人交流,参加老年旅行团,去上老年大学,到社区打麻将、下象棋,这些与他人的联系都可以减少自己的孤独感,有些应急的事情也可以找人帮忙。

及时让他人知道自己的情况

独居老人最怕的是在家出现意外无人发现,错过最佳救助时间,酿成悲剧。如果情况允许的话,独居老人最好不要离子女住得太远,子女应时常去看望,离得远的至少应经常电话联系。也可以请钟点工每日上门打扫家务,哪怕每天订个牛奶,跟送奶的工作人员说好,如果哪天发现牛奶没拿,让他上门查看一下,这些都不失为一些有用的方法。

衰老是每个人必经之路,

关爱TA们就是关爱未来的自己。

作者简介


刘志鹏

精神医学硕士,心理治疗师,副主任医师,江西省整合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南昌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南昌市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16年,主要方向是老年精神障碍如老年期抑郁,器质性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等诊治。



作者:江西省精神病院 副主任医师 刘志鹏


编辑:黄萌楣

审校:陈师睿

核发:谢涛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