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脉的纹理层层叠叠,现代质量观的历史发展特征文字嵌于其中,与模拟山石粗粝质感的护封互相呼应——这是图书《质量简史》的封面设计,向读者传递了质量历史沉淀百年的厚重质感。
质量是制造之本、强国之路,也是工业制造与人类文明交织发展的印记。在每个质量神话的背后,是科学实践与管理艺术的无数次碰撞。
为什么在此时出版《质量简史》一书?作者林雪萍与责编黄婷蕙为我们讲述质量的故事。
「一个迷人的工业主题」
在工业发展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工业主题能够像质量主题这样令人着迷。质量具有典型的两面性,既有工程科学综合性的实践特征,又有管理理念多元化的艺术气质。前者让制造工程师孜孜不倦寻求最好的质量境界,后者则让企业家乐于探索,进而带动整个组织参与质量世界。
作者林雪萍拥有多年的产业观察经验,对企业质量创新战略也有研究。他发现,质量大师的理论往往都是自成体系的,而且各有风格。其中既有朱兰严谨壮观的《朱兰质量手册》、克劳士比诙谐易懂的质量语言,也有戴明直逼人心的质量理念,还有费根鲍姆的“全面质量管理”、石川馨的“十八般武器”和“质量圈”,以及刘源张诙谐直率的观察。就像是看一部历史剧,英雄豪杰们依次登场,各有独到的见解和领悟。尤其是20世纪的质量理论,一波接一波,呈现出一个又一个优美而界限分明的流派。质量大师就是制造业的编剧,他们准确地捕捉到了制造场景的故事内涵,用独特的质量语言讲述着工业现场的故事。
那么,在这些各显神通的质量理论中,是否可以梳理出一条质量理念发展的线索呢?
首先,谈论任何一种质量理论的诞生,其实都无法脱离当时的制造形态。而质量理论,也需要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反复迭代和更新。本书以制造为背景,描述了现代质量理念的变迁,从而试图回答:在看上去简单的质量面纱背后,为何会呈现出如此多样化的面孔?这也是一次试图看穿质量“变戏法”的实验性尝试。
其次,质量工具与管理思想交相呼应,让制造过程变得熠熠生辉。早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便有“物勒工名”的记载,即工匠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作品上,以便管理者后续追责。这似乎是质量管理的早期雏形之一。书中追溯了多种现象或制度,例如德国在工业革命前流行的行会学徒制度、统一的度量衡如何在多个国家间得以确认,以及在林立的工厂中产生的科学管理理论,作为现代质量理念发轫的重要背景。
于是,质量被视为一种工业思维的投射物。工业化的程度,决定了人们对质量的认知。经过手工业时代的懵懂,质量理念在工业时代的大幕前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由此拉开了一场精彩无比的舞台剧。
「揭开一部工业史的舞台剧」
现代质量理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泰勒在1912年前后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它强调劳动的专业分工,改进了操作的工种,从而让质量检验首次成为独立的岗位。20世纪2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们找到了采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在制造过程中捕捉缺陷的产生。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工厂里看见这两个事件的影子。
质量百年,从互换性、一致性的探索开始,到后来借助于统计学的翅膀,形成一门自由翱翔的质量科学。曲高和寡的数学学科就像探照灯一样,照亮了车间的每一个角落。统计科学与制造工程的结合,让质量缺陷暴露在数学精确计算的世界之中。在这一时期,美国形成了军工复合体的工业体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对军方武器的制造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质量标准化的发展。
从1950年左右开始,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导演了一场全球瞩目的质量振兴国家的大戏。日本凭借质量崛起,再次展现了质量所拥有的宏大力量。与此同时,德国工业设计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形成德国特有的质量特色。二战后,日本和德国的制造业几乎都是在废墟上快速崛起,这让人们意识到高超的制造能力能够部分弥补物质基础的不足。由此,工厂成为大国竞争的新战场,质量成为国家崛起的一张名片。
1980年到1989年,一批质量大师涌现。质量这部舞台剧,需要明星效应来激活。在指导制造现场进步的过程中,很多质量研究者的个人想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杠杆作用。另外,企业家和制造链条中其他各个环节也争相登上舞台,一起投入到那个热烈的时代,这让质量最终成为企业全员参与的话题。那些走进工厂仔细观察的理论研究者们,则以敏锐的视角和活泼的语言,使得质量的主题走出车间,成为一个社会话题,广泛地激发了人们的情绪和好奇心。
到了20世纪的最后10年,全球化的要素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质量体系和标准也变得愈发成熟,展示了质量能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姿态。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这场质量大戏的华彩乐章。
从2000年到2014年,“中国制造”为制造提供了大量的工厂基地,众多质量理论在这里生根、发芽,制造的机器变得越来越成熟。质量需要满足异地制造这一全球大分工的特性。
2015年德国提出的“工业4.0”,引燃了全球制造的全新热情。数字化技术给质量带来了全新的特征,印象令人深刻——尽管这些特征还并没有成为一套系统的质量理论,但就像看见火山爆发前四处冒气的山石,人们已经知道重大事情即将发生了。
可见,质量观是时代的重要回声,与社会背景的发展紧密交织。在这样的背景下,读者很可能会提出疑问:中国的质量观发展是怎样的?这也是本书尝试追溯的问题之一。
「书写中国自己的质量语言」
在其早前另一篇文章《中国质量十问》中,林雪萍提出“中国制造有没有文化”的问题,在本书中得到了部分延伸和回应。他认为,不同国家的质量观有着不同的成因。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制造发展历程,就很难理解质量文化的形成。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的质量理念也有自己的发展路径,不乏一些历史的闪光点,例如: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的156个工程项目,对新中国的工业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1956年中国质量大师刘源张先生从日本回国,被钱学森邀请到中科院力学所新建的统筹研究室工作。从这里开始,“QC”(Quality Control)被翻译成“质量控制”,与日本的翻译“质量管理”有所不同。在中国的工厂里,开始靠近质量的岗位通常被称为“质量检验科”或者“质量检查科”。
1978年,刘源张先生在日本的老师石川馨,来到北京内燃机厂指导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质量管理小组。同年,国家标准总局和国家计量总局先后成立。1979年,中国质量协会成立。中国第一个质量月也是在这年发起的——第一个质量月的活动主题是“生产优质品光荣,生产劣质品可耻”。这个口号旗帜如此鲜明,反映当时中国的质量观戴着一顶道德的帽子。随后,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举办的“3·15”晚会延续至今,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话题,带动质量理念深入日常。
质量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处,也承载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继十九大报告之后再次提出“建设质量强国”,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早在2022年8月2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可以看到,在中国这片制造业的热土上,质量理念被不断注入独特的新内容。
然而,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新浪潮下,质量的神话色彩似乎有些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质量理念的广泛讨论,以及对“新质量思维”的呼吁。
中国有着数量庞大的工厂,而质量理论一向需要现场的洞察力,这难免让人们对中国的质量理论贡献有所期待。随着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导入,传统质量管理正在转变成数字化质量管理。一些应用了百年的过程控制理论,也有些步履蹒跚,力不从心。那么,新的质量理论是什么?
近几年,物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正在工厂里推动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聪明的机器和越来越短的用户反馈路径,都在呼唤着新的质量理论突破。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工厂,海量的数字化技术的实践背后凝聚着制造的智慧,而互联网则将用户与企业更加紧密相连。在用户与制造链条几乎没有距离的背景下,质量该如何定义呢?
这些问题将留给中国的制造业来回答。书中提到,质量是有国家特色的,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国情,无法照搬理论。中国早已是制造大国,全球的大量工厂基地都在中国。而质量理论向来诞生于热闹的机器所在地。下一个重要的质量理论突破,应该会来自机器数据的使用。由此,中国应该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工业市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质量依然是企业坚固的基石,并且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回顾质量理念百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质量具有退化的特性,而非能够一直稳定地积累。保持或者提高质量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如此看来,质量意识是企业家的必备修养,质量文化是企业家性格的应有特征。唯有企业家的质量意识领先,质量才能有希望提高。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应能为企业家普及质量理念提供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质量简史》作为一本中文原创著作,为中国学者和企业在质量界的足迹留下了笔墨。尽管质量领域中已有不少经典著作,但大部分是外文作品,对中国当时一批走在前沿的“质量人”及其实践记载并不充分。因此,本书也期待为中国质量界抛出引子,呼唤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国自己的质量故事。
《质量简史》林雪萍 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王一 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