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热点

分享看法大全:天津抵押贷款,河北省要持续优化什么深化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切实帮助企业

阅读:

  截至前三季度,我市12条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945亿元,同比增长超四成

  截至10月末,我市农业融资担保累计业务量突破80亿元,服务1.1万余户,创历史新高

  截至10月末,全市近30万户个体工商户享受到约35亿元的信用贷款,年利率低至3.95%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当下,受国际环境和新冠疫情反复等影响,实体经济对金融需求更加迫切。如何将金融血液高效精准输入实体经济肌体之中?天津的做法是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通过金融创新,想方设法破解信息不对称等各类难题,引金融机构与市场主体“双向奔赴”,实现共生共荣。

  抓重点领域,支持制造业立市

  初冬时节寒气袭人,天津空港经济区经一路的一家科技企业里却暖意融融。明亮的灯光下,干净的自动化厂房里,多台机器设备高效运转,一旁显示屏闪烁的“髋关节产线”几个字格外显眼。

  “今年5月底,我们在金融便利店‘下单’,从兴业银行‘买’到中期流贷1.2亿元,所以就放手搞研发、专心布局产业链了。”公司财务总监赵立岩在一旁说。

  他拿出手机,点开“金融便利店”,熟练地划到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店铺”:“这条产业链有3家主办银行7×24小时营业。我们选的是这款‘中期贷’,3年期限,不用再倒贷。银行用创新模型‘技术流’给做了评估,提供纯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

  赵立岩所说的“金融便利店”,是市金融局等部门在全国首创的专门服务我市重点产业链的新模式。金融机构把各自的“宝贝”摆在线上店铺,产业链上的企业扫码挑选。市金融局等部门则作为“店小二”帮双方协调对接。目前,便利店里已荟萃170余款金融产品。越来越多的企业与金融机构因之结缘牵手。

  今年以来,市金融局为精准服务制造业立市,探索推出重点产业链“主办行”制度,让12条重点产业链每条都“名花有主”──由几家擅长该链的金融机构一起担纲、同台竞技,并引导链上企业把各自的“杀手锏”产品挂到“金融便利店”里,直接接受市场的检阅。

  据天津银保监局统计,截至前三季度,我市12条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945亿元,同比增长超四成。上千家产业链企业饮到了金融“及时雨”。

  天津金融创新的两张靓丽名片──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也在服务区域发展战略过程中不断壮大。“东疆飞机融资租赁总数突破2000家”一度霸屏。多个全国首单保理业务纷纷落地。“融资租赁聚集区”和“央企保理之都”在服务产业链的过程中“圈企”无数。

  攻薄弱环节,服务“三农”小微个体

  因缺少抵押物、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三农”、小微、个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存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脆弱的“三农”主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更是难上加难。对此,金融机构如果按常规“打法”很难破题,于是创新就成了必选项。

  11月中旬,微咸的海风拂过北塘渔港,渔民吴立民站在一艘回港的渔船上,一边帮船工整理渔网一边自豪地说:“我现在有8艘铁壳船啦。”

  之前,吴立民的船全是木制的,动力有限,只能在近海区域“小打小闹”,跑不了远海。今年4月,在北塘渔业协会和农行的帮助下,他办理了一笔160万元的渔船抵押贷款,拥有了心心念念的铁壳船。“传统木船遇到五六级风就要回港,而铁壳船能应对七八级风。风越大,海货越多!”

  渔民靠船吃饭,谁不想把船只升级换代呢。而传统银行很少做渔船这样的动产抵押,即便有也是申办流程复杂、用款还款时间固定,让吴立民们“爱不起来”。

  今年,农行创新推出“渔船贷”,可以便捷办理渔船抵押,还能随借随还,渔民们一下子就动了心。一个月内,农行塘沽分行审批了天津市首笔渔船抵押贷款800万元,年内计划投放2500万元。“渔民手里有了‘活钱’,小船换了大船,木船换了铁船,远洋捕捞作业单位显著增加,今年北塘渔民增产丰收已成定局。”北塘渔业协会会长杨宝利乐呵呵地说。这个过程中,当地政府部门穿针引线,引银行与渔民“双向奔赴”。

  服务“三农”,政银担经常抱团作战。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与市农担公司积极搭建线上合作平台,推出线上合作贷款──银担合作贷,农人足不出户就能从手机上申请到最高5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上个月,我市四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政府、银行、担保、保险联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牛、猪、羊、蛋鸡等活体畜禽抵押融资工作……

  截至10月末,我市农业融资担保累计业务量突破80亿元,服务1.1万余户,创历史新高。

  疫情之下,作为经济“毛细血管”的个体工商户“压力山大”。近两年,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智慧小二”融资模式对其鼎力相助。截至10月末,全市1/3的个体工商户从中享受到约35亿元的信用贷款──近30万户,户均7.3万元,纯信用,年利率低至3.95%。这样短、频、快的融资支持近乎“润物细无声”,只有一个个菜摊、早点铺、小超市摊位旁贴着的“智慧小二”二维码,在一次次被扫时,记录下了这一切。

  从中受益的,是摊煎饼果子的大哥、开水果店的大姐、修电动车的小业主……他们中不少人甚至是第一次与银行信贷“亲密接触”。关键时候被“拉一把”,他们更有信心了,毕竟那一摊一店维系着一家人的欢笑。

  扬优势特长,

  护航外贸企业劈波斩浪

  因港而兴的天津,外向型经济成色足、含金量高。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之时,护航外贸企业抗击风浪是金融创新的着力点之一。

  近期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趋势明显增强,导致一些企业经营成本、利润被吃掉不少,部分净利低的甚至蒙受亏损。在天津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浙商银行创新推出“数据保”,通过对接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纯信用汇率避险专项授信额度,企业无需缴纳初始保证金,即可开展外汇衍生交易,产品上线仅3个多月,就有23家外贸企业获专项授信额3.27亿元。

  几天前,天津市金融局对外发布2022年天津自贸区11个金融创新案例。记者走进其中场景之一。

  “我们在波兰建的海外仓,是全国首单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的海外仓!”远在深圳的星商电子公司副总经理高辉通过视频说。跨境电商平台租用海外仓,租金占总成本的三四成,如果自建就可大幅提升竞争力。“要知道我们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缺抵押物,手里主要握着一些订单,还有就是一些资金流水了……”高辉又介绍道。

  这也是跨境电商行业的共性问题。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不走寻常路”,对平台的资金流水、销售大数据和知识产权等进行评估,作为企业增信的核心指标。有了政策性保险的这些支持还不够,银行还要评估该海外仓的建设方案,只有相关资质和标准都符合欧盟要求,才能给贷款。市金融局又联合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帮着去“借东风”,为星商电子对接了符合资质的天津城市建筑设计院作总包方。“万事俱备”的星商电子终于获得了渣打银行3000万欧元、6年期的贷款支持。

  这个案例的成效可谓一石双鸟:星商电子在欧洲枢纽落子海外仓的梦想成真,天津建筑设计院也迈出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一步。这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彰显了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对天津乃至全国的跨境贸易领域无疑都是利好。

  多方合力,驰而不息,必然见效。据天津海关公布的前三季度天津口岸外贸数据,进出口总值达1.4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